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雯
摘要: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實現深度校企合作,已經成為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之一。財會專業由于實踐性較強,建設滿足實踐需求的實訓基地,增強實訓基地的建設水平,對于提高財會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至關重要。而在“雙創”背景下,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財會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當中,也是財會實訓室建設的內容之一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雙創”
前言
財會類專業由于本身實踐性和技術性很強,實訓是實踐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因此對于財會專業,建設好實訓基地對于財會教學改革至關重要。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要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帶動各級政府、企業和職業院校建設一批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并且實現資源共享。而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中指出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改革教法、完善實踐、因材施教,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因此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實訓基地建設中,也是目前財會類實踐教育研究的內容之一。
一、我國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實訓基地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財會專業實訓室建設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五點,第一、缺乏有效的校內實訓基地構建;第二、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第三、財會實訓只是體現在對賬務的處理;第四、校企之間合作管理銜接不通暢;第五、缺乏基于實踐的創新創業教育。
二、校企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根據財會專業教學的特點,筆者根據學生學習四個時間段設置不同層次的實踐教學目標,并結合這些目標,對財會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提出-定的建議。
(一)崗位認知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有兩個部分的內容,一是通過合作企業的真實環境讓學生進行崗位職業認知學習:從學生入學第一學期開始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后組織學生輪流到合作企業,包括會計師事務所、代賬公司、商品流通企業、生產型企業進行認知學習,通過合作企業讓學生了解未來工作的崗位,對財務工作崗位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二是通過校內基礎實訓室的模擬環境對學生進行財務基礎技能的訓練,包括會計書寫技能、點鈔、假鈔鑒別、票據填寫等。這個期間可以聘請合作企業的財務人員,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對學生進行講解。
(二)核心課程的實踐能力訓練
在財會專業實訓基地建設中,選取相應的核心課程,以核心課程為模塊進行專項能力訓練。在專項技能實訓基地的模擬環境下,通過與合作企業溝通,選取相應的課程模塊,聘任合作企業的骨干教師,與校內專職教師相結合,在校內實訓室通過使用該門課程相配套的實訓軟件對學生進行專項能力訓練。這部分的實訓內容主要在課程授課時進行,通過該門課程的專項實訓,提高學生對核心課程知識的掌握。
(三)校內集中實訓階段
集中實訓從大二第二學期開始,每班輪流進行一個月的集訓,集訓的內容為財務崗位主要工作內容,涉及的主要理論課程有:初級會計實務、出納實訓、會計電算化、納稅實務、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等。這個階段的實訓內容需要體現“真實要求、真實項目、真實環境”。由于代賬公司主要面向的客戶為小微企業,業務較為簡單,財務核算工作內容易上手,這個階段的合作企業主要可以選取代賬公司。由合作企業相關財務人員指導學生進行真實的賬務處理,在過濾掉相關商業秘密等信息后,使用相關企業的真實業務對學生進行實訓,每個學生負責2-3家不同類型的代理企業的記賬業務,學生可以通過接觸不同類型行業的賬務,掌握更多的賬務處理方法。
(四)頂崗實習實訓階段
財會專業頂崗實訓室是學生完成相關課程學習后在最后一年參加頂崗實習。學生服從企業管理,頂崗實訓企業對頂崗學生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最終出具頂崗實習成績。這段時間學生一方面通過在企業進行實際工作,深入了解財務工作崗位的工作內容,對未來工作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知,同時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學習如何與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人進行溝通,通過與代理企業進行溝通,以及去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辦理業務,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鍛煉溝通能力,學會如何更好的與人交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創新創業專業教育融入財會專業實訓室建設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簡明直接地指出了創新對于我國未來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如何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能力,也是目前財會專業建設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創業需要組成團隊,而對于財會專業的學生來講,主要需要掌握的就是創新創業過程中所必須的財務能力。如何更好的將創新創業教育融人財會專業實訓室建設當中,筆者有以下思考:
(一)建立相關創新創業案例庫
通過合作企業,尋找有代表性的創業企業的真實案例,包括成功企業與失敗企業,還原創新創業企業整個經營過程,以企業的財務活動為切人點,從實際企業財務運行流程出發,帶領學生掌握不同階段創業企業的財務運行方式,由校內教師以及企業骨干教師帶領學生掌握創業不同階段需要的財務能力,改變創新創業專業教育脫離實際的現狀。
(二)依托相關軟件模擬企業經營全過程
同時實訓基地可以采用依托相應教學軟件,以沙盤模擬經營的形式,讓學生模擬創業企業整個經營過程,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企業不同的崗位對企業進行模擬操作,提高學生對企業資金的運營能力,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通過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校內實訓室建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品質以及創新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
四、小結
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是產學研深層次合作的一個方向,是培養財會專業職業性人才的有效平臺,是高職教育的精髓所在。對于學生來說,幫助學生更快掌握實踐工作能力。對于高職院校,提高了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推動了財會類專業的教學改革,提升了學校的實踐教學質量。而合作企業在參與實訓室建設當中優先獲得了人力資源,節省了相關人力成本,提高了品牌及知名度。通過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最終實現學生、學校及企業三方共贏。同時將創新創業專業教育融入實訓室建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品質以及創新技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率以及工作能力。
基金項目:
(1)本文為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高職院校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合作模式研究一以財會實訓室為例”項目。批準號為:SZJYB19-091:
(2)陜西廣播電視大學:“‘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財務能力研究”項目。批準號為:18GB04;
(3)陜西廣播電視大學:高職院校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合作模式研究一以財會實訓室為例;批準號:GJ1911。
參考文獻:
[1]王洪波,陳巧會.產業調整升級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仿真綜合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12).54-55.
[2]徐文苑.示范性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