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丹鳳
智能時代的到來給會計行業帶來了嶄新的變化,目前,會計基礎核算以及數據分析等工作都可以通過相應的信息技術軟件來進行,而且近幾年來對于會計機器人的呼聲很大,并且已經有會計機器人出現,其可以準確無誤且十分迅速地完成相應的會計核算工作,這對于會計人才培養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在智能時代背景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必須繼續更新教學手段,構建智慧化教學模式以適應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會計崗位人才需求。
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模式是會計教學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因為在智能時代的影響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應用人工智能或者是會計自動化數據處理軟件,所以,對于會計信息數據的錄入以及數據的整理、統計、核算等都有可能應用全新的人工智能手段。而且人工智能手段一經啟用只需要進行軟件的更新,其不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比如可以全天候的工作,也可以隨時待命錄入數據信息,相關的信息數據處理能力強,除非系統出現問題,在正常使用中不會出現計算錯誤的情況。總之,會計行業正在趨向智慧化。高職會計教學課程體系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案,以會計基礎理論和實務為主要的教學內容,但是在智能時代到來后,未來會計行業所需要的基礎會計人員必然會減少,因為不需要過多的人工來進行基礎數據核算,所以需要更多懂得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會計高級人才。
智能時代背景下,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模式是指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內容的智慧化。從教學手段來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應用信息技術,包括會計專業的各類計算機軟件。從教學內容來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內容有必要進行革新,加入更多智能化知識方面的教學,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可行性以及發展方向。
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模式的特點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于智慧化教學模式實現了對會計專業學生高效自主學習能力的促進。當課堂開始應用各類信息化學習平臺以及推廣計算機會計軟件之后,學生可以利用教師所提供的學習平臺來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平臺中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而且學習平臺的應用場景十分豐富,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學。
二是協助會計專業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核心能力。智慧化教學可以讓會計專業學生適應智能時代到來給會計崗位帶來的壓力,在基礎會計需求量縮小的情況下仍然能依靠自己過硬的職業核心能力來繼續從事會計工作。
三是幫助會計專業學生形成立體化知識結構。所謂立體化知識結構,即學生自身對于會計多層次知識的認識,因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以會計基礎知識教學為主,容易忽視管理會計以及會計數據信息素養方面的教學,而在會計智慧化教學模式中將會計專業學生的未來職業適應能力以及發展能力放在第一位,所以不再應用扁平化的知識體系,而是構建了立體化的知識體系。
四是提高了會計專業學生的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在智能時代下,現有的應用到企業中的會計人工智能的操作還需要部分人工的參與,全智能化、會自主學習的會計人工智能的開發應用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操作和應用后可以成為未來引領會計人工智能應用的佼佼者。
1.環境與內容。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需要學校和教師為學生構建智慧化會計學習的環境,比如會計專業學習時也要有相應的電算化實訓室,同時為學生展示當前最為先進的會計人工智能技術和設備,讓會計專業的學生對智能會計有清晰的了解。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基于教材內容為學生拓展智能會計的相關教學內容。
2.過程與方法。智慧化教學模式還需要融入高職會計教學的全過程中,并采取先進的多媒體演示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快速掌握相應的智慧化應用軟件及相關操作技術。在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轉變學生的職業理念,讓學生能夠自主自愿地學習。
智能時代背景下要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構建全新的智慧化教學模式,必然要依托相應的教學技術平臺,將智慧化教學中的最新理念、內容和技術等都囊括到這一平臺中來。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會計教育智慧化教學基礎系統平臺來開展自主學習,并可以在平臺上進行相應的模擬演練。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在第三學年時就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所以學校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來適應職業崗位,而在有了智慧化的教學基礎系統平臺之后,學生就可以提前接觸到未來的職業內容,也可以適應未來智能化會計時代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在智慧化教學基礎系統平臺中,也可以實現會計數據的自動化分析,那么在有了相應的會計核算結果之后,會計專業人才的能力更應該表現在為企業提出有效的財務管理以及企業發展建議方面。
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中,教師有了相應的教學基礎系統平臺之后,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學生也可以在此平臺上實現自學,但是這一切都需要依靠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果學校和教師沒有提前規劃好這些教育資源的話,那么即便是建好了平臺,學生也無法有效應用平臺學習到豐富、先進的智能會計知識。所以,在高職教育中還有必要建設云平臺,并利用云平臺的分享功能,實現會計教學資源的智慧分享以及互聯網資源的共享。一方面,不同高職院校乃至本科院校在開展會計智慧化教學時都可能會有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案,這些教學方案可以推動學生改進會計職業理念,形成重管理會計的教學模式。但是,單憑一個學校很難制定出完善的會計智慧化教學體系,所以各高校之間基于云平臺實現智慧化教學資源的分享十分關鍵。另一方面,教師本身要懂得應用互聯網資源,不同的院校和教師之間可以基于互聯網進行資源的共享,比如將自己的教案分享給其他教師,也可以將這些資源上傳到智慧教學系統平臺中共享給學生。
在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模式的開展中,相應的教學手段也應進一步實現智能化。也就是說,會計教學要適應智能化時代的要求,教師要讓學生提早接觸一些智能會計手段,也要讓學生獲得對現代化社會高新技術手段的認知。在教學中,教師要多應用微課、慕課、上機課等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下開展實踐操作,加強學生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像一些新興的會計智能化應用軟件也可以融入到上機教學中來,這可以在高職會計專業的第二學年開設,第一學年以讓學生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為主,但是第二學年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會計技能實踐能力,同時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會計智能化操作手段,借助這些智能化的操作手段,學生在未來工作中也可以有效提高效率。所以,會計智慧化教學模式的開展需要相應先進教學手段的配合。
在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模式的開展中,還有必要開發能夠適應智能時代會計人才需求的課程體系,也就是說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原有的會計課程體系重視會計理論基礎知識以及會計基礎實務操作能力,比如數據的整理、核算能力,但是在智能時代,相應的會計數據基本上都是可以輸入到計算機相應信息系統中,由財務軟件就可以進行處理,人工智能化的會計機器人甚至可以根據企業的經營要求來自主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財務數據信息,并生成財務數據報表及報告。所以,高職會計智慧化課程體系構建中應增設相應的智能化設備應用課程、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應用課程、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等等,在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技術時,還有必要延伸其它課程,比如設計大數據技術、云會計、財務共享中心等方面的課程。選修課可以設置計算機編程方面的課程等,以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以及數據處理及分析能力。另外,還可以在高職會計教學中增設素養教育以及管理會計方面的課程,以推進會計專業學生職業綜合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畢業后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出路。
在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過程中,學校還有必要基于現代化的企業會計系統來實現校企聯合教學。在現有的高職會計教學體系中就會安排學生在第三學年開展實踐學習,一般會安排學生到合作單位中進行實習,但是這種模式已經不適應智能時代的要求,因為學生單純去實習幾個月未必可以直接接觸到企業的核心會計事務,往往只是做一些打雜的工作,很難學到真正的本事。所以,在國家提出的“深化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校企聯合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企業最新的會計實務技術,尤其是現代化的智慧會計操作技術,以讓學生可以真正具備企業所需的職業技能。
高職會計智慧化教學中還需要能夠與智能時代接軌的師資力量,所以在高職院校中,要培養智能時代的會計專業的學生,就必須先要引進和培養懂智慧化會計應用程序以及智能操作手段的師資力量。就當前高職會計的師資力量來看,其還不完全具備開展智慧化課程體系的師資力量,所以高職院校首先應該對自己的教師團隊開展全新的職業教育技能培訓,讓教師先了解和掌握先進的智慧化會計技術手段,了解未來智能會計的發展,然后在教學中形成全新的思路,改進教學體系、拓展教學內容,服務于學生的成長。
綜上所述,智能會計時代的到來給會計從業者帶來的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在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要想培養出能夠適應未來智能時代會計模式發展的從業者,就必須要采取最為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設計智慧化教學模式和體系,應用智慧化教學基礎系統平臺,重視資源共享及校企聯合教學,推進高職智慧化會計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