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通過分析《海南日報》的體育新聞報道, 從創新角度出發, 探尋其在城市形象傳播中議程設置、大數據開發、歷史文化推介方面可提升的空間。建議通過設置議程延展賽事熱度、開發數據拓展可視化、呈現歷史文化鋪展城市新形象、擴展多媒融合共振模式、提升多元空間聯展理念等方式,多路徑、全方位、立體化地提升城市形象對外傳播策略。
【關? 鍵? 詞】體育新聞報道;城市形象傳播;《海南日報》
【作者單位】史惠斌,海口經濟學院中廣天擇傳媒學院。
【基金項目】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體育賽事報道助力海南城市形象傳播研究”[HNSK(YB)18-55];海口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提升海口城市形象策略研究——基于體育傳播的維度”(2019-ZZKT-10)。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1.014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品牌對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愈加明顯,在國家軟實力的構建方面,體育能夠起到重要作用。當前,我國正處于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進程中,通過體育賽事構建國家軟實力的意義尤為重大。
海南國際旅游島是建設國家自貿區、展示我國對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其城市形象的正向輸出意義重大。《海南日報》作為海南省委的官方宣傳媒體,承擔著展示海南建設與發展的外宣重任。其中,《海南日報》的體育報道內容豐富有趣,吸引著大批的賽事關注者。由此,文章將《海南日報》中的體育新聞報道作為研究對象,探尋新興媒體時代體育報道對城市形象傳播的創新空間和創新路徑,以期為其他報刊提供借鑒。
一、體育新聞報道城市形象傳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體育新聞報道以其獨特的體育魅力吸引著大批用戶的關注,因受眾面廣及其自身優勢,通過體育新聞報道傳播城市形象符合新媒體時代個性化傳播的新要求。一場成功的體育賽事對于城市的推廣和城市形象的樹立能夠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如上海世博會前的網球大師杯賽的成功案例,然而失敗的賽事傳播也會令城市負債累累,舉步維艱,例如1976年的“蒙特利爾陷阱”。
1.必要性
越來越多的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大型的體育賽事進行城市的營銷和宣傳,體育賽事對城市文明、城市現代化進程、城市經濟消費、城市形態以及環境、功能等,都具有附加增值的作用。
2.可行性
體育賽事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體育愛好者的行為選擇,由于賽事的循環性和周期性,這種行為選擇又具有潛在的延續性和動態活力。而這種信息的隱性傳播與擴散,使體育賽事的信息傳播方式相比于傳統媒體的體育新聞播報發生了較大改變,有利于其影響力的擴大。在體育賽事進行的過程中,賽事舉辦城市的硬件設施、自然環境、地理風貌可通過賽事的報道從側面呈現在受眾面前,而賽事本身也是焦點事件,體育項目、比賽氛圍、運動旋律、畫面呈現等都能很好地營造出共同場域內同質體間的相同情愫。
二、《海南日報》體育報道城市形象傳播的創新空間
1.體育報道中城市形象傳播的議程設置
龍舟賽是海南澄邁的傳統賽事,2019年海南省龍舟錦標賽與2019年中國龍舟公開賽均在海南省澄邁縣的中國龍舟活動基地舉行。兩個龍舟賽的精彩程度高,文化內涵豐富,是海南省域內的“賽事媒介事件”。《海南日報》在龍舟賽的報道中,在賽前、賽中、賽后分別對城市、賽事活動、比賽過程、中國傳統文化、澄邁龍舟文化、海南域內旅游等內容做議程設置,為海南省爭取到了良好的宣傳契機。2019年5月31日,《海南日報》07版的《2019海南國際旅游島自行車聯賽6月2日啟幕 揭幕戰將在澄邁瑞溪舉行》報道,及其賽前議程設置,均對比賽地瑞溪鎮進行了大力宣傳:“這不僅是一次騎行之旅,還將是一場美食文化的體驗之旅,作為美食風情小鎮,澄邁瑞溪讓人期待……對于正在積極打造美食風情鎮,推動體育旅游休閑產業發展的瑞溪鎮而言,海南國際旅游島自行車聯賽為當地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宣傳展示的機會,期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多到瑞溪走走看看,為瑞溪美麗鄉村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添彩”。賽后,《海南日報》進行了更為詳細的報道,2019年6月4日,《海南日報》A10文體版這樣寫道:“群雄競逐瑞溪 美食騎游聚人氣 海南國際旅游島自行車聯賽澄邁站結束”。
2.體育報道中城市形象傳播的大數據開發
2019年,海南省全民健身運動會龍舟賽暨海南省龍舟錦標賽6月2日在澄邁縣中國龍舟活動基地結束,2019年6月3日,《海南日報》A12文體新聞版刊發相關賽事報道——《2019海南省龍舟錦標賽結束 萬寧潮港隊獲總成績第一名》。此條賽事報道除文字報道形式以外,在配圖、數字二維碼視頻鏈接、互動數據方面均有較大的改造空間。
3.體育報道中城市形象傳播的歷史文化推介
以龍舟賽為例 ,其對城市形象和城市歷史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廣和宣傳作用,使人們進一步了解澄邁的歷史文化。在龍舟賽的報道中,除賽事本身的有關介紹以外,有一段淺描澄邁龍舟之鄉的文字:“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水上體育項目,是中華文明的千年傳承。澄邁賽龍舟的習俗古已有之,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龍舟之鄉,龍舟精神一直激勵著澄邁人民團結奮進、創新進取,向著高質量發展奮勇爭先”。可見,體育賽事報道在城市歷史文化推介方面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將這種淺描的報道方式改為深描,既可擴展城市的歷史文化報道,又可提升其文化底蘊及文化內涵。
三、《海南日報》體育報道城市形象傳播的創新路徑
1.路徑一:設置議程延展賽事熱度
首先,要做好同時期、同主題的議程設置。例如,《海南日報》2018年1月1日至1月2日的四篇同主題報道中,前三篇均為文字報道,第四篇報道《海口舉行太極文化展演》則匹配圖片,且附上文字說明:“愛好者在演練太極拳”,圖片中的文字標語這樣寫道:“2017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 太極文化大展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該篇報道中,圖片運用到位,標語也起到了點睛之筆的作用。又如2017年12月31日,為迎接跨年,海南省在三個賽事活動點舉行體育活動,活動地點分別在海甸島、日月廣場和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在該報道中,媒體可提前設置“報道戰略圖”,例如,用局部地圖以連線的方式推介該體育活動,展示海南的城市形象與特色,以加深受眾對海南的地理印象;還可以在微信平臺上設置地圖坐標,用戶點擊小圖標即可出現活動的詳細介紹和3D導航圖,圖文并茂地給受眾介紹和推廣美麗海口、活力海口、動感海口的城市形象。
2.路徑二:開發數據拓展可視化呈現
2018年1月1日,在《海南日報》第002版《2017海南廣場舞大賽總決賽》的報道中,其利用可拓展、可視化的報道方式展現了賽事舉辦地海甸島的魅力,報道配以海甸島的鳥瞰美景圖,寓意2018年的到來,使讀者從視覺上加深了海口陽光、動感、時尚、進步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理念;2018年1月2日第012版海航的報道《迎新愛跑》中,《海南日報》采用可視化方式呈現日月廣場這一海口地標性地理位置,并結合賽事活動主題,凸顯了新聞報道對城市形象的傳播優勢;在2018年8月2日第12版《海南親水季》的報道中,《海南日報》利用數據圖表等可視化的視覺呈現,以及思維導圖加二維碼的方式,簡單、清晰、立體地幫助受眾在短時間內準確解碼新聞報道內容。
3.路徑三:歷史文化鋪展城市新形象
海南省萬寧市的尚武之風濃郁,已有超過860年的歷史,自宋代紹興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就有了南拳、樁頭功、馬仔功的記載。古時候這里的人們習武是為了防御海寇、抗擊海盜,后來,沿海鄉村為保家衛國常年組織人們習武練功,便逐漸成了一種文化自覺。但有關萬寧市的報道多是“咖啡之鄉”“長壽之鄉”“檳榔之鄉”,其實萬寧還有著“武術之鄉”“書法之鄉”“美食天堂”“沖浪之都”等美譽。2018年8月1日,在A12版全國武術套路比賽的報道中,《海南日報》借萬寧隊斬獲金牌的契機深挖萬寧武術的歷史背景、習武文化及習武精神,在新時代體育精神的感召下,通過萬寧市深厚的武術文化底蘊,讓萬寧武術講好海南故事、講好中國故事,這一系列報道體現出海南省在新聞報道中對傳播城市形象的意識和重視。
4.路徑四:擴展多媒融合的共振模式
5G時代,多媒融合的共振傳播模式將成為傳播常態。于2016年5月6日正式上線的南海網客戶端與傳統紙媒進一步融合,采用二維碼的形式掃碼“讀”新聞。另外,在紙媒頭版增加的《讀懂海南 看我們的》板塊中,包含了三個移動端的二維碼,初步實現了多媒融合的共振模式。隨著5G技術的到來,傳統媒體應進一步深化多媒融合共振模式,兼容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傳播。如在《海南日報》2018年01月03日第015版《海南登高迎新年》的報道中,提及弈臺、鳳凰林、半山攬月、茶亭、瞭望塔等景點時,報道采用了“體育+旅游數字化”的多媒融合共振的形式,連接體育比賽與城市旅游;將登高路線嵌入報紙或移動端媒體界面,用地圖呈現關鍵節點,用小標志標出并附上二維碼,受眾能夠通過二維碼掃描出每個景點的簡介與典故。此外,海南日報集團于2018年1月8日成立的“深讀融媒工作室”,是《海南日報》傳統媒體轉型升級與網媒深度融合的又一實踐。“深讀融媒工作室”既具有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又兼有新媒體的時效性優勢,將紙媒的單項傳播模式改為雙向互動傳播模式,拓展和延伸了傳統紙媒的廣度與深度。
5.路徑五:多元空間聯展“我在現場”理念
2018年春節前夕,北京冬奧組委會利用微信平臺宣傳2022冬奧會,開發“冬奧有我”小程序,網友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明星選擇錄下語音邀請:“我是XXX,我在XXX ,冬奧有我,邀請您2022年來北京看冬奧會”,語音邀請錄制完成后點擊合成,人工智能將完美地融合明星與網友的聲音。截至2018年2月25日,已有超過1億份的邀請函收集于北京冬奧組委會。“我在現場”理念大力助推了冬奧會的宣傳,這樣隨著社交媒體裂變式傳播而傳播的思維值得其他大型體育賽事借鑒。2022年,即將在三亞舉行的亞沙會便可借鑒“我在現場”理念,以三亞為中心向全球發出邀請,制作合成《亞沙在這里,邀請您2022年來海南看亞沙》的短視頻。
四、結語
體育新聞報道在傳播城市形象方面因其賽事的吸引力而有其自身的優勢,賽事舉辦地的城市形象對于城市品牌的建設、吸引游客的能力、城市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等有著正相關的作用。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應更新傳統報道的觀念,借助5G技術著力體育賽事、節事活動、會展報道等多媒融合傳播模式。通過議程設置延展賽事熱度、開發數據拓展可視化、呈現歷史文化鋪展城市新形象、提升多元空間聯展“我在現場”理念,全方位、立體化地開拓體育賽事報道中城市形象傳播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張靜,羅建英. 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發展的影響研究綜述[J]. 浙江體育科學,2019(2).
[2]沈建華,肖鋒. 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形象的塑造[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6).
[3]劉東鋒. 謝菲爾德市利用大型體育賽事塑造城市形象的戰略和啟示[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1).
[4]習近平主席和億萬人民向世界發出邀請:2022相約北京[EB/OL]. (2018-02-25)[2019-12-11]. http://sports. people. com. cn/n1/2018/0225/c416161-29833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