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華
(通榆縣社會福利事業管理中心,吉林 白城 137200)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蓬勃發展,事業單位在運營生產方面也面臨更多的困難,檔案作為單位日常工作的關鍵環節,其具有記錄和參考作用,記錄了單位的職能演變和發展進程,屬于一項具有寶貴價值的隱形資產。但是以往事業單位對檔案工作缺乏重視,檔案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在信息時代下,單位要迎合時代特點和工作需求,積極開展管理創新,改革以及轉變服務模式,發揮檔案的自身價值,為單位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和依據。
檔案管理作為事業單位日常運行的主要內容,以往的管理手段較為陳舊,難以為使用者提供優質服務,尤其在信息時代下,檔案管理逐漸趨于信息化發展,加速檔案服務和管理模式創新,可以進一步釋放人力,實現檔案信息的數字化儲存、錄入以及整理,有助于檔案的高度共享和利用。
1)資源投入不足。檔案管理需要充足的資源作為支撐,但是受到固化思維和模式的影響,在管理方面存在資源投入不足問題,例如事業單位受到資金因素的制約,在管理創新中沒有采購工作所需的硬件設備,信息化建設進程受阻;又例如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管理人員數量不足,無法滿足工作的實際需求。
2)人員素質不高。檔案管理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復雜性,基于檔案管理數字化發展下,更加需求精通信息技術和檔案管理方面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當前,部分管理人員無論在能力、素質和專業知識方面都難以滿足崗位需求,加之事業單位沒有定期組織培訓活動,人員的知識體系不能獲得及時更新。
3)信息建設滯后。信息化已經成為檔案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但是當前在建設進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單位在信息建設方面較為滯后,具體體現在檔案信息服務水平不高、數字檔案儲存不齊備等,為檔案服務職能的體現帶來負面影響。
1)提升重視程度。檔案屬于一種寶貴的珍稀資源,在單位長期發展中不斷形成而累積,單位領導要轉變以往的固化思維和傳統模式,提升對檔案的重視程度,加大物力和人才資源投入。首先,以往的檔案管理主要以紙質文件為主,事業單位在加速數字化檔案轉變的同時,還要對紙質文件加強管理,設置獨立的檔案室,做好檔案室保密工作,避免紙質檔案遭到破壞或者遺失,導致檔案資源不齊全;其次,采購信息化管理所需的各種儀器和設備,包括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以及多媒體設備等,為開展檔案管理提供硬件支撐;最后,單位領導要起到帶頭作用,樹立新型的檔案意識和管理理念,并且在內部開展檔案宣傳,促使所有員工都認識到檔案的價值,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落實檔案資源的收集、整理以及歸檔等工作,保證內容的可靠性、真實性以及參考性。
2)提升人員素質。管理人員是落實各項管理活動的主體,人員的信息意識、操作能力、專業知識、服務意識以及創新能力,與檔案管理效能的提升具有直接關系,事業單位要立足于檔案服務,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崗位人員的綜合素質,促使其更好的滿足現代檔案管理的需求。首先,基于檔案管理的綜合性、復雜性以及系統性特點,對崗位人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綜合考量人員的管理能力、業務水平、工作態度以及服務意識,落實各項考核工作,將考核與工薪掛鉤,通過長期、系統以及合理的考核促使人員不斷提升自我,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崗位工作;其次,根據管理工作的需求提升崗位入職門檻,從社會或者高校中吸納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專業背景的人才,重塑管理隊伍的知識結構和學歷結構,在良性競爭的驅使下,調動人員自主學習和主動提升的積極性;最后,現代檔案管理無論從手段、流程、模式等方面都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事業單位要根據崗位需求的針對性組織專業培訓,科學設計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培訓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要切實體現其價值,通過培訓實現管理隊伍業務水平和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
3)完善管理制度。制度是開展一切管理行為的準繩和基礎,在科學制度的支撐下,能夠促使檔案管理趨于制度化、系統化以及科學化發展,有利于發揮檔案價值,為使用者提供優質服務,因此,單位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注重制度完善。首先,在制定各項制度中要突出靈活性和機動性,制度不能一成不變,要結合工作需求不斷調整和優化,切實體現制度優勢;其次,管理制度要涉及檔案管理的全過程,包括人員考核制度、保密制度、檔案收集、整理以及歸檔制度、檔案使用制度等,只有在系統的制度體系下,才能更好發揮檔案的服務職能;最后,事業單位可利用檔案展覽、書刊出版等方式,發揮檔案的使用功能和社會價值,為公眾提供各種服務,改變以往只重視保管而忽視使用的局面。
4)引入信息技術。在“互聯網+”的提倡下,各個行業都在探索和創新信息技術應用新途徑,信息技術在生產運營方面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信息化作為檔案事業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事業單位也要積極引入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從宏觀方面落實信息建設,進而提升管理效能、優化服務質量。首先,信息建設屬于一項系統的復雜工程,單位不能盲目的進行建設,要基于管理需求和自身特點,明確具體步驟、相關事項以及建設方向,包括各種軟件和硬件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以及網絡體系建設等,確保各項建設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其次,在構建信息化平臺中,可利用微信公眾賬號、網站或者APP等方式,加速檔案資源的社會流通,使用者只需要一臺終端設備就可以完成異地資源獲取,不僅節約了空間和時間,還能夠提升檔案應用效率;最后,單位要加速數字化檔案資源的轉變進程,實現所有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加強數字資源的收集、整理以及歸檔,以迎合時代發展的方式開展服務改革和管理創新。
總而言之,檔案屬于一項珍稀的寶貴資源,是單位長期發展運營中積累下的寶貴財富,具有較強的歷史價值、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單位領導要給予其管理以關注和重視,基于管理需求和時代發展,積極轉變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推動檔案管理趨于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以及規范化發展,體現檔案的服務職能和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