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士哲
(福建省大田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三明 366100)
數學課堂以問題為牽引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和認知的情境,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數學課堂中的情境創設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起始環節,它應該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學生的學習行為來自情境,學生在情境中思考與探究,最后再回歸到情境。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借助各種情境就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學習,十分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達到簡化教學內容,降低數學知識難度,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目的。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基于有效情境創設的中職數學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以期借助有效的情境優化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中職數學課堂開展情境教學,是學生心理困惑問題解決的需要。中職學生由于社會閱歷不多、生活經驗有限、認知水平不高,在學習中的心理困惑就非常多,這為教師創設情境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比如,教學“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讓學生自己列出一組數據,有的學生用計算器計算,有的學生通過尋找規律來計算。怎么找?哪種好?為什么?這樣,學生就產生了困惑。同時,創設情境輔助教學,也有助于中職學生在生活中開展數學知識運用。生活中的數學應用無處不在,以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就數學問題進行探究解決,能夠較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挖掘學生身邊的矛盾,把它引入數學課堂中來。比如,教學“指數函數”時,可以這樣創設情境:拿出一張白紙,進行對折。對折n次后,請學生寫出白紙層數Y和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另外,創設情境也有助于將其它學科知識與數學知識進行緊密的融合。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應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科拓展,引導學生與專業課或其它學科進行聯系,強化數學知識的工具性。借助數學情境拓展數學知識,教師可把社會關注的生態、科技、住房、醫療、公共危機等熱點問題用數學語言引入課堂,并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進而有效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善于思考的科學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比如,教學“橢圓”時,可以用我國的神舟飛船運動軌跡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逐步得出建立橢圓方程的步驟。講函數的應用時,可以用“微商”的具體案例進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發現價格的改變帶來的利潤變化。
《課標》對課堂教學起著統籌引領作用,中職數學《課標》指出,數學課堂應以學生熟悉的情境融合數學知識進行教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隨課堂情境發展獲得良好培養。中職數學《課標》引領下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學體現在數學運算、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抽象、數據分析、數學建模等方面,中職數學課堂創設情境應圍繞數學核心素養的各個方面進行教學,通過與所學內容相切合的情境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學生的心智發展是建立在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索之上的,為此,教師要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在新舊知識的聯結點上創設具有懸念性的問題情境,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搭建支架、提供動力,努力創設一種“人人有事做、個個有成效”的教學情境。《課標》要求,教師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高效、直觀、生動地呈現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比如,開展“函數”教學時,教師先在初中函數知識的基礎上引出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對應關系,讓學生學會用集合的概念和對應關系來表述函數,在此基礎上,通過實例情境讓學生學會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這樣,教師一邊搭建知識支架,一邊不斷地拆除支架,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情境中,學習動機不斷增強,高階思維品質得到有效培養,切實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中職數學《課標》提出,要采取低起點、重銜接、小梯度的教學策略,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數學知識是一脈相承的,數學知識脈絡具有一定的梯度。中職數學課堂,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抓住有效的“問題”,以問題為牽引形成數學活動主線,巧引善導,根據學情和《課標》的要求,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有梯度的問題鏈,問題鏈要圍繞教學目標逐步深化。通過創設系列化的、循序漸進的問題情境,不斷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比如,在教學“正弦函數圖像與性質”時,可以給學生展示鐘表,讓學生觀察并提出以下問題: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具有這種“周而復始”的現象?這種現象在數學上稱作什么?正弦函數具有這種性質嗎?你能用圖像表示出來嗎?從圖像上你能看出正弦函數具有什么性質?這些問題由易到難,形成問題鏈,構成了學生學習的情境。
《課標》強調,中職數學課程任務之一,是形成在繼續學習和未來工作中運用數學知識和經驗發現問題的意識,形成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和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的,而構建數學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數學建模。因此,創設具有挑戰性、探索性的生活實踐拓展性問題,讓學生從情境中發現的問題蘊含的數學知識內涵,抽象出相關的數學模型,從而有效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中職數學課堂由單一的“書本知識學習”向“現實生活問題解決”回歸。挑戰性的問題,因人而異。“多一把尺子,多一個人才”,教師要進行分類指導,實施多元評價。《課標》強調,要理論聯系實際,采取以解決問題為主線的教學方式,通過選擇或建立合適的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教學“等比數列”時創設這樣一個教學情境:老師要買房,向王老板借款100萬。王老板要求老師第一天還1元,第二天還2元,第三天還4元,以后每天還錢數是前一天的2倍,一共還30天。老師究竟是賺了還是賠了?教師通過給學生創設這種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逐步提高學生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以一定的情境來直觀呈現數學知識,能夠較好地簡化數學知識的抽象,降低數學知識的難度,進而有效激發中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以《課標》為指引來實施情境教學,能夠使教學方向沿著正軌有效地推進實施。教無定法,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圍繞《課標》的要求,以數學問題為牽引來創設有梯度、由易到難、密切聯系現實生活的實踐教學情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課堂教學,從而不斷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