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曉
【摘 要】在整個外語學習過程中,閱讀具有雙重的作用,它既是外語學習的目的,也是外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在素質教育視域下,在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教師要大膽擺脫傳統觀念和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努力創新教法和課堂教學手段,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的語言知識,提高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作用;能力提升;策略
高中英語閱讀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英語閱讀訓練是英語學習的核心,是學生發展思維能力,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并獲得最佳閱讀效果的關鍵。本文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出發,通過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提升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促進高中學生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
一、閱讀的作用
在整個外語學習過程中,閱讀具有雙重的作用,它既是外語學習的目的,也是外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說它是外語學習的目的,是因為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中,閱讀是核心技能之一。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一定是一個具有很強的閱讀能力的人。說它是英語學習的手段,是因為聽、說、寫、譯等其他技能的獲得是在閱讀的幫助下實現的。所以說閱讀肩負著“目的”和“手段”的雙重功能。另外,從內容的角度來說,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獲取新的信息和新的知識。通過對閱讀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獲得以及對于閱讀內容的思考,學生可以培養思維能力、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
二、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欠妥
現在的高中英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會有幾篇英語閱讀文章,多數的老師會逐字逐句的進行知識點的勾劃,甚至直接地抽出知識點讓學生去記憶,過分注重語言知識而非語言運用,舍本逐末,偏離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正確方向。這樣的教學方式把英語閱讀的文化內涵和思想內涵忽略了,一味的詞匯和語法的灌輸也讓學生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高中學生最珍貴的思維能力被固化了。
2.閱讀習慣不良
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主要有指字閱讀、低聲閱讀和心中默讀等等。這些不良閱讀習慣會分散注意力,不利于學生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題,減少了英語閱讀興趣。此外,遇到生詞就查字典,這會使學生喪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自我訓練對工具書產生極強的依賴。
3.英語詞匯欠缺
詞匯是英語閱讀的基礎,有一定的詞匯儲備才能克服閱讀的第一障礙。由于學生詞匯量的儲備不足,導致他們不能快速進入閱讀狀態。有些學生閱讀文章時,對文章提及的事件或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或者說沒有相關的體驗和知識,導致理解過程晦澀,有時甚至會產生誤解和曲解。
三、提升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1.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于高中英語閱讀學習方法,在我看來是基于興趣之上。如果缺少興趣,閱讀起來是很難有成效的。關于閱讀興趣的培養,簡而言之,就是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再將其轉化為閱讀的動力。比如有些同學喜歡演講,就可以多閱讀名人演講辭,來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些同學喜歡明星,就可以通過閱讀名人的英文原版自傳來培養興趣。因為只要感興趣,就不會覺得枯燥,就會有克服閱讀障礙的動力。當然,還有一些同學喜歡小說,可以閱讀一些適合中學生的或是自己感興趣的原版小說,比如經典名著《簡·愛》(Jane Eyre)。此外,大家也可以閱讀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書籍,比如《國家地理科學探索叢書》(National Geographic-Reading Expeditions)等。
2.擴大詞匯量,提高猜詞的能力
擁有一定的詞匯量有助于學生盡快地進入閱讀理解的狀態,促進對文章的理解。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既要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詞匯、不斷地積累,更要幫助學生不斷地擴大詞匯量。學生也可通過掌握構詞法知識巧記單詞,或者廣泛閱讀來積累詞匯量。
高中英語詞匯學習是閱讀的基礎。無論是誰,想要流暢地閱讀,都必須要儲備足夠量的詞匯。課外英語讀物種類繁多,有人文、科學、小說、人物傳記等等,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生詞,這些生詞可以有選擇地記憶。一些專有名詞(專業性強的詞匯)可以分門別類的記下來;然后將一些日常英語詞匯積累下來,包括一些動名詞、短語等等,因為這些詞在生活中使用頻繁。長久堅持下來,學生的詞匯量就會日漸豐滿,閱讀過程中的攔路虎就會越來越少。
3.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的保證。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引導學生平時多朗讀,背誦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養語感,同時要注意糾正學生在閱讀當中容易出現一些不好習慣。要讓學生善于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從一個句子快速地掃視到另一個句子,進行連貫性理解。逐漸地培養他們離開自己的手指和筆,用眼睛掃讀文章的習慣,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養成閱讀時只移動視線的習慣,培養學生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號的視讀能力。
4.培養語感
在平時的高中英語學習中,不知大家有沒有分析過英語表達習慣與中文表達習慣的差異,比如說修飾性成分的位置不同,英語多為被動句,中文多為主動句。所以,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如果沒有良好的語感能力,遇到復雜句就會難以理解,造成閱讀障礙,進而放棄閱讀。所以,高中英語閱讀能力需要循序漸進。對于英語基礎較差,剛剛開始閱讀的同學,想要能夠剖析長難句的語法現象和理解是很困難的。所以需要在平時的高中英語閱讀中注意英語語言表達的習慣,積累地道英語表達,慢慢將其吸收和內化,逐步培養起語感,這樣才能讀懂句子、理解文章。
5.構建牢固的語法知識體系
語法基礎知識的教學是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幫助學生掌握牢固的語法基礎知識有利于學生對閱讀中所遇到的復雜句進行逐層的分析、理解進而達到更好地理解全文的目的。對于語法點的講解要講究藝術,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設計出一些語境,巧妙地引出語言知識點,注意形式的多樣性。
6.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基礎
在閱讀過程中,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即使能認識每一個單詞,也不一定能正確理解文章的含義。大量的語言試驗說明,英語閱讀的障礙不僅僅存在于詞匯和語法方面,語言所承載的背景知識和文化信息也是閱讀理解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英語教學中對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和滲透是相當重要的,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地閱讀,盡可能地、全面地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同時又能開拓他們的視野,擴大知識面。
7.精讀與泛讀互補
立足課文精讀,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高中英語教材取材廣泛,體裁多樣,文字流量大,語言生動、地道。英語教材中的課文就是閱讀理解的最佳訓練材料,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材料,將閱讀訓練、理解訓練貫穿于平時的教學中,使精讀與泛讀有機結合,強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此過程中,精讀完全由學生自己去完成,學生的能力在不斷的揣摩和感悟中得以提升,使學生的自主研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引導學生課外閱讀,也就是泛讀。首先要知道目前課外閱讀量還不夠,老師把課外閱讀作為日常教學的組成部分,將其納入教學計劃,形成課堂內與課堂外,精讀與泛讀,課文與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另外,老師在為學生選文章時,不一定要做多項選擇的閱讀理解題。因此,課外閱讀要明確目標,不要急于做應試訓練,尤其是高一教學中,閱讀不要套上高考形式,那樣反而事倍功半。
總之,英語閱讀可以說是一個人的語言知識、背景知識和其他專業知識相互作用的過程,是根據已有的語言材料、文化知識和邏輯推斷進行推測和糾正的過程。高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逐步積累的漸進過程,在平時的閱讀理解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克服閱讀理解過程中的不良習慣,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擴大詞匯量。同時鼓勵高中學生正確運用閱讀方法和技巧,不斷加大閱讀量,定能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呂慶虎.如何提升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明日,2019(34)
[2]莊英如.高中英語讀寫結合寫作教學中閱讀源文的選擇與任務設計[J].基礎外語教育,2016,18(1)
(天水市秦安縣第一中學,甘肅 天水 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