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達 廖雪珂
摘要:文章探討了我國會計專碩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目標、內容和成效,分析了目前建設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優化路徑選擇。以此提高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水平,達到校企雙贏共贏目標。同時也為其他高校的MPAcc聯合培養基地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實踐基地;實踐教育;模式探究
目前,教育部提出要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因此許多高校都開始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在MPAcc教育中的重要性更為明顯。基于此,本文通過MPAcc在讀研究生對未來職業的期許以及對現有實踐教學的看法和MPAcC專業教育的需求,對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目標定位和建設內容進行了分析,并總結MPAcc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成效,探討了MPAcc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面臨主要問題,最后提出優化MPAcc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建議及措施。
一、MPAcc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目標定位與建設內容
(一)目標定位
近年來,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逐漸成為我國MPA∽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高校和企業共同建設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關鍵在于價值理念上的契合,高校和企業秉持“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設理念,將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打造成集綜合性、開放性、可擴展性為一體的實踐教育平臺。在建設思路上圍繞MPAcc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雙方共同確定實踐教學任務及目標,管理實踐教學過程,共同對學生實踐成績進行評價。
(二)建設內容
1.實習準備環節。首先,校外實踐基地需要構建健全的管理組織架構,即成立由高校領導和校外專家組成的指導委員會,負責實踐教育指導及重要事項的決策工作。其次,共同確定實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主要包括了解實習單位的組織架構、企業文化、主要經營范圍和人力資源等。實習結束后,校內校外導師一起對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的實習成果及表現進行評價和打分。
2.實踐教育環節。一是采取多元化的角色實踐模擬。對于赴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學生,分別采用公務員和第三部門工作者等角色實踐模擬。二是實行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共同指導制度;三是采用多種指導交流方式,在實習中期,學生需要寫一份實踐中期報告,來總結實踐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并與校外導師當面交流實習的情況。
3.實踐反饋評價環節。實踐教育基地在實習結束后需及時將實習報告和論文整理歸檔,并組織校外專家對實習報告和論文進行遴選,以對實習工作進行教學總結,最后,再由研究生中心收集和整理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并組織導師和校外專家開展關于改進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工作的會議。
二、MPAcc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取得成效
廣西財經學院堅持“立足廣西,面向基層,服務社會,輻射東盟”的辦學定位,緊密結合行業需要培養人才,成為廣西財經行業人才培養的“品牌基地”。自2016年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協議簽訂、實施以來,期間先后派了將近300多名MPA∽學生到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參與實習。“共建、共管、共享”的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也日趨完善,一是建成了綜合性、開放型、可擴展式的實踐教學平臺;二是簽訂了研究生專業實踐教育基地合作共建協議,每年接收大批來自廣西財經學院的本科、研究生實習生;三是在科研合作上,學院與政府、國企等研究團隊展開了多項課題研究。
三、MPAcc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面臨主要問題
(一)崗前部署謀劃不周
首先,對學生實習前培訓工作準備不足。學校研究生中心只是簡單的開展實習動員會議,對學生進行簡短的崗前培訓,學生并不能充分地了解實習的要求和崗位職責。其次,實習單位分配機制缺乏科學性,雙向選擇落實困難。在實習單位選擇過程中,因實習單位和學生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彼此缺乏了解。因此,由學校實踐基地負責人統一分配實習單位。
(二)實踐過程管理松散
第一,未嚴格執行實習紀律。由于存在校外導師未嚴格執行實習考勤制度的情況,因此未對違反實習單位制度的實習生進行懲戒,這一方面拉低了實習質量,同時還侵犯了實習單位的權益;第二,有些實習單位提供的鍛煉機會比較單一,部分實習崗位提供的僅僅是抽查會計憑證、跑詢證函、裝訂審計報告這類簡單、重復性較高的工作,實習生掌握后未做輪崗實習安排,不能全面提升實習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第三,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對學生的實習情況缺少溝通。
(三)考評激勵機制缺失
目前校外實踐基地的實習成績考評工作主要存在三個不足:一是實習成績評價體系不夠完善,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只是簡單的根據實習生考勤情況和實習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籠統的評價;二是學校未對評價指標的具體權重做出詳細的規定;三是未充分利用實習生的評價結果,相關激勵機制不健全。未對實習教學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實習生、導師做評比和表彰。
四、優化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路徑選擇
(一)統籌謀劃校外實踐工作部署
首先,應該積極地完善學生實習前的培訓工作。除了學校為實習生開展實習動員會議,還應邀請校外專家對實習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以此加強實習生對實習工作的適應能力。其次,制定科學合理的崗位雙向選擇機制。采取人才招聘會方式,為實習單位和實習生提供一個交流平臺,以便雙方進行雙向選擇和匹配。
(二)協力推進校外實踐過程管理精細化
首先要保障實習生的安全。學校和實習單位應共同承擔實習生的管理責任,同時建立完備應急預案,以應對各類的突發事件;其次,實習生要嚴格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同時實習單位也要嚴格執行實習考核制度;最后,要加強校內和校外導師之間的溝通,要求校外導師定期反饋實習情況給校外導師,以便學校隨時了解實習工作內容和完成情況。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實習考評體系
為了建立科學的實習成績考評體系,學校需設定工作能力、考勤情況、違紀情況等考核指標,然后精確計算相關考核指標的權重和賦分,以此更加全面地合理地衡量每位實習生的綜合表現。其次,學校和校外實踐基地要嚴格執行考評體系。最后,學校研究生中心對導師指導總結表、實習報告和論文進行整理和歸檔。
五、結束語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治理風險轉型和互聯網大數據高速發展階段,企業要想謀求更好的發展,需要儲備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因此MPAcc人才培養的實踐教育變得尤為重要。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實訓基地,讓學生更好的將理論知識運用到真實的企業業務流程當中,這對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推進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課題名稱:
此文為2016年廣西學位與研究生教改及學科建設項目:CDIO在MPAcc聯合培養基地建設中的創新研究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XKYJ201606。
參考文獻:
[1]黃俊霖,唐旻,唐振達_CDIO在MPAcc聯合培養基地中創新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6):294-297。
[2]馮麗麗.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全面提升會計專業碩士培養質量——以仝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為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