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11 日,由中科遠東承接建設的山西宏安焦化科技有限公司脫硫廢液及硫膏制酸裝置正式建成投料生產,產品合格率達100%。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焦化企業環保監管的力度日益增大,脫硫廢液被國家生態環境部門認定為固廢,導致各煤焦化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脫硫廢液排放壓力,如果大量脫硫廢液及硫膏固廢無法得到較好處理,將會成為焦化企業發展的瓶頸。
中科遠東自2016 年成立專家團隊及制酸技術攻關小組以來,歷時多年研發與積累,開發出了濕法預處理+ 干法制酸的工藝,徹底解決了濕法氧化法脫硫產生的硫膏的回收利用和含鹽脫硫液的后續處理問題,使硫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產品硫酸可直接用于硫酸銨工序制取硫酸銨產品或外售,既增加經濟效益,又為客戶企業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真正實現了焦化生產廢副物質的資源化綜合利用。
據宏安焦化制酸技術人員郭平生介紹,該項目裝置采用霧化焚燒、稀酸封閉凈化、國內首套SCR 脫硝、多段轉化吸收、尾氣深度處理的工藝,工藝成熟可靠。在預處理階段分離回收部分有價值物料,焚燒爐采用花墻攔截粉塵和顆粒物,提高氣體凈化效率,提高焚燒溫度。廢鍋出口增加熱量回收系統,通過提高燃燒空氣溫度降低了焦爐煤氣和空氣用量及后續投資消耗;凈化工序稀酸通過回收利用可完全解決稀酸外排問題;尾氣達標排放,排放氣體ρ(SO3) 小于30 mg/m3,ρ(NOx) 小于50 mg/m3。
目前,該裝置運行平穩,產品性能及尾氣排放參數達到或優于設計指標,超過預期效果,具有較好的環保和經濟效益。 (http://www.ccin.com.cn/detail/5c2641c88a632332fa6c2c9eedd150f1/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