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揚 牛 綱 楊守霞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讓電子產品信息在供給方面變得更加的豐富與便捷,人們逐漸習慣于利用電子產品來對信息予以獲取,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群體,他們生活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階段,對于各類電子產品的依賴性極強。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師生在閱讀形式方面逐漸向著數字化的方向進行轉變,呈現出了碎片化的特點,實用性、功利化強。就新媒體而言,存在著涵蓋面廣以及傳播速度快等相關優點,高校圖書館立足于新媒體技術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顯著的拓寬推廣范圍,并加強推廣效率。但高校圖書館運用新媒介進行閱讀推廣時,顯露出了媒介單一、使用范圍小等相關問題。因此,作為高校對文化進行傳播的主要陣地,高校圖書館需要通過科學的方式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完善閱讀推廣方式,展現出新媒體所具備的作用,進而讓師生能夠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閱讀推廣服務。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推動傳統閱讀行為產生了較大的改變。手機以及電子閱讀器的產生,對傳統閱讀方式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并且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新媒體閱讀占據著極大的比重。基于此,高校圖書館要想落實好閱讀推廣工作,就需要對大學生閱讀行為進行深入的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幾乎每天都會使用手機,亦或是電腦等設備等進行閱讀,其中微信、微博等屬于運用頻率最高的新媒體閱讀工具,內容方面大多為小說、新聞等。
現階段,閱讀推廣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漸升高。隨著各類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使得新媒體平臺演變成了學生對知識以及外部咨詢予以了解的主要渠道[1]。所以,要想確保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就需要注重對閱讀平臺的構建。立足于新媒體對閱讀平臺進行設計,運用平臺信息在傳輸方面的快速性特點,將閱讀推廣宣傳陣地站穩。另外,可以在閱讀平臺中向讀者傳遞各類思想以及知識,以便于大學生能夠更加便捷的對信息進行獲取。對閱讀平臺進行實際構建中,需要組建一支高水平運營團隊,確保閱讀內容的豐富性與功能實用性。
例如,某高校圖書館將新媒體平臺作為基礎,向師生構建了閱讀平臺,并且對圖書館閱讀推廣功能、服務等進行了整合,以此形成健全的閱讀體系。此平臺主要涉及“讀書會”以及“微閱讀”兩個方面。同時,在閱讀APP之中對各大高校圖書館資源予以收集,實現圖書資源的高度融合、共享。
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的過程中,可根據特色專業,通過校園公眾號對閱讀信息進行定期推送。例如,對于財經專業,可向學生推送與財經相關的信息,將閱讀推廣的專業性展現出來,并對各類信息予以整合、加工,達到高效推廣的目的。在推廣特色服務過程主要可使用以下幾種模式:
1)拍攝短視頻。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大部分年輕人對于短視頻十分喜愛,所以高校圖書管理人員可將大學生的愛好以及特點作為立足點,通過抖音、微博等對圖書館相關信息予以推廣。對推廣視頻進行錄制時,需要展現出創新的特點,確保讀者能夠在短暫的時間中感受到圖書館提供的各類特色服務,進而得到讀者的關注,達到閱讀推廣宣傳的目的。例如,某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時,拍攝了時間為90秒的3個視頻。其中,第一個主要講述了圖書管理員如何在數據庫之中對想要的信息進行檢索;第二個視頻向學生演示了如何運用手機APP對閱讀信息進行查詢和獲取;第三個視頻則記錄了圖書管理人員根據主題信息向讀者發送郵件,提醒讀者進行關注。同時,上述視頻在錄制時還適當的運用了幽默元素,向讀者較好的展示了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向讀者提供的主要服務內容,實現了較好的推廣效果。
2)推廣微閱讀。微閱讀指的是小規模以及人數少的閱讀模式,此閱讀模式不代表效果不佳。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采取微閱讀的方式,不會出現大型活動過程中內容籠統的問題,以便于更好的對讀者需求進行滿足,優化讀者在閱讀方面的體會。并且,開展小規模活動優勢較多,諸如閱讀地點、時間、方式等十分靈活,還能夠節約人力、物力與財力。
就移動圖書館而言,還被稱之為手機圖書館,在訪問方面極其靈活,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讀者能夠立足于自身實際情況對各類信息服務進行定制[2]。同時,讀者還能夠下周相應APP獲取服務和訪問資源,構建專屬資源庫。并且,高校圖書館能夠通過移動圖書館對各類信息予以隨時的傳輸,促進服務效率的增強,亦或是憑借移動終端設備存在的雙向交互功能,讓讀者享受到具有個性化特點的服務,加強圖書館服務的主動性。例如,通過移動圖書館對服務內容、館藏狀況等信息進行宣傳,向讀者提供查詢、借閱以及催還等相關服務。另外,在此形勢下,閱讀推廣模式在個性化方面更強,諸如向讀者創造個性化知識空間,讀者可以在空間內進行創作創新、記錄閱讀體會與保存閱讀筆記等,然后在結合讀者行為對各類專題予以推送。記錄讀者的相關行為,對用戶特點進行深入的挖掘,分析與評價用戶,協助其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方面,開展創新活動,獲取師生的關注。高校圖書館需要結合館內與學校優勢,舉行具有特色鮮明的閱讀推廣活動。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需要重視對閱讀推廣品牌的宣傳。例如,通過海報、LED屏幕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對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進行廣泛的宣傳,促進圖書館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并實現良好的閱讀推廣效果。同時,圖書館應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中,以便于加強閱讀推廣在師生中所具備的影響力。
另外,閱讀活動組織人員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素養和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效果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3]。特別是在新媒體背景下,組織人員需要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能夠對各類新媒體技術進行熟練的運用,所以高校需要對閱讀推廣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內容涉及閱讀技巧、新媒體推廣措施以及推廣模式等,確保閱讀推廣人員能夠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逐步成為一名合格的新媒體閱讀推廣人。
綜上所述,新媒體技術的持續發展,使得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服務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戰與機遇。對此,高校圖書館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明確自身所具備的優勢,根據師生閱讀方式出現的變化,對閱讀推廣服務予以優化,并在閱讀推廣服務中融入新媒體技術, 進而促進閱讀推廣服務工作質量以及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