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瑞
摘要:對于我國的事業單位來說,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促使其逐漸從只依靠財政資金運營逐漸“獨立化”,單位收入來源逐漸也有了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在教育單位尤其明顯。雖然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增加了單位發展的機遇,但與此同時,單位也面臨著現有管理制度、模式難以覆蓋經營全過程,使得單位在運營中出現支出不合理、資源浪費等問題,增加了單位的財務風險。基于此,本文從事業單位在財務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出發,通過成因分析、解決措施探討來幫助事業單位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對策;建議
一、財務內部控制概述
(一)概念。財務內部控制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初主要是指對企業內部和資金流動相關的活動開展內部控制,從財務的角度來制定和實施內部控制制度,旨在確保企業財務管理得到貫徹落實,并監督人員行為是否合規。隨著時代的發展,財務內部控制的概念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除了保證單位資金的安全之外,還以國家相關制度規范為依據,利用適當的方法來合理配置單位資源、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為單位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二)事業單位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的意義。財務內部控制的優化意味著單位所擁有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也更加完善,對單位經營活動的監督更加嚴格,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單位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資源浪費等行為,從而提高了單位資產的安全性。而且在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財務內部控制的完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財務內部控制可以幫助單位發現并糾正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單位保障財務安全、優化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首先,通過財務內部控制,單位可以對財務管理中分配于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履行情況進行監管,促使各人員各司其職,按規矩辦事。其次,財務內部控制也加強了會計行為和經濟行為之間的聯系,加強互相監督職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單位各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率。
二、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從教育類事業單位應用情況來看,目前大部分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還處于初期階段,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采購管理中存在未按內控中三家詢比價方式采購,難以保證供應商選擇過程的合規性、合同價格的合理性。部分單位在內控實施階段因涉及到眾多部門的業務分工,因而還存在分工不明,責任不清等現象,不能順利的推進內部控制的實施。綜合來說,事業單位在財務內部控制的優化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控制環境待改善。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以及思想認識的提升,學校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招生率。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取得優勢,學校在發展中更側重于教育方面的發展,而相對忽視內部管理。同時,教育類單位在推動學校發展過程中,也更為側重對學校教育水平的考察,在管理上依舊處于粗放式管理狀態,單位管理層并未深刻認識到財務內部控制的作用和意義,單位財務管理薄弱、透明度較低,財務管理轉型進程緩慢。
(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受行政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模式的制約,我國事業單位在建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時,主要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主,相對未考慮自身經營特點和經營環境問題,所設立的制度缺乏靈活性,對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定位不夠準確,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建設還未提高到戰略高度,制度管理深度和廣度都未達到單位實際的需求,部分活動開展缺乏合理的制度約束,增加了工作的隨意性,使得財務內部控制效果不突出。
(三)崗位職責不明確。以教育領域的事業單位為例,一個教育中心需要負責多個中小高學校以及其他下屬單位的財務工作,涉及多個部門,而財務內部控制的實施需要全員參與,各部門、各崗位必須嚴格按照其職責推進工作。但由于單位在財務內部控制上缺乏合理的頂層設計,導致其在業務、職責分工上存在問題,各部門權責劃分不明確,給人員混崗制造了機會,出現不相容崗位未分離等問題,導致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如同虛設,影響財務管理效率。
(四)財務監督落實不力,風險未得到有效性防范。近年來,隨教育行業的不斷深化發展,原本由國家財政負責的學校辦學經費也逐漸開始向市場經濟下的舉債擴展轉變,資金來源逐漸多樣化,同時學校面臨的財務風險也必然加大,相關事業單位必須要加強財務管理。但受思想等的制約,財務內部控制的監督職能并未得到有效發揮,事業單位各人員缺乏對風險的重視,風險防范意識不足。
三、事業單位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的策略
(一)改善內控環境。良好的控制環境是單位優化財務內部控制的基礎配置,而良好的控制環境一般包括嚴謹的財務流程、專業的管理團隊以及先進的管理理念等。單位在優化控制環境時,首先要完善或建立信息交互系統以及內部控制軟件,全面推行內部控制實施,涵蓋預算編制、支出管理、收入管理等,為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提供真實、全面的數據信息。其次,加強對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提升各人員在財務內控思想、專業知識等方面的知識儲備,促使其認識到財務內控建設的重要性,并積極主動地推動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
(二)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主要用來指導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確保各項活動可以按照規定運行。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上,首先,單位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在此基礎上結合單位自身經營特點和環境,借鑒同類單位優秀的經驗來制定出制度大綱。其次,借助監督評價機制來對現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并進一步分析問題成因,再以此為依據修補制度漏洞,不斷提高制度的適用性和合理性。
(三)明確各崗位權責,落實責任到具體。明確的部門和崗位權責是確保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可以貫徹落實的重要保障。首先,單位應以財務內部控制組織結構為基礎,通過梳理財務流程來明確劃分各部門權責。其次,以“誰經手,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為原則,落實責任到具體部門、崗位,確保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落實到具體個人,減少問題解決時間。另外,單位還可以建立崗位相互制衡以及互查機制,各崗位互相監督工作,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糾正。
(四)完善風險評估機制,提高風險防范能力。首先,單位應在內部加強風險防范知識的宣傳,加強人員在財務工作中對風險防范的重視,認識到管控財務內控風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完善風險評估機制。風險評估主要包括衡量風險威脅度和分析成因兩部分,單位可以借助績效評價系統或回歸分析等方式,剝離出導致風險產生的關鍵因素,從而快速分析出問題出現的成因,為管理人員完善財務內部控制提供參考。最后,拓展風險識別范圍。風險識別的運作基于數據信息,單位應將識別范圍拓展到經營全過程的數據信息,以此來提高風險識別效率,確保風險監控的全面性。
四、結束語
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對事業單位實現精細化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單位現有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還達不到現代化財務管理的需求,單位還要不斷改善控制環境,重視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各崗位權責劃分以及風險評估機制等多方面的建設,構建適宜的財務內控體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單位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喜蘭.論教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對策[J]時代金融,2018(29):260-261.
[2]王璽.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建設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20):51-52.
[3]李燕妮.對如何有效提高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的思考[J]金融經濟,2018(1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