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雪莉 閔芳


摘 ?要: “嵌入式”培養在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以面向大數據工程師方向人才培養為切入點,對“嵌入式”培養過程中的質量把控、課程體系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三個方面進行了積極地探索與實踐。為高校人才培養和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大數據工程師方向;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42.0 ? ?文獻標識碼: A ?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0.01.062
本文著錄格式:隋雪莉,閔芳. 面向大數據工程師方向的“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 軟件,2020,41(01):290292
【Abstract】: “Embedded” train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Nanhang Jincheng College has actively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hree asp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embedded" training, taking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for big data engineer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t provides a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mbedded; Talent training mode; Big data engineer directi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0 ?引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迅猛,技術領域新概念、新技術層出不窮,作為高校,應該及時把握和預測到這一動向,計算機類專業與企業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勢在必行的舉措[1-2]。“嵌入式”人才培養是在高校和企業雙主體的融合下,將企業資源嵌入到高校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3],是一種高校與企業合作育人、合作就業以及合作發展的培養模式[4]。“嵌入式”人才培養既保障了學生校內學習計劃的充分執行,又提高了學生的技術實戰能力、溝通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自主就業能力等,特別是校外實踐階段的培養,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團隊合作精神、高尚職業道德以及跟蹤掌握該領域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能力。這種培養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學業和就業的質量問題,節約了企業用人成本,促進了當地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5]。
1 ?主要舉措
我校力圖探索符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育教學的發展規律,結合就業反饋、以及企業實訓經驗、行業沉淀、發展前景、軟硬件資源、實訓實施條件等綜合要素,遴選合作企業,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數據工程師“嵌入式”培養方向。該方向采用“3+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前三年在學校學習,接受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培養;第四年進入企業實習,累積工作經驗。通過“嵌入式”培養,學校主動選擇和吸收企業優秀文化,打造校企融合文化平臺,形成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有效機制[6]。“嵌入式”培養期間,主要的工作舉措包括以下幾部分。
1.1 ?質量把控
1.1.1 ?成立“嵌入式”人才培養領導小組
該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領導,執行副組長是副校長,成員包括教務處處長、學生處處長、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企業資深技術總監等,并由合作企業的高級項目經理擔任技術顧問。定期召開“嵌入式”培養相關會議,強化落實校企雙方在合作過程中的權利、職責和義務,規劃和協調項目的各項工作,實踐出了一套完備的校企長效合作機制。
1.1.2 ?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按照江蘇省教育廳和本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根據本專業實踐性人才培養的特點,與合作企業共同制定了教學質量監控和考核體系。構建了一個教師、學生、同行專家及用人單位全員參與,全過程監測的校、院兩級教學質量保障環路,如圖1所示。
本專業以信息工程學院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制定本專業的教學工作計劃。在學期初、期中、期末進行全面的教學常規檢查,學期初重點檢查各項教學準備,期中全面檢查教學各環節,進行教學現狀分析,期末重點檢查復習考試及教學文檔資料,總結一學期教學工作。學校教學督導組成員通過隨堂聽課、跟蹤聽課,重點監測,檢查授課質量,指導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并檢查學生到課、聽課及課堂秩序等情況,課后與學生談心,聽取學生意見,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信息工程學院教學指導小組及教學督導組對試卷及成績評定、畢業設計等進行全面檢查,并形成檢查總結報告,及時反饋,及時整改。教務處定期開展學生評教和教師評學活動,通過評學評教活動,以評促建、以評促學、教學結合。該方式運行有效,監測有力,效果明顯。
1.2 ?構建“嵌入式”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本專業與合作企業聯合制定完整的學科課程體系,將當前行業中最新核心技術和技術框架引進到課程教學中,在保障課程體系內容更新的同時利用合作企業的優勢,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1.2.1 ?課程體系構成
整個課程體系由通識教育平臺、專業基礎平臺和專業應用平臺三個平臺組成,分校內、校外兩部分實施,如圖2所示。
通識教育平臺在校內實施,旨在奠定學生的學科基礎,為后續專業學習做準備,合作企業進行一些行業講座。專業基礎平臺由校企進行深度合作,合作企業承擔部分與大數據工程師關系密切的專業課程,如JAVA語言程序設計、Python語言程序設計以及相關課程課設等。專業應用平臺由校企進行深度合作,無論在必修課部分、選修課部分還是集中實踐教學環節都有合作企業的深度介入。尤其是與大數據工程師關系比較密切的重要課程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由合作企業承擔,如Linux Shell編程、Python爬蟲開發、MongoDB開發與管理、Hadoop大數據處理等。
經過前三年校內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專業能力和工程能力,最后一年將集中進行校外實踐鍛煉。主要進行Storm分布式實時計算模型、Spark快速大數據分析、大數據分析項目實戰等方面的集中學習和實踐,并通過崗前集訓進入企業實習,與IT行業零距離接觸,并在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任務。
整個課程體系中加強課程設計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增加這些環節的學分和學時比例,目前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的30%以上,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1.2.2 ?課程體系優化
本專業借鑒CDIO工程型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實現對原有課程的整合優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參照行業需求,調整課程模塊。針對目前大數據行業發展及行業人才需求,置換、添加了多門大數據工程師方向必備課程,包括Linux Shell編程、Python爬蟲開發、MongoDB開發與管理、Hadoop大數據處理等多門課程;置換、添加了多門實踐類課程,包括企業集中實習、大數據分析項目實戰等5門課程。以上課程均有企業導師負責授課,選取企業實際項目作為工程實踐內容。
(2)以項目實踐能力為導向,打造“項目化”課程體系。根據培養標準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等的要求,在參考社會、產業、畢業生調查結果的基礎上,與合作企業深入溝通和交流,選取3-5個針對性強,實際效果突出的真實項目,從整體上構建項目化課程體系,從而打破課程之間界限。
(3)循序漸進,逐次擴大項目規模。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進度,由大二、大三的大中型項目直至大四的真實企業項目,有序推進項目規模,有針對性地將不同時間段的相關教學活動組合成規模大小不同的項目,使小規模項目成為大規模項目的基礎,大規模項目又是小規模項目的自然擴充。不同規模項目對應明確的能力培養目標,當學生完成某一規模項目后,就應該能夠獲得相關方面的能力。通過項目與項目之間層層遞進、相互支撐,實現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并將傳統的人才培養“以知識為本位”轉變為“以項目能力為導向”。
此外,任課教師大量引進新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時下流行的教學技術不斷引入課堂,有力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7]。
1.3 ?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
本專業選派相關教師到合作單位接受集中培訓和項目實踐,系統學習相關課程內容,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教師加入企業技術團隊完成真實的商業項目,從中積累項目經驗,實踐應用技能。培訓與實踐結束后,合作企業安排資深講師與專職教師對接,幫助將所做項目轉化為實訓課程案例,分解技術點并拆課,最終形成一套來源于企業真實項目的精品實訓課程。
此外本專業引入合作企業教師進課堂,專兼積教師隊伍的協同配合,使學生既能接受扎實的理論知識教育,也能獲取豐富的實踐技能學習,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極大的保障[8]。
2 ?結束語
通過“嵌入式”人才培養,可以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受益。學校改變了傳統培養模式,以就業為導向培養軟件服務外包類的應用型人才,提高了就業率;企業借助學校定向培養所需人才,縮短了新員工培訓周期,節省了用人成本;學生提前獲取項目開發經驗,培養了企業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實現了高質量就業。
本文以面向大數據工程師方向的人才培養為 切入點,闡述了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嵌入式”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李順才, 邢邦圣, 劉福義.基于行業需求的高鐵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4): 23-26.
[2] 阮衛華, 薛茂云.嵌入式軟件人才培養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 2012(12): 133-134.
[3] 戴仁俊, 白鳳娥. “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 軟件導刊, 2016, 15(11): 3-6.
[4] 藺麗芳, 吳金勝. “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10): 35-36.
[5] 陳靜蓉. 軟件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9, 15(7): 121-124.
[6] 曾偉.治安學專業系統化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以廣西警察學院為例[J].經濟與社會發展, 2016(2): 121-124.
[7] 李曉光, 肖萍萍.民辦高校與企業“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以長春光華學院電氣信息學院為例[J].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6(2): 32-34.
[8] 吳玉峰, 白鳳娥. 高校嵌入式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8, 35(3): 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