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彩虹
【摘 要】目的:探討煙霧病腦血管重建手術中腦膜中動脈的保護。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神經外科實施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術的煙霧病半球56側,共計48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為單側8例患者為雙側。采取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聯合腦硬膜肌肉序貫融合術進行腦補血管的重建,同時采用“骨橋法”、“小骨瓣法”、“春卷縫合”三種腦膜中動脈保護方法進行保護。術后半年復查腦部血管造影,同時評估患者腦神經功能。結果:所有患者術中腦膜中動脈全部保護完整完好,56側手術中腦膜中動脈均保護完好,術后半年復查腦血管的造影。術腦膜中動脈的起部管徑為(0.96±0.17)mm,術后管徑平均值為(1.39±0.23)mm,T=-17.32P<0.05。結論:煙霧病治療采取腦血管重建手術的過程中,通過“骨橋法”、“小骨瓣法”及“春卷縫合法”對腦膜中動脈進行術中保護,能夠收到良好的保護效果,且安全易行。
【關鍵詞】煙霧病;腦血管重建術;腦膜中動脈;保護
【中圖分類號】R44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煙霧病是一種病因尚不明確的腦血管病,臨床表現為雙側頸動脈及大腦前、中動脈的狹窄及閉塞,由于在血管造影時顯示為煙霧狀,顧命名為煙霧病,該病。目前,對于腦血管的重建是煙霧病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于腦膜中動脈在術中容易受損,特別是患者若在術前已經形成自發代償,將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手術效果及術后恢復情況。本文通過對煙霧病患者腦血管重建手術時腦膜中動脈的保護進行探討,先報到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神經外科實施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術的煙霧病半球56側進行回顧性研究,共計48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為單側,8例患者為雙側。其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齡為17-64歲,平均39.5歲;所有56側腦半球中TIA12側、腦梗死12側、顱內出血32側,其中21側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
1.2 納入標準:經腦血管造影確診煙霧病,且診斷標準符合日本國立衛生省發布的煙霧病診治指南;腦膜中動脈已存在自發代償;明確存在有血流動力學受損的診斷資料。
排除標準:無法耐受手術者;顳淺動脈額支及頂支、耳后動脈或是枕動脈已形成自發代償;距離最近一次嚴重腦梗死或顱內出血不足3個月;術后半年內無法隨訪復查者。
1.3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采取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聯合腦硬膜肌肉序貫融合術進行腦補血管的重建,以額顳葉為手術目標區域,在骨瓣覆蓋下的腦膜中動脈為受保護區域。采取術前定位、骨窗開窗硬膜處理等環節中對腦膜中動脈進行保護:(1)術前定位:通過顳淺動脈搏動、超聲檢查輔助確定顳淺動脈頂支,而后參考頸外動脈的造影位置確定腦膜中動脈位置;(2)骨窗開窗:在骨窗開窗的過程中,腦膜中動脈同骨窗邊緣的交叉點容易受損,采用“骨橋法”保護腦膜中動脈的全程,特別是對于年齡較大動脈較為發達或硬腦膜粘連嚴重時;針對額葉凸面存在跨腦膜的自發吻合時采用“小骨瓣法”進行腦膜中動脈的保護、使用“春卷縫合”對剪開后的腦膜進行縫合,將腦膜動脈、伴行靜脈及明膠海綿縫合成管狀,同春卷類似,有效的起到止血的效果。
1.4 術后評估: 術后半年通過復查腦血管造影,及頭部CT或是MRI進行評估。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手術前后的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進行分析,取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中保護及影像學復查結果 通過術后的隨訪29側采用“春卷縫合”對腦膜靜脈滲血明顯的進行處理,其余采用“骨橋法”、“小骨瓣法”進行腦膜中動脈的保護。56側手術中腦膜中動脈均保護完好,術后半年復查腦血管的造影。術腦膜中動脈的起部管徑為(0.96±0.17)mm,術后管徑平均值為(1.39±0.23)mm,T=-17.32 P<0.05。
術后及出院前常規核磁檢查,均無新增的神經功能障礙。圍手術期內均無顱內出血,手術部位頭皮壞、顳肌占位效應出現,無死亡患者。
3 討論
腦血管的重建是治療煙霧病行之有效的方式,往往腦膜中動脈在術前就已經發生自發代償,由于腦膜中動脈容易在術中收到損傷,如何保護成為術中關注的重點。本文通過56側煙霧病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采用術前定位的方式確定腦膜中動脈的具體位置,為后續的保護提供了基礎條件,此后的手術方式及保護方式均圍繞此展開。采用“骨橋法”對腦膜中動脈進行保護,形成由骨橋、硬腦膜、腦膜中動脈及其附屬結構形成復合體,不僅縮短了手術的時間,也更加的安全,即能不暴露的結構就不暴露。另一方面,采用“小骨瓣法”對跨腦膜的自發吻合進行后開窗的保護,更加的可靠有效。
針對腦膜動脈的主干及血管網絡,避免因其血流豐富造成的術后滲血,采取“春卷縫合”的方法進行壓迫的止血,解決了止血困難的問題,也有效避免了電凝等熱灼傷對腦組織的損傷。同文獻報道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在煙霧病治療采取腦血管重建手術的過程中,通過“骨橋法”、“小骨瓣法”及“春卷縫合法”對腦膜中動脈進行術中保護,能夠收到良好的保護效果,且安全易行,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廖煜君 , 徐斌 , 安慶祝 , et a. 煙霧病腦血管重建手術中腦膜中動脈的保護[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7, 43(10):612-615.
史萬超, 劉振林, 咸鵬, et al. 煙霧病腦硬膜動脈血管融通術后腦膜中動脈的變化[J].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14, 30(2):113-116.
李宏鍇, 徐海濤, 楊升, et al. 兩種血管重建術對治療成人煙霧病效果的比較[J]. 中國醫藥導報, 2018, v.15;No.478(20):64-68.
高登科, 姚一, 江建東, et al. 出血型煙霧病的臨床特征及手術療效[J].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17, 33(1):36-40.
任洪波, 劉斌, 孫志強, et al. 腦血管重建術治療出血性煙霧病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17(4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