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明 李暉 劉康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齊拉西酮、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及對性激素的影響。方法 將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15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并分別采用藥物齊拉西酮和利培酮進行治療,比較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治療后患者的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量表)評分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的血清睪酮、雌二醇及催乳素的性激素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齊拉西酮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提升治療效果,且不會對患者的代謝情況和激素水平產生較大的影響,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齊拉西酮;利培酮;精神分裂癥;性激素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20)01-85-03
精神分裂癥屬于慢性精神障礙性病癥,患者患病之后,病情發生較為隱匿,需要較長的潛伏期,且病情極易反復,當前醫學臨床領域并沒有對這一病癥的患病因素進行準確的定義,且該病癥大都發生于患者的青壯年時期,患者病癥也會由于患者生活環境和病情程度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癥狀,患者在患病之后,經常會出現思維意識障礙、感覺能力障礙、情感行為障礙等多種病癥,雖然患者的智力處于正常狀態,但是患者經常會出現幻聽、幻視等表現,經常出現被害的感覺,且病癥反復,給患者和家人的生活帶來嚴重困擾[1-3]。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十分重要,本研究就采用藥物齊拉西酮與利培酮對患者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15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男42例,女36例,年齡21~60歲,平均(36.9±6.9)歲,患者病程0.6~6年,平均(3.15±0.86)年;對照組男43例,女35例,年齡23~59歲,平均(37.1±6.8)歲,患者病程0.4~6.3年,平均(3.21±0.79)年。所有患者中,均不包含嚴重的肝臟、腎臟器質性病變的患者,不包含嚴重的藥物使用過敏的患者,且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經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采用利培酮和齊拉西酮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利培酮片(H20100106)進行治療,在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過程中,應停止原先使用的任何抗精神病類的藥物,每日令患者服用一次或者兩次藥物,初始服用藥物時,以每日1mg為宜,進而在1周左右的時間內逐漸將劑量加大到每日4mg,第2周內可逐漸加量到每日6mg。進而維持原有藥物劑量[4-7]。實驗組采用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齊拉西酮(H20061142),每次令患者服用20mg藥物,每天服用兩次,在一周時間內需要根據患者用藥情況及患者的耐藥性逐漸增加藥物劑量,但是最多不可超過80mg。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為期8周的治療[8-9]。
1.3觀察指標
采用PANSS量表對患者的PANSS情況進行評分,對患者的精神狀況進行觀察,若是患者的分數越高,則證明患者的精神狀態越差。于治療結束后清晨抽取5mL患者的靜脈血,采用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對患者的血液進行分析,以抗體競爭的方式對血清中的性激素水平進行測定,主要包括血清睪酮、催乳素和雌二醇[10-11]。
1.4統計學分析
將兩組效果錄入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PANSS評分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PANS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的PANSS評分為(43.28±6.78)分,對照組為(62.74±7.6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血清睪酮水平為(6.19±1.13)ng/mL,對照組為(7.26±1.85)ng/mL,實驗組的催乳素水平為(17.12±6.56)ng/mL,對照組為(53.78±9.63)ng/mL,實驗組的雌二醇水平為(91.23±16.09)pg/mL,對照組為(103.57±15.96)pg/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由于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不斷加大,直接導致精神分裂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且由于精神分裂癥病癥時間較長,患者必須依靠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才能夠緩解病癥。精神分裂癥出現的因素主要由于受到遺傳、環境、生物學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均會導致患者的神經功能遞質出現異常現象,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各種類型的精神類藥物被廣泛使用,尤其是新型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癥類藥物,其在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之中已經取得了極佳的治療效果。齊拉西酮作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癥類藥物之一,其具有與傳統的抗精神類病癥藥物不同的結構,所以作用也不同于丁酰苯類或者吩噻嗪類藥物,其具有較強的親和力,能夠與患者體內的5-HT1D。受體、D3受體、D2受體、5-HT 2A受體等受體產生親和作用,還會對患者體內的多巴胺D2受體產生一定的組織作用,還會對去甲腎上腺素及5-HT產生印制作用,能夠有效對精神分類癥陰性癥狀與陽性癥狀進行緩解,以此減輕患者的情感障礙病癥。利培酮屬于苯并異惡唑衍生物的一種,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與患者體內的5-HT2受體和D2受體產生親和性,以此能夠有效與患者體內的α1一受體相結合,從而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臨床病癥[12-13]。采用這兩種藥物對患者的病癥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安全性較高,但是利培酮會產生錐體外系反映,導致患者的體重增加,這主要是由于患者癌使用利培酮后,藥物會直接對5-羥色胺、多巴胺D2受體等發生作用,從而導致患者的糖分代謝和脂質代謝出現異常情況,而齊拉西酮卻不會出現這一不良影響,相對于利培酮來說治療效果更佳顯著[14-15]。且采用齊拉西酮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機體耐受程度較高,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損傷。此外,齊拉西酮不會對患者的性激素產生影響,有利于保證患者生理功能的正常,治療效果極佳。
研究表明,在治療前,實驗組的PANSS評分與對照組患者無統計學差異(P>0.05),在治療后,實驗組的PANSS評分為(43.28±6.78)分,對照組為(62.74±7.6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血清睪酮水平為(6.19±1.13)ng/mL,對照組為(7.25±1.85)ng/mL,實驗組的催乳素水平為(17.12±6.56)ng/mL,對照組為(53.78±9.63)ng/mL,實驗組的雌二醇水平為(91.23±16.09)pg/mL,對照組為(103.57±15.96)pg/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采用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癥癥狀,保證患者的神經功能正常,且不會影響患者性激素水平,治療意義顯著。
綜上所述,齊拉西酮、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均具有較好的效果,但是齊拉西酮的治療效果更加,不會對性激素產生不良影響,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侯媛媛.齊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3):277-279.
[2]李占花,李植祥.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流浪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1):1164-1166.
[3]范小冬,謝星星,張杰,等.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7,32(2):197-201.
[4]萬爭艷,陳瑩,李寧.齊拉西酮和利培酮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比較[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6,11(2):171.
[5]趙晶媛,黃光彪,顧小靜,等.4種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20):2790-2794.
[6]周雙槳,張立剛,魏立和,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藥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QTc間期變化的相關因素分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14(5):788-790.
[7]馬厚輝,黃萍,何飛燕,等.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廣西醫學,2015,37(11):1674-1676.
[8]陳統獻,閆耀宇,鮑佑元.齊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10):809-811.
[9]朱麗榮.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1):1610-1612.
[10]宋珀槿,裴雙義,孫淑紅.鹽酸齊拉西酮膠囊和利培酮治療女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社會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7):3040-3042.
[11]阮燕山.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3):1671-1672.
[12]張智勇,謝玲銀,黃偉波.利培酮、帕利哌酮與齊拉西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153-155.
[13]王厚亮,張俊成,溫盛霖,等.不同劑量阿立哌唑對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添加治療研究[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4,13(10):1035-1038.
[14]汪琳,張濤,白克鎮,等.齊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比較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12):1279-1281.
[15]劉健.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比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2):34-35.
(收稿日期: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