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玲

【摘 要】 目的:分析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黃疸新生兒90例。采用隨機數表原理將新生兒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均4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化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展開撫觸護理。對比兩組新生兒護理效果。結果: 經統計,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2.2%,低于觀察組的95.6%,檢驗數據P<0.05,符合統計學意義;觀察兩組新生兒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以及總膽紅素水平,觀察組要低于對照組,組間各數據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且對照兩組新生兒退黃時間、胎便排出時間以及排便次數,觀察組要優于對照組,檢驗數據P<0.05,符合統計學意義。結論: 為黃疸新生兒提供撫觸護理,可明顯提高治療效率,改善病情,可促進退黃、排便,安全可靠,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 撫觸護理;新生兒黃疸;應用
【中圖分類號】R27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206-01
新生兒黃疸在臨床中較多見,好發于28d內新生兒。此類新生兒主要是膽紅素代謝出現異常,導致膽紅素水平升高,多表現為黏膜、鞏膜以及皮膚黃疸[1]。如不能及時有效治療,就可能損傷新生兒神經、智力以及肝臟功能等,對新生兒的健康成長產生不利影響。臨床治療新生兒黃疸主要有換血治療和藥物治療。為促進新生兒快速退黃,還需在此期間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本文分析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黃疸新生兒90例。采用隨機數表原理將新生兒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均45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日齡1-23d,平均日齡為(12.3±1.3)d。剖腹產16例,自然分娩29例。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日齡1-24d,平均日齡(12.4±1.4)d。剖腹產17例,自然分娩28例。分析兩組新生兒各項常規性資料,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需對癥處理,依照體重,每次予以苯巴比妥,口服5-8mg/kg,每天3此。靜脈滴注酶誘導劑,糾正代謝酸中毒,補充白蛋白,實行藍光照射。對照組采取常規化護理方法,加強防寒保暖,合理喂養,補充維生素,觀察病情變化,強化觀察,預防并發癥產生。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展開撫觸護理。具體如下:
胎兒娩出的24h內盡可能早的撫觸護理。每天2次,每次30min,連續撫觸4d。撫觸的過程中可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與此同時還需在專門的撫觸室內撫觸干預新生兒,室內溫度控制在適宜狀態,保持24至26℃,并關好門窗,以免新生兒著涼。護理人員需在撫觸前剪短指甲,清洗雙手后涂抹潤膚油,隨后摩擦雙手直至變暖。撫觸護理從新生兒面部開始。護理人員雙手置于新生兒后腦部位,并保持輕輕托舉的狀態,使用大拇指輕撫眉毛,反復操作多次,使用同樣的撫觸方法撫觸新生兒眉骨[2]。隨后撫觸頭部,依據顱骨一直向后輕撫,并注意輕柔新生兒太陽穴。再次撫觸新生兒胸部,將新生兒胸骨充分顯露出來,并向上輕微提直新生兒兩肋,直至腋窩部位。最后是新生兒腹部。根據順時針的方向輕撫5次。撫觸時應注意不可摩擦新生兒臍部。同時護理人員還應注意,新生兒進食1后對其進行撫觸護理。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斷 統計兩組患兒臨床效率,并對比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以及總膽紅素水平,觀察兩組患兒退黃時間、胎便排出時間以及排便次數。顯效:經護理后黃疸完全消退,膽紅素水平恢復正常;有效:護理后黃疸癥狀改善,膽紅素水平降低超過50%;無效;患兒的各項癥狀無明顯變化。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中產生的各類數據都需要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后檢驗差異,計量資料的對比使用均數(x±s)表明,且需通過t原理檢驗;百分比(%)用來表示兩組的計數資料,采用x2來表示兩組間的差異,如檢驗所得數據P<0.05,說明符合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率對比 經統計,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2.2%,對照組中顯效24例,有效13例,無效8例,低于觀察組的95.6%,觀察組中顯效30例,有效13例,無效2例,檢驗數據P<0.05,符合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兒護理前后膽紅素水平對比 觀察兩組新生兒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以及總膽紅素水平,觀察組要低于對照組,組間各數據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2.3 兩組新生兒對照兩組新生兒退黃時間、胎便排出時間以及排便次數 對照兩組患兒退黃時間、胎便排出時間以及排便次數,觀察組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退黃時間(3.8±0.2)d、胎便排出時間(7.1±1.5)h以及排便次數(6.7±1.4)次,對照組退黃時間(6.8±0.4)d、胎便排出時間(。9.8±1.3)h以及排便次數(3.1±1.2)次,檢驗數據P<0.05,符合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新生兒黃疸通常指28d或尚未滿月的新生兒。此種病癥的產生于膽紅素水平相關。針對新生兒黃疸,臨床盡可能對癥處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產生黃疸性腦病,損傷患兒的神經系統,不利于患兒的健康[3]。撫觸護理是一種安全系數相對較高的護理操作,對促進新生兒黃疸康復具有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為黃疸新生兒提供撫觸護理,可明顯提高治療效率,改善病情,可促進退黃、排便,安全可靠,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文美.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藥實踐,2018,12(1):78-80.
[2] 李韻.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效果及對家長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17,12(9):1040-1041.
[3] 鄭天麗.撫觸護理用于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