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軍
玉屏縣委黨校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堅持“黨校姓黨”,深入檢視和整改辦學條件、育人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在踐行“初心”和“使命”中打造“四園環境”。
一是打造“紅色校園”。完善旗臺、旗桿,在主體班次開班中增設升旗儀式,制作中共一大至中共十九大歷次大會簡介及“初心”與“使命”系列展牌,突出紅色基因,讓學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教育。舉辦培訓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堅持黨性教育和理論教育相結合、入學考試與結業考試相結合,靈活運用案例式、研討式、體驗式、情景模擬等教學方法,增強學員學習的責任心和主動性。開設“流動黨校”,及時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中央和省委重大會議精神、最新政策深入機關單位、鄉鎮(街道)、農村進行宣講。創新“主課堂+分課堂”教學模式,承接玉屏紅軍陳列館建設、開放、解說、協調、服務等工作,把校內培訓延伸到紅色教育基地,選派教師蹲點現場解說,分批培訓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達2660余人次,引導學員從紅軍長征精神中汲取決勝未來的強大力量。
二是打造“書香校園”。完善圖書室和圖書管理制度,新增一批黨性教育和理論教育的圖書,進一步滿足教學、科研需求,明確專人管理圖書室并拓展服務功能,明顯提升圖書室利用率,為學員提供學習、書繪、座談研討的場所。在主體班次中開設“晨讀”和自主選學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讀書活動,促進學員、教職工品鑒書籍、交流思想、共同提高。通過分享讀書心得,碰撞思想火花,在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的同時,陶冶性情、提升思維,等于在課堂之外又開辟了“第二課堂”。
三是打造“智慧校園”。主體班教室、報告廳普遍使用多媒體,為學員開放電子閱覽室提供網絡學習課程,運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智能手機客戶端進行互動式教學,經常向學員推送黨性教育鮮活事例、領導重要講話、中央和省委重大會議精神等內容。開發《同心聚力打贏四場硬仗真抓實干決勝脫貧攻堅》網絡課件參與“貴州脫貧攻堅故事”網絡課程征集活動。組織學員和教職工開展黨性教育、科普等方面網絡答題活動,利用學習平臺、銅仁智慧黨建平臺加強學習,定期了解和通報學習積分情況。
四是打造“平安校園”。建立和完善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協助做好全縣干部隊伍反邪教培訓,黨校教職工簽訂不信教承諾書。修復完善辦公樓、學員宿舍樓防雷設施和部分天花板,完成水、電升級改造。對學員食堂衛生健康指標不達標問題進行環境整治,制定和完善了食堂衛生管理制度,從源頭上消除發現的安全隱患。主體班次對學員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和晚上查寢通報制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分級約談”,組織教職工赴縣人民法院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并在教學培訓中開設黨風廉政、掃黑除惡等課程。(中共玉屏縣委黨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