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月 劉雪姣
自1978年以來,我國醫療衛生改革經歷了以“放權讓利”為主要方向的探索階段、以“三項改革”為代表的深化階段和“非典”以來的轉折調整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鮮明的特征,這些特征和當時改革開放的整體戰略和階段特征緊密聯系。對醫療衛生事業的定位服從于當時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戰略。醫療衛生改革的指導思想隨著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深化而進步.醫療衛生改革的具體進程與路徑和其他領域改革的進程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并相互制約。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我國對醫院管理改革要求,也應運而生。1997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在衛生發展與改革的基本原則中提出,要“積極利用和借鑒國外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凸顯對“管理”的期待。2009 年新醫改綱領性文件《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圍繞“現代”的表述更加具體,強調要立足國情、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管理”的要求滲透到改革的方方面面。次年,《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推進醫院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現代化”。至此,“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表述已經呼之欲出。2011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首次提出了“積極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改革任務。2016年8月,中央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進一步將現代醫院管理建設作為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李克強總理也明確提出公立醫院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該意見主要提出了三個方面共20項重點改革任務。
1.進一步完善醫院管理制度。主要涵蓋以下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醫院章程,嚴格規范內部治理結構與權力運行規則,進一步提高醫院運行于管理效率。二是強化醫院決策機制,切實保證黨組織的意圖在每一項決策中的真正體現,充分發揮專家治院的作用。三是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讓廣大員工都能夠積極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四是全面建立與完善醫院醫療質量、財務資產、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培訓、績效考核、科研、物流、后勤、信息等各個方面的內部控制制度,防患于未然,將防控風險的關口前移,進一步提升醫院科學管理水平。五是注意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各個層面、各個科室、各個崗位塑造醫院的清風正氣,做小、做細、做實,便民惠民為民,精心打造與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真正為廣大患者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具體問題。
2.進一步建立健全醫院治理質量體系。主要涵蓋:一是明確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明確公立醫院的職能、宗旨、目的,管辦分離,積極探索多種有效實現途徑,進一步履行政府辦醫職責,將精力重點放在“管方向、管政策、管引導、管規劃、管評價”上來。二是進一步明確政府對醫院的監管職能,嚴格按照綜合監管制度,強化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監管職能,同時增強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以及費用的調控功能。三是全面落實公立醫院的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在人才引進、職稱評定、機構設置、干部聘任、績效評價、薪酬分配以及年度預算執行等方面,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四是積極引進第三方評價機制,從各個方面開展對醫院醫療質量、品牌、服務、技術水平等內容的社會監督與行業自律。
3.進一步加強醫院黨的建設?!安煌跣模斡浭姑?,主要涵蓋:一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切實發揮醫院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加強黨建工作。二是從黨支部抓起,堅持“一課三會”制度,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的作用。三是在社會辦醫院的進程中,切實保證黨的建設同步、黨的組織同步、黨的工作同步。
首先,《指導意見》理清了政府與公立醫院之間的關系,開出了政府監管職能清單以及醫院經營管理自主權的清單。其次,《指導意見》指出,各級各類醫院必須制定規范的醫院章程,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構,以及各種管理制度、辦事程序、議事規則等,進一步規范醫院的內部治理結構與權力運行規則,進而提高醫院運行效率。第三,《指導意見》第一次明確了醫院決策機制。指出公立醫院的行政、業務議事決策機構為院長辦公會議。院長辦公會議對討論研究事項做出決定。同時,醫院的“三重一大”、發展規劃以及涉及醫院員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都必須經過醫院黨組織會議研究討論后才能做出決定,從而確實保證黨委在各項重大決策中的領導地位,并在各項重大決策中充分體現黨組織的指導意見。第四,《指導意見》強調指出,要進一步發揮專家隊伍治院的作用,組建相關的專業委員會,如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藥事管理等等。對各種專業性、技術性強的決策事項給予積極的技術咨詢與可行性論證。第五,《指導意見》要樹立堅定、正確的辦院理念,從各層面加強醫院文化建設,精心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醫德高尚、醫術精湛、醫風嚴謹的、一流的醫務人員隊伍,風清氣正,全心全意地為廣大患者服務。第六,《指導意見》規定對于資產多元化、實行托管的醫院以及醫療聯合體等可在醫院層面成立理事會。
1.內容全定位高。筆者所在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對醫院核心管理制度進行了修訂,第四版醫院管理制度由“黨務工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醫療、護理管理制度”“醫技科室管理制度”“專業委員會制度及職責”五部分組成,行政管理制度由院辦、科技處、教育處、人力資源處、財務處(含物價辦)、審計處、醫學工程處、采購中心、信息中心、績效辦、后勤管理中心、保衛處各設單元,《醫療護理工作制度》和《醫技科室工作制度》,對臨床一線各科室工作要求和流程進行了明確,對保證醫療質量安全和維持一線科室平穩運行,起到了監管作用;《專家委員會制度及職責》,共包含醫院質量與安全委員會、新技術委員會、耗材管理委員會、藥事委員會、人才管理委員會、倫理委員會等14個委員會的名單、制度和職責,充分發揮專家治院作用,制度分上、下冊,涉及到了醫院內部管理的重要部門,每項制度規定的事項,均為保證醫院正常運行的通用制度,科室內部運行管理制度,暫未收錄其中。
2.有依據便操作。每項制度的制定,均依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明確主責部門,管理事項及范圍、具體事項的操作流程(sop);醫院出臺管理制度,就是要杜絕“以人管事”的隨意管理機制,依法依規,有法律依據,才能服眾;醫院職工多為專業技術人員,業務工作繁重,長時間閱讀、分析文件的可能性較小,參照上級法規,結合醫院具體情況,有明確執行流程的實施細則,在醫院范圍內,更為實用。
3.重黨務慎決策。制度的開篇即為“黨務工作制度”,充分體現黨組織意圖在醫院各項決策中的主導作用;《“三重一大”制度》《黨委會制度》《院長辦公會制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中明確了醫院院級的決策程序、權限。
新版制度實施以來,醫院各科室提高了科學管理水平,醫院中層管理者提高了溝通、協調能力,各部門辦事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速。杜絕了部門之間的推諉,和醫院內部因制度知曉度不高或理解能力偏差引起的辦事拖延、看人辦事的惡習,提高了群眾的遵從性和滿意度。
特別應該提到的是,在《制度》的扉頁,院辦從檔案室中找到建院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我院題詞的實物檔案照片,使廣大員工真切地了解到醫院的輝煌歷史,激發了員工對醫院的認同感、歸屬感,以及通過提高自身水平、遵循醫院管理制度,更加全心全意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為廣大患者真正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的責任心,從而實現醫院的可持續性發展的使命感。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
一分部署,十分落實。雖然目前對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內涵尚無統一界定,但作為當代醫院行政管理者中的一員,我們要時刻以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理念要求自己,及時掌握有關醫院發展的上級政策指令、外部環境動態,結合醫院實際情況,組織一線業務人員落實完成,使醫院這一個體發展與國家對醫療衛生的宏觀發展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