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曉琳
【摘 要】生物是高中主要學習的科目之一,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預習極為重要,對于課堂教學效果有著極大的影響。課前預習是學生主動獲得知識,并自主構建知識網絡的過程,通過預習可以對教學內容產生初步的認識,從而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并且課前預習也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體現,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契合了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本文主要探討在高中生物學習中如何做好課前預習。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前預習;課堂教學
生物學作為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知識點過多、抽象以及零散等問題,學生難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課前預習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對于課堂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課前預習中通過自主探究、自主學習,了解教學內容,思考老師給出的問題,可以進一步把握教學內容。同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還可能產生新的疑問,這樣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教學環節,就可以使老師的教學有的放矢,更具針對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當前高中生物課前預習的現狀分析
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普遍認為預習對于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幫助,肯定了課前預習的價值,但是在具體實踐當中,并非是所有的教師都會要求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有的教師僅僅是口頭要求,沒有明確預習的目標,并且也沒有對學生預習的效果進行檢查。在課前預習方式上,主要是以閱讀教材內容、圈劃重點內容、概念,借助輔助資料進行預習等,預習的方式相對比較單一,學生普遍缺乏興趣。從預習內容上來看,教師大部分比較關注課時預習,即針對下一堂課教學內容的預習,忽視了章節內容預習以及整冊教材的預習。對于實驗課內容以及復習課的預習也不夠重視,沒有充分發揮課前預習的作用。從對學生的指導方面來看,大部分教師給予學生的指導有限,沒有教會學生高效的預習方法,對于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不做檢查也不做評價,從而使得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極為有限,同時也使得學生對于課前預習缺乏足夠的重視。
2.學生課前預習和生物學習之間的關系
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以及作用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有效的課前預習對于學生的學習確實具有明顯的幫助,學生對待課前預習的態度、課前預習的方法、課前預習的頻率一般來說與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之間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學生越重視課前預習,課前預習的方法越正確,課前預習的頻率越高,則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越高。從教學實踐來看,學生課前預習的頻率越高,則其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越高,此類學生普遍認為必要的課前預習對其在課堂上的學習具有明顯的幫助。總的來說,課前預習效果越好的學生,其生物學習效果越好,所得的成績以及教師給予的評價也越高。
3.高中生物學習做好課前預習的途徑
3.1制定明確的預習目標
雖然大部分教師都意識到了預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以及自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但是教師在預習設計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預習設計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預習的效果相對有限。大部分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偏向于口頭籠統的交待,比如今天預習某章某節,缺乏明確的預習目標,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缺乏引導,有的學生可能10min就看完了教材內容,有的學生可能預習了半個小時,預習效果差異較大。教師應當正視課前預習,與教學一樣要制定明確的目標,明確預習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進行預習。
教師在制定預習目標時要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制定不同的目標,如果當前需要學習的是理論知識,預習的重心應當是引導學生建立新知識與以往學習知識的聯系,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如果是實驗探究課程,預習的重心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實驗原理、具體的操作以及最終總結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比如在學習“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時,由于需要進行實驗,此時教師制定預習目標時就應當讓學生提前了解斐林試劑,結合化學知識進行思考“現配現用”的原因及反應機理,進一步了解實驗操作步驟。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制定預習目標時需要考慮到學生預習的時間,最好不要讓學生預習的時間超過半個小時以上,高中階段的學習由于科目較多,學生的學習壓力本來就大,如果在課前預習花費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并且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3.2豐富課前預習的形式
大部分教師要求學生預習時,主要是簡單的瀏覽教學內容,或者簡單的布置一兩道問題,這種預習方式學生易于完成,同時也便于老師檢查,但是這種相對比較單一的預習方式所取得效果極為有限,甚至是無效率的預習。單一的預習方式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缺乏興趣,同時還會浪費學生的精力和時間,因此,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應當注意豐富預習形式。除了讓學生瀏覽教材內容這種方式之外,也可以采用導學案的預習方式,由老師為學生提供引導材料,結合教材內容合理的設計預習計劃,制定多層次的預習目標,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預習取得一定的效果。對于一些基礎性的預習任務可以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完成;針對一些探究性或者拓展性的內容,可不做要求,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自主探究。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還需要注重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熱點課題或者課外知識,或者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3.3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于教學質量有極大的影響,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使教師接受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饋,同時還可以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倡導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預習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對于學生遇到的困難要適時的給予引導和幫助。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對于教師存在一種天然的畏懼感,即使存在問題也不會主動求助于老師,這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預習效果。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學生與教師更加親近,對于教師更加信任,愿意與教師主動交流,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從而使學生實現高效的預習。
3.4做好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的銜接
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教學內容,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之間的銜接。在開展課堂之前,老師首先需要對學生課前預習的成果要充分了解,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這樣在開展教學時才能有的放矢,基于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開展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4.結束語
高效的課前預習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并積極給予指導。
【參考文獻】
[1]王麗花.打造高效課堂 提高教學質量——高中生物教學的管窺之見[J].學周刊,2016,14(14):104-105
[2]代木全.農村普通高中學生自主學習方式和策略探究——以生物教學為例[J].中學生物教學,2017(9):40-43
[3]陳靜.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22):66-67
[4]曹天丞.高中生物學習工具單的設計與使用——以《分子與細胞》模塊為例[J].中國高新區,2018(1):132
(福建省石獅市石光中學,福建 泉州 3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