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功
(武漢輕工大學體育部 湖北武漢 430023)
羽毛球場地區域可以分為前場、中場和后場,羽毛球單打技術也可以分前場技術、中場技術和后場技術。前場技術主要有撲球、推球、勾對角網前、搓放網前、挑球等技術;中場技術主要有平抽、快擋、攔截及挑球等技術;后場技術主要有殺球、吊球、高遠球(平高球、平快球)、被動吊球及被動抽球等技術。
羽毛球的前場技術主要包括撲球、推球、勾對角網前、搓放網前及挑球等技術。
如表1所示,在舊賽制下,前場技術運用主要集中在挑球、搓放網前和推球技術之中,其中挑球最多,占到整個前場技術的36.56%,搓放球占35.53%,而撲球使用最低,只占到3.47%,說明在此規則下網前的控制比較激烈,均是通過高質量的搓放球,制約對方,從而使網上撲球的機會減少,挑球技術的運用增多。在新賽制下,隊員在前場技術運用中同舊賽制下運用沒有顯著性差異,只有0.6%的差距。而挑后場高球、回搓放網前及推底線球的技術依然是主要的,其中挑球和搓放網前技術分別占到38.69%和37.97%,相比舊賽制下分別提高了2.13%和2.44%,說明在新賽制下隊員更加注重對網前的控制,網前競爭更加激烈。而推球技術則由17.46%下降到12.52%,撲球技術由3.47%上升到4.07%,說明隊員在加強網前控制的同時,也積極抓網前的撲球機會,隨著比賽節奏的加快,隊員在技術選擇上更傾向于搓放和挑球,對過渡性技術推球的運用適當減少。在新賽制下,隊員更加注重對網前的控制,通過高質量的網前技術控制網前,逼使對方挑高球,從而獲取進攻機會的戰術運用趨勢。
在比賽中隊員回球后都要回位到中場區域,隊員的移動與前場和后場存在很大差別,中場回球后移動幅度較小,主要以左右移動為主,技術運用主要以接對方的殺球和平抽球為主的防守性技術。
如表2所示,舊賽制下,隊員主要使用擋、平抽、挑和攔截等技術,其中以擋和抽技術占主,二者占到整個中場技術的82.49%,說明在此得分方式下,隊員處理對方的殺球和平抽球主要以擋網球技術為主,從而限制對方的連續進攻。在新賽制下,運動員對中場技術的選擇相比舊賽制下存在一定的差別,雖然仍以快擋和平抽球居多,但所占整個中場技術的比例卻發生了變化。其中,快擋技術由61.90%上升到65.81%,所占比例進一步加大,攔截球技術也提升了2.15%,而平抽球和挑球則由20.59%和9.21%分別下降了3.69%和2.37%,說明在新賽制下比賽時間縮短,體能充沛,后場進攻能力的提升,造成防守壓力增大,為了限制對方的連續進攻,在防守戰術上隊員更傾向于用快擋和攔網的技術來限制對手連續進攻的機會。
由于羽毛球屬于隔網對抗性項目,隊員利用自身的各種技術和手段來獲得比賽的勝利。現今,羽壇推崇抓進攻、多扣殺,比分的獲得主要在后場技術,這就要求隊員利用嫻熟的后場技術為自己創造得分的機會。羽毛球后場技術主要有殺球、吊球、高遠(平高球和平快球)、被動低吊和被動抽球等技術。
羽毛球男子單打技術都是一個全面的、綜合的技術體系,某一個技術存在缺陷將會給對手機會,制約技術發揮,影響比賽結果。通過對新舊賽制下男子單打技術的綜合對比分析,發現新賽制對男子單打技術影響的變化,尋找出適應新賽制的途徑。
通過上述對羽毛球男子單打前、中、后場技術統計與分析發現,新賽制對男子單打技術有一定的影響,有些技術影響比較大,如前場的搓放、推、挑,中場的抽、擋、攔、挑,后場的殺球、吊球、高遠球。為了適應新的賽制,就要對有些技術、心理、體能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1)運動員要有運用快球獲得控制權或得分的能力,才可保證前、中、后場統治力。這樣對接發球(搓放、推)技術、網前(勾、撲)技術、平抽擋技術和后場過渡球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要增加上述內容的技術進行規范性訓練,做到技術動作的一致性、靈活性和節奏的突變性,提高對前半場的控制與反控制能力。
(2)新賽制比賽時間縮短,間歇增多,加快了比賽的節奏,增加了比賽偶然性,運動員想在比賽的快節奏中把自身的技、戰術水平發揮更好,就要求在平時的訓練中既要注重質量也要注重效率,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的密度、難度和強度,及時解決訓練或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做到事無巨細,用嫻熟的技術去適應新的賽制。
(3)新賽制下,比賽節奏加快、得失分的轉換也加快、偶然性增加、比分接近、關鍵分出現時間前移等都會對運動員的身心帶來沖擊和影響,要求運動員應具有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對于神經系統和心理抗壓能力的提升,只有在平時的訓練中多進行隊內的高強度對抗比賽和多參加高水平的比賽來磨練提升,注重心理訓練和技、戰術訓練相結合,才能形成相互配合的完整訓練體系。

表1 新舊賽制下男子單打前場技術統計對比

表2 新舊賽制下男子單打中場技術統計對比
(4)新賽制下對運動員的專項技術要求更高也更細,加強身體的協調性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運動員有效地對手臂、軀干和步伐做出合理的支配,提升擊球的時機,才可提高對球的控制能力,才可控制好每一拍球,才可最終贏得比賽。
(5)新賽制下的比賽對抗激烈,比分膠著,身體負荷大,體能消耗快,又因為運動員的打法、特點和技術上的強弱不同,就要求運動員必須要有充沛的體能作保證,才可確保技戰術水平的發揮。在日常訓練中要加強體能方面的訓練,做到循序漸進,處理好“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的訓練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