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干部“七種能力”的重要論述,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對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自身格局,提振精神狀態,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干部能力的提升,實質上呈現的是干部整體素質、工作作風、為民情懷和精神狀態的一種積極變化。這種積極變化,也是廣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核心,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種能力”為方向和方法,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強化辯證思維,激發內生動力,切實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辯證關系,持之以恒、一以貫之,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建設。
提高年輕干部“七種能力”的主體是干部自身,其主觀能動性尤其重要。主動與被動,雖只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如果年輕干部不能充分認識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被動等待,那么,提高“七種能力”無異于空中樓閣。因此,年輕干部要主動適應形勢需要、崗位需求,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提高“七種能力”。要強化能力建設的緊迫感。從國際形勢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出現更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從國內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也是各類矛盾交織凸顯期,容不得半點懈怠。面對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更加強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抓好自身“七種能力”建設。要增強能力建設的主動性。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要求,立足崗位實際,主動求變,提高“七種能力”。比如,作為國企領導干部,要始終把政治能力建設放在第一位,強化踐行“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此基礎上,緊緊圍繞企業高質量發展,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一線實踐中歷練和提高。要找準能力建設的突破口。比如,作為國企領導干部要堅持“三重一大”決策程序,進一步提高科學決策能力;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重要的決策部署上來,以“鍥而不舍、一抓到底”的斗志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確保打贏國企深化改革攻堅戰,進一步提高改革攻堅能力;要在對重大事項作出決策前,搞好“盡職調查”工作,進一步提高調查研究能力。要始終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能力建設的突破口,突出重點,強化舉措。要時刻反省自我,經常回頭看一看以往工作,找到不足,找出差距。比如,國企領導干部要緊扣深化國企改革、應對疫情沖擊等方面工作,圍繞工作中的問題,提高應對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于變局中開新局”,關鍵在干部能力高低;提高干部能力,關鍵在一個“變”字,就是因勢而謀,順勢而變,弄清楚哪些必須要變,做到徹底轉變;哪些不能變,做到堅決不變。要堅持以“變”與“不變”的辯證思維,推動干部能力建設。要適應新時代對干部能力的要求,干部的工作方法、思維理念、工作格局等方面必須要變,但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工作導向決不能變。比如,凡是有利于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事就堅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事就堅決不做!這個原則就是不能變的。在個人層面,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加強調查研究,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客觀規律,不斷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要堅持群眾路線,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準確掌握群眾的關注點,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回應群眾期盼,作出科學決策,提高落實水平。在組織層面,黨組織在識人、選人、用人過程中,要始終把“七種能力”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標準,作為培養年輕干部的“導航儀”。要堅持實績用人、以能識人,既要看實績,也要看能力,樹立起重基層、重實績、重能力的鮮明選人用人導向,激勵廣大干部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經風雨、見世面中修好成長必修課,答好新時代考卷。基層組織部門要積極搭建年輕干部成長平臺,引導和鼓勵他們扎根一線,了解民情、增長本領、磨煉意志、汲取力量,使基層一線成為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平臺。
古語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于年輕干部而言,“七種能力”是成長成才的重要標準,也是衡量自我的重要標尺。提高“七種能力”不是吹糠見米、立竿見影的工作,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久久為功、始終如一、常抓不懈。靠短期行為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既不現實,也不可能,更經不起時間檢驗。要堅持遠近兼顧。作為年輕干部,加強“七種能力”建設既要著眼當前之需,抓緊提升能力“短板”,更要著眼長遠,確立目標、制定計劃,比如一年、三年、五年,甚至更長時間要達到的要求。比如,從當前看,國企面對疫情沖擊和改革的“陣痛”等實際問題,國企干部就要注重提升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等;從長遠看,要通過學習和實踐,為重點提高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奠定基礎,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只有把當前與長遠結合起來,科學統籌推進,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日有所長。要堅持變中求新。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用“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來形容一些干部存在的能力短板。改革發展的形勢在變化,我們的思想觀念、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也應跟著變,否則就會出現能力不足、思路不對、方法不當等問題。領導干部不能作繭自縛、抱殘守缺,而應該時刻根據形勢變化增長本領才干。比如,國企干部就要不斷創新治企理念、思路和模式,從企業治理體系、人才隊伍、業務結構上進行調整,提高通權達變、科學決策能力。
量變質變規律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揭示了事物發展量變和質變的兩種狀態。對于年輕干部成長成才,不僅要解決有沒有能力的問題,更要解決能力強不強的問題,通過長期的學習和積累,實現能力質的飛躍。要注重量的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堅持厚積薄發,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自身能力的質變創造條件。要在長期的一線實踐中豐富閱歷、積累經驗,提高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要堅持從小事做起,做到腳踏實地,接續用力,久久為功。要提升境界格局。要持久加強黨性鍛煉,用崇高理想提升思想境界,用堅定信念拓寬人生格局。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改進知識結構、豐富人生智慧。要勇于擔當,敢于擔當,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工作激情。要涵養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信念,既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要克服急躁心態,心態決定狀態。要靜下心、沉住氣,砥礪意志品格,強定力、增韌性。始終保持一顆平常之心,正確對待進退留轉,坦然面對利益得失,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
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級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堅持行穩致遠,強化辯證思維,把準提升“七種能力”的努力方向,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