文| 姚 翔
無人經濟是基于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無人應用場景中智能化應用的新經濟業態。無人經濟近年來獲得了較快發展,特別是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更是為無人經濟提供了發展機遇,無人便利店、自助販售機、智能快遞柜、無人按摩椅、照片打印機、娃娃機、自助咖啡機等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并被接納。但總體來講,我國無人經濟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應用場景比較有限,技術和服務模式亟需創新發展。
無人經濟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可稱為前無人經濟時代(從20世紀到21世紀初),投幣式自動售貨機的出現標志著無人經濟的開端,它徹底擺脫了傳統的有人銷售模式,是無人經濟最原始的形態。第二個階段被稱為網絡無人經濟時代(從21世紀初到2015年),伴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普及,傳統無人業態的產品和服務開始連接上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特別是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工具誕生和普及后,傳統無人業態的產品和服務進入互聯網運營模式。第三個階段被稱為新無人經濟時代(從2015年至今),伴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和應用,無人經濟開始呈現出全面開花的局面,BAT、華為、亞馬遜、英特爾等巨頭均已在無人經濟領域開始布局。
透過無人經濟的發展演變歷史,不難發現無人經濟離不開自動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應用,不斷推動無人經濟邁向更高水平。
無人化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傳統制造領域是無人經濟的重點應用領域,如無人工廠,又叫智能工廠。在智能工廠里,所有工序均由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數控電腦加工設備、無人運輸車和自動化倉庫設備來操作,技術人員則通過中央控制系統實時監控車間的生產狀況。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單調、頻繁和重復的長時間作業,或是危險、惡劣環境下的作業。建設智能工廠,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智能化、工廠運營管理現代化,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
無人經濟能夠滿足消費者日益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多元化、科技化、時尚化”是未來服務業的發展趨勢。無人經濟產品和服務可以將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相結合,實時掌握消費者的使用行為與狀態,了解消費者的即時需求,根據需求第一時間從云端數據庫提取數據并形成最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此外,無人經濟富含多元化、科技化、時尚化元素,能夠不斷優化豐富“無人”體驗,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服務。與傳統商業模式相比,無人經濟更加注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和體驗,更能迎合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
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的融合應用。目前,無人經濟的應用場景比較有限,主要集中在無人零售類、娛樂類、生活類和健康類等四大類無人值守服務領域,在其他領域,特別是傳統制造業的應用發展比較緩慢,難以滿足消費者更加快速便捷、品質多元的消費需求。因此,傳統產業應積極對待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帶來的沖擊,主動尋求傳統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努力實現無人化。
企業發展無人經濟應找準在產業鏈上的定位。目前,無人經濟業態還只是全產業鏈上的某個或某幾個環節。無論是無人貨架、無人超市,還是無人駕駛、無人物流,僅僅只是產業鏈上的重要環節。因此,企業要充分認識無人經濟各細分領域在全產業鏈上所處的環節,站在全產業鏈高度并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劣勢,部署和發展無人經濟,尋求適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模式和盈利模式。
進一步增強無人經濟多元化、科技化、時尚化元素。企業發展無人經濟應更加注重以消費者為中心,增強產品和服務多元化、科技化、時尚化元素,優化豐富“無人”體驗,滿足消費者日益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產品和服務。這樣才能幫忙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最終占領市場。
目前,無人經濟正逐漸進入資本的視野并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產業和企業在部署和發展無人經濟時應找準產業鏈定位,避免野蠻生長。國家和地方政府也應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規范引導無人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