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訓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體制機制,打破干部教育培訓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構建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教育培訓體系。
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是干部隊伍建設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是培養干部隊伍的主渠道。重視干部教育培訓是中國共產黨的傳統優勢,是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學習型社會背景下改革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要途徑,是引導和推動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動力源泉,有助于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目標之一,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學習型組織的形式之一,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干部教育培訓承擔著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重任,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主要渠道和重要平臺。黨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全黨大學習,沒有干部大培訓,就沒有事業大發展。
新時代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不是重復傳統學習模式,更不是搞“一陣風”式的學習,而是要求全體黨員領導干部做到主動學習、終身學習,通過每個黨員的學習來實現全黨大學習。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訓不再受制于時間和空間的影響,通過自媒體、手機App等移動技術,建設移動課堂,使干部的學習自主性和靈活性進一步加強。同時,傳統干部教育培訓側重灌輸式學習,干部更多是被動學習,缺乏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此,通過大數據整理和分析,精準研判干部學習需求,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推送教學內容,激發學員學習動力,實現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構建學習型社會,黨的領導是基礎。中國共產黨作為政治領導核心,不僅“自身要認真學習,努力成為學習型政黨,而且要以自己的示范行動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充分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共同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構建學習型社會需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一方面,作為政治領導核心,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能夠為構建學習型社會提供政策支持、財政扶持等,推動學習型社會的構建;另一方面,具體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離不開領導干部的推動,只有領導干部率先倡導學習、帶頭學習,推動各項政策制定實施,才能引領推動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是確保黨和國家政策落地生根的組織保障。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實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需要大量高素質專業化干部。“如果不抓緊增強本領,久而久之,我們就難以勝任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繁重任務。”只有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真正解決我們的本領恐慌。干部教育培訓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干部隊伍開展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方式,承擔著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重任。
中國共產黨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要始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把學習作為提升個人素養和工作本領的重要方法。干部教育培訓要遵循干部成長規律,做好分級分類培訓,加強對干部隊伍情況的研判,積極回應干部隊伍學習訴求。在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學習變得更加信息化、智能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推動干部教育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方式方法,提升干部隊伍學習效能,不斷增強干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
學習型社會以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和時時可學為目標,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和終身化的教育體系。人人皆學的目標為干部教育培訓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處處能學和時時可學要求變革干部教育培訓理念,打破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實現終身學習的教育目標。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打破了干部教育培訓資源不均衡的現狀,通過互聯網、云平臺等技術,能夠實現優質課程資源實時共享,實現一堂好課全員聽的目標。
學習型社會的目標之一是實現人人皆學,即社會全員學習。干部教育培訓的對象是黨員領導干部,他們作為社會一員,其學習意愿及所形成的學習氛圍會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習型社會營造了一種人人都在學的學習氛圍,這種人人皆學的社會氛圍會引導和推動領導干部主動學習,激發學習內生動力。干部教育培訓作為培訓干部隊伍的主渠道,理應積極回應領導干部的學習需求,通過增加培訓內容、創新培訓形式等方式,滿足干部隊伍多元化的學習需求。
學習型社會營造了全社會學習的氛圍,促進了全社會的共同進步。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前期的學習不能滿足后期的需要,更不存在一勞永逸的學習。只有始終不斷加強學習,才能始終緊跟社會發展變化的腳步。尤其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知識的更新和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黨員領導干部隊伍只有不斷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才能確保始終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學習型社會不僅為干部教育培訓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倒逼干部教育培訓主動求新求變,滿足干部隊伍常學常新的需求。
在傳統干部教育培訓理念中,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通過組織選調,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參與集中教育培訓。領導干部是被動接受知識灌輸,學什么、怎么學、何時學由培訓方決定。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學習不再是被動式的“要我學”,而是轉變為主動式的“我要學”。領導干部對學習內容有更多自主選擇空間,從“要我學什么”變為“我需要學什么”。學習型社會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干部教育培訓要更多地回應學員學習需求,構建以學員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培訓模式。
學習型社會中學習也不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利用互聯網、云平臺等信息技術,搭建學習共享平臺和在線交流互動平臺。未來干部教育培訓將打破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人數的培訓模式,通過信息技術構建網絡授課平臺,打破時間、空間和人員的限制,隨時隨地學習將成為干部教育培訓的常態。同時,信息技術也改變了干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進一步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訓水平。
學習型社會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和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是教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結晶。在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訓為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必然更加注重互聯網與干部教育培訓的深度融合。中共中央印發的《2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中就明確提出,要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積極探索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的網絡培訓有效方式,推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模式”。
學習型社會為推動干部教育培訓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機遇。一方面,學習型社會建設必然會促進大量先進信息技術的研發和使用,干部教育培訓要充分借助社會力量,引入先進信息技術,打造信息化干部教育培訓平臺。另一方面,要緊緊扭住信息化這一核心技術,推動干部教育培訓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在教學方式、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上探索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能化干部教育培訓模式。
在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訓更加注重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技術,提升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干部教育培訓實質上是成人教育的特殊形式,要遵循干部成長規律,創新干部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激發學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干部教育培訓要堅持學習理論與指導實踐相結合,以問題為導向,學員帶著問題學,教師帶著答案教,真正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
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的前提就是要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培訓方要樹立信息化思維,主動適應信息化發展,革新教育培訓理念,充分認識干部教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推動“智慧課堂”“智慧培訓”等內容的建設。二是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等要加大與市場研發企業的合作力度,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等形式,量身打造適應干部教育培訓特點的信息基礎設施。三是建立資源共享平臺,推動數字資源建設,實現學習資源共建共享、數據互聯互通。打造線上與線下課程相結合,建立網絡課程資源庫,發揮網絡課程矩陣優勢,打造云課堂工程,定期開展名家名師網絡在線直播授課。
學習型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促進了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多樣化。干部教育培訓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干部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真正實現干部教育培訓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一是充分利用“微課”“慕課”等形式,打造短小精悍的移動課堂。研發干部教育培訓手機App,充分利用移動媒體,建設移動學堂,提升學習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讓培訓對象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二是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借鑒國內外先進培訓方法和培訓技術,增強學員之間、學員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問題為導向設置培訓內容,加大對啟發性課程的研發,充分發揮學員主體性。三是創新教學形式,促進教學智能化、信息化。通過開設影視教學、模擬教學和VR虛擬體驗式教學等形式,讓課堂活起來,提升培訓對象的參與感。
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訓要更加關注學員學習訴求,堅持學習理論與指導實踐相結合,切忌陷入空洞的理論說教。“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領導干部加強學習,根本目的是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干部教育培訓既是為了提升黨員領導干部政治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更是為了解決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只有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才是真學習,才能真正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