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舟奇
(杭州市余杭區喬司杭海路小學 浙江杭州 311101)
教學評價不僅是一種檢查教育工作者日常教學工作效果、改進教學實踐、促進教師業務發展活動的方式,也是引導學生發展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性評價,三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其中,總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范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次數較少,它對教師依據學生的反饋判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重要意義。
當今處于信息爆發的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孕育了各種數據庫和云端數據,這些數據庫在數據的收集和運算處理能力上表現突出,這種現代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也在逐漸向現代教育的各個層面滲透,使之面臨新的局面。教育工作者的總結性評價一直以來比較單一,呈現的方式毫無新意,很少采用信息化的處理方式,各種數據缺乏有效的關聯,使得很多有用的數據沉淀在大數據庫中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單憑教師的眼睛已經無法給學生反饋出及時有效的信息,運用信息技術的處理方式介入總結性評價必當是今后各個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現實,也是一個有意義的研究方向[1]。
ClouDAS是一項運用云端運算技術的即時學習力診斷分析工具,可以快速分析數據、產生診斷分析報告,能幫助教師更準確、高效地在總結性評價環節掌握學生情況,給學生和家長提供更好的總結性評價反饋,同時促進教師掌握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教育服務,促進教育信息現代化建設。
ClouDAS是智慧教室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項運用云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技術的即時學習力診斷分析服務,是一個針對云端運算服務所設計的系統引擎,只要有ClouDAS云端診斷服務的授權,就可以隨時使用這個便利的學習診斷分析。
在課堂或測試期間,利用即時反饋系統(IRS)快速獲取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并將數據提交,網絡平臺收集到的學生數據通過ClouDAS即時分析生成報告。
ClouDAS的診斷分析報告內容豐富,用學習力分析圖表輔助,豐富的統計報表、精美的彩色分析圖表,檢視報告一目了然。里面包含全班成績、學生分析、試題分析、個人診斷報告等內容。
此外,診斷報告可針對各學科、各個年級,小至單一班級大至單一學年所有班級,深入分析學生測驗表現和試題的優劣。
本研究以2017級學生為實驗組、2018級學生為對照組,均為三年級階段作為實驗對象,所用教材為教科版科學。
自變量指由實驗者設計安排的、人為操縱控制的、有計劃地變化的實驗情境或條件因素,在本研究中2018級學生采用ClouDAS生成總結性評價報告,2011級學生依舊采取常規的方式,通過兩種不同方式的對比,檢驗ClouDAS在總結性評價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及其優缺點。
因變量指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是需要實驗者觀察、測量、計算的變化因素。本實驗的因變量為ClouDAS生成的總結性報告帶來的改進。
本研究的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研究流程示意圖對比
運用ClouDAS生成的報告分整體和個人兩大部分,整體部分包括全班成績、學生分析、知識點、認知層次等6部分,個人部分主要是指每個學生的個人診斷報告。
診斷1:學生分析主要包括學生診斷分析圖、學習穩定程度分配圖、學習力分布長條圖、學習力落點分布分析表、學生學習力分析列表。
診斷2:知識點包含知識點分布圖、知識點施測雷達圖、知識點列表三大塊。
診斷3:認知層次包含認知層次分布圖、認知層次施測雷達圖和認知層次列表。
診斷4:學生個人診斷報告
ClouDAS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相結合的代表作,它在教育一線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新生事物必定有其卓越的特點,也有與傳統方式相比需改進之處(表1)。

表1 ClouDAS與傳統方式對比
通過對比發現,利用ClouDAS進行總結性評價使用方便,效用度較高,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形式更加豐富的反饋報告,也可以為教師及時提供各種數據。
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這套系統產生的評價效用度,在筆者完成相關課堂評定之后,對這種評價方式開展了問卷調查,分別針對學生(表2)和家長(表3)。

表2 學生問卷調查結果

表3 家長問卷調查結果
從上面的調查問卷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和家長對這套評價系統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也有利于我們繼續深入研究這套系統在總結性評價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目前,小學科學總結性評價方式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和創造性,總結性評價不能發揮出它潛在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教育領域的滲透,如智慧課堂,其中的ClouDAS在收集信息和處理數據方面都帶來了全新的教學體驗,并呈現出以下新特點。
以往的總結性評價主要趨向于給學生在結束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的結果,同時教師自身根據學生的卷面成績總結自身的教學,學校層面只會依據班級學生的分數來判定教師的教學質量,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勢必造成只用分數說話的結果,使得素質教育成為一句口號,滑向應試教育的深淵。而ClouDAS呈現的評價不僅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層面,還把每個緯度的內容豐富了不少,學生緯度包含學生分析、認知層次和個人診斷報告,已經從單一的分數轉化成全方位、立體化;教師緯度包括試題分析、知識點及明細表,不僅有學生卷面的分值,還可以就試題角度給予的反饋進行研究;學校層面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本學科狀況[2]。
基于ClouDAS總結性評價報表包含柱狀圖、組距表、點狀分布圖、餅圖、雷達圖,已經改變了原來單一的模式,變得更加多樣。將原有的評價目的提升為幫助學生學習,查漏補缺,能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原有的總結性評價只呈現分數、排名,信息單一,無法全面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成效,但ClouDAS給出的報表增強了評價的效用度和可信度。
基于ClouDAS總結性評價將傳統的筆試提升為電子化和數字化的檢測,改變了試題的呈現模式和學生的答題方式,教師針對學生的分值也不需要通過標準的計算得出,系統會自動生成,簡單易行。教師只需要提前將電子化的試題輸入系統,學生提交平臺后,ClouDAS會自動生成分析報表,直接將數據以各種圖表的形式呈現,幫助教師快速全面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提高評價效率。
由于ClouDAS自動生成的數據和各種報表都是以電子化的方式儲存在云數據之中,家長和學生都有登陸賬號,他們可以在完成評價后及時查看各自的最終結果,無需等待,也無需聯系老師。由于家長可以提前看到孩子的報告,這種報表也是全新的模式,他們會有很多問題想弄明白,自然會與老師聯系,能使家長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也能促進家長與校方的聯系,便于家長提出改進意見,讓這種模式更加完善。
由于ClouDAS只能設置客觀題,如判斷和單選,題型上不夠豐富,達不到主觀題部分的自動閱卷,也是很多學校放棄使用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一方面可以從多個緯度來評價一個學生,也希望可以用更加豐富的報表形式來呈現給學生和家長,但這套系統的一些設置只能由教師完成,這可以給有想法的教師提供發揮的空間,也會給部分教師帶來障礙。
信息技術的進步應該為教育現代化服務,將這種技術融入教育一線,能更好地促進教育的發展,讓更多教師享受到技術革新帶來的便利,同時促進教師在實戰中不斷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