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躍華
【摘 要】在英語閱讀教育實踐當中找到閱讀教學的關注點,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閱讀素質是把握教學方向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關鍵。在閱讀指導當中,教師應該發現學生的弱點和不足,然后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展開專項訓練和專門指導,讓學生能夠提升英語能力,在語言掌握方面獲得提升和突破。語用能力指的是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是把所學語言知識恰當應用于生活的一項技能。利用能力的發展是當前初中生比較欠缺的,也是因為這一情況的存在,使得英語閱讀教學效果不能夠到達理想水平。所以教師要認識到語用能力在發展學生閱讀能力方面的作用,并將閱讀教學作為有效載體,著重訓練和增強學生語用能力,為學生更高層次的語言學習打好基礎。
【關鍵詞】語用能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在素質教育持續深入改革的大環境下,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開始在目標和方向上進行積極轉變,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增強學生的語用能力上。學生的語用能力高低會影響到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更會影響到英語學科學習的成敗。所以教師應該認真分析當前學生的語用能力發展現狀,提出學生在閱讀學習當中如何多方面增強語用能力,優化英語閱讀訓練,讓英語語言的實用性價值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體現,鼓勵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打破語言教育當中的局限。本文將著重就教師如何基于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和增強學生語用能力進行探討。
一、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分析
就目前而言,不少英語教師只是知道有語用能力這一概念,但是卻存在概念混淆的問題,不能夠分清語用能力和語言能力,甚至是將二者等同看待。雖然這兩個詞語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二者存在著顯著差異。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語用能力,提高教師對閱讀教學中語用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首先需要對這兩個概念進行辨析,讓廣大教師能夠認清概念差別,為科學設計教學活動和教育方法打下基礎。語言能力在不同語言之中有著相應概念,一般情況下語言能力指的是人在使用語言時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假如這四項能力沒有到達相應要求的話,就不能夠說掌握了語言能力。語用能力指的是人在差異化環境之下,通過對語言的熟練掌握,運用與自身身份相符的語言與能力和人進行正常社會互動與交流溝通的能力。語用能力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所在,通過不斷提升語用能力可以促進人語言能力的發展。假如學生在學習英語這門語言時掌握了一定語言知識,雖然可以說學生具備一定語言能力,但不一定學生就能夠到達較高的語用水平。所以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這兩個能力不能夠對等看待。存在較強語言能力的學生,常常會因為缺乏語用能力,而不能夠在恰當的環境之下說出符合自身身份的話進而出現表達失誤和文化誤解等問題。同樣的,假如學生首先就沒有在語言能力上有一定的積累,那么就會出現語言基礎不扎實的情況,提高語用能力也就無從談起。這就需要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在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夯實學生語言基礎的前提條件之下,著重訓練學生語用能力增強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體系的掌握水平,改變學生過去的語言學習和應用脫節的問題,增強學生的語言素質。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用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奠定語用能力培養基礎
對于學生語用能力的發展來說,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積累是關鍵,更是夯實學生語用能力發展基礎的重點。不少學生就是因為也本身缺少基礎知識積累,而不能夠在英語閱讀當中習得必要的語言知識,影響到語用能力的發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正確認識基礎知識教學的重要性,著重鍛煉學生的基礎語言能力,擴大語言知識積累,尤其是強化學生對于句子、短語、語用知識體系的理解。教師在閱讀課堂上應該扮演好指導者角色,成為知識教學的指導和支持者,注意為學生講述特殊句型和重要單詞的內涵,完善學生的語言學習知識和技巧,幫助學生構建語言知識庫,使得學生在閱讀時能夠進行回顧,為語用能力的發展做好鋪墊和夯實基礎。例如,在教學《Know yourself》時,為了發展學生語用能力,教師不必急于求成,而是先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當中的基礎知識,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簡單的對話練習,對本課的重要詞語進行操練,比如come up with(想出)、neither...nor(既不……也不……)等,讓學生的口語能力和基本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并為語用意識的提高創造必要條件。
(二)豐富拓展閱讀資源,提高語用能力發展動力
為保證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應該在閱讀指導當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實際情況,督促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掌握文章核心,在剖析閱讀資源的過程中提升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為了增強學生語用能力的發展動力,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閱讀資源,讓學生在閱讀當中進行不斷的拓展,在多種知識要素和語言要點的支持之下掌握語言的特定運用場合。所謂拓展閱讀資源,實際上就是針對閱讀篇章進行多角度的擴展,為學生介紹文化知識背景,增強學生對背景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消除學生知識理解和閱讀環節的語言障礙,拓展學生的語用思維,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例如,在教學《Integrated skills》時,由于本課的重要內容是讓學生理解并且掌握文化間的差異,于是教師可以積極收集相關閱讀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和查找書籍的方式,把這些資源歸納起來,讓學生進行分析和理解,促使學生在這些背景材料的支持之下深化認識和感悟,主動進行語言運用。
(三)加強課外閱讀積累,拓展語用能力發展空間
初中階段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主要來自教材,而這些教材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學術性文本,缺少具備較高實用價值的內容,這會影響到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制約學生語用能力的進步。因為語言是一門以實踐應用為核心的學科,如果不能夠將其運用到不同的場景,那么語言的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教師應該主動給學生拓展和補充具備極高實用價值的閱讀材料,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讓學生能夠把閱讀獲得的信息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或者是在閱讀過程當中聯系生活實際突破閱讀難點。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My vacation》這一極具生活性和實用性的文章,鼓勵學生習得文章當中的生活化表達,習得實用單詞和語句。如Museum,camp ,mountain, picnic等。這些具備極高實用性價值的語言點,可以讓學生對英語課外篇章當中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進一步優化學生閱讀技巧,發展學生語用能力,擴大學生的語言積累。
(四)創新閱讀教學模式,增強語用能力培養效果
在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之后,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開始應用到教育教學當中,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明顯增加了教學的便利性。在這一過程當中,微課教學模式憑借其獨特優勢和極強的創新性,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并開始在不同學科的教育教學中推廣應用。在微課教學方法的應用當中,會將閱讀文本進行一定的拆分,梳理重點和難點制作成主題突出和重難點鮮明的微課視頻,使得學生能夠隨時隨地自由自主閱讀。在對閱讀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的過程中,學生的語用能力和語用意識將會獲得極大的發展,也會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增強。例如,在教學《Table manners》時,教師就可以在微課視頻制作當中著重突出中外餐桌禮儀的差異,用生動直觀的圖像和視頻展現餐具單詞knife、fork、plate、 chopsticks、cup,用對話的方法展現餐桌交談時的語言,讓學生在特定的場景當中認識餐桌禮儀,提高語用能力和應用意識。
隨著教育工作的長效改革和拓展,英語閱讀教學內容也和過去相比產生了明顯的變化,過去的英語閱讀教學會把側重點放在學生的語言知識灌輸方面,極少會考慮到語言運用方面的問題,導致學生不能夠將習得的知識點應用在具體的實踐和互動當中,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為了改變閱讀教學當中的不良局面,有效調整閱讀教學重點,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學習動力和著重增強學生語用能力作為方向,讓學生的語用素質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完善學生的閱讀技巧,讓英語閱讀教育事業可以擺脫約束開拓創新。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初中,江蘇? 泰州?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