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軼
摘? ? 要:獼猴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水果,其中含有的各種物質也非常豐富,如維生素C、鈣等,而且味道酸酸甜甜、老少皆宜,因此在市場上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銷量一直較高。近年來,我國關中西部大力發展獼猴桃種植,助力田園游。通過詳細介紹獼猴桃的形態特征以及種植技術,闡述了關中西部如何借助獼猴桃種植發展田園游產業,以供參考。
關鍵詞:關中西部;獼猴桃;種植技術;田園游;發展策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24-0042-03? ? ? ?中圖分類號: S663.4? ? ? ?文獻標志碼: B
1? ?形態特征
獼猴桃也被稱為奇異果,果形一般為橢圓形,在早期外觀會呈現出黃褐色,成熟后會呈現出紅褐色,表皮有一層濃密的絨毛覆蓋,果肉呈亮綠色、可以直接食用,種子的顏色有黑色或紅色兩種[1]。
獼猴桃的葉子比較特別,葉為紙質、無托葉,有的呈現出倒闊卵形、有的接近圓形,一般長度為6~17 cm,寬7~15 cm,葉子邊緣會有一些小鋸齒狀,但撫摸并沒有明顯的刺痛感。葉子的腹面為深綠色,一般無毛,或者中脈和側脈上有少量軟毛;背面蒼綠色,有一層灰白色或褐色的絨毛[2]。側脈一般在6對左右,常常會出現在中部以上,分歧成叉狀,橫脈比較發達,非常容易看見。葉柄一般長3~10 cm,有一層白色絨毛或黃褐色長硬毛,有的也會出現鐵銹色硬毛狀刺毛。獼猴桃的花序柄一般長7~15 mm,而苞片比較小,呈現出卵形或是鉆形、長約1 mm,有灰白色絲狀絨毛或黃褐色絨毛?;ㄩ_的時候為乳白色,之后會慢慢變成淡黃色,有香味[3-4]。
2? ?種植技術
2.1? ?種植地的選擇
獼猴桃是一種比較喜歡陽光的植物,如果是種植在山坡上,應該選擇向陽的地塊。同時還需要注意山坡的坡度最好不要高于30°,以保證讓獼猴桃更好地受到光照,也有利于后期的管理以及整地。
2.2? ?土壤要求
雖然獼猴桃對于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為了提高質量,最好選擇深厚肥沃、透氣性好、地下水位在1 m以下且有機質含量比較高的土壤。pH值最好控制在6左右,微酸性的沙質土壤最合適,對于弱酸性或是弱堿性土壤,則需要改良之后再進行栽培[5]。同時,在種植前還應進行科學整地,除了深耕外還應做好基肥。因為獼猴桃的生長需要大量的氮、磷、鉀和豐富的鎂、錳、鋅、鐵等元素,所以在施入基肥時,應該注意以上肥料元素的合理搭配。
2.3? ?溫度管理
溫度對獼猴桃的生長以及發育非常重要,而且在不同的生長周期都有一個適宜的溫度范圍,只要超過這個范圍,就會影響獼猴桃的生長。大多數獼猴桃要求溫暖且比較濕潤的氣候。據研究表示,在獼猴桃的生長過程中,氣溫在10 ℃左右的時候幼芽才會開始萌動;而且達到15 ℃左右的時候獼猴桃才能開花,氣溫達到20 ℃以上的時候才能夠結出果實。等到氣溫下降到12 ℃左右的時候,獼猴桃則會進入落葉休眠期,而整個發育過程需要220 d左右。因此,在這個期間要合理控制日溫,不應低于10~12 ℃。
2.4? ?水分管理
首先,獼猴桃的生長雖然離不開水分,但是獼猴桃又是一種特別怕澇的水果,屬于生理耐旱性弱、耐濕性弱的果樹,因此對于水分的管理要求也就比較嚴格,水分管理同樣也決定了獼猴桃的生長狀況。在我國的獼猴桃自然分布區,降水量一般都控制在800~2 200 mm,空氣濕度控制在75%~85%。一般來說,凡是降水量在1 500 mm左右、空氣濕度在80%左右的地區,都能夠滿足獼猴桃生長發育的要求。
其次,由于獼猴桃的葉型比較大,而且特別濃稠,蒸騰量也就相對較大,因此對于水分的需求量也比較大。然而,獼猴桃的抗旱能力也比一般果樹更差一些,因此對于水分的要求一定要進行合理的控制。如果年平均降水量在500 mm,則需要考慮搭建灌溉設施。當葉片變得干枯時,必須及時進行灌溉或者噴水,尤其是在幼苗期時,根系還沒有完全展開,更需要及時補充水分。此外,獼猴桃除了不抗旱,同時還比較怕澇,如果田園排水不良,存水達到2~3 d,植株的死亡率則會達到40%左右。在我國南方梅雨季節或者北方雨季時期,如因連續降水而排水不暢,就會導致根部處于水淹的狀態,影響植物呼吸,長期如此則會導致根部腐爛,造成植株死亡。因此,在建立獼猴桃種植園的時候,應注意修建完備的排灌系統。
2.5? ?光照管理
大部分類型的獼猴桃對光照的要求并不是很嚴格,一般處在半陰的光照狀態下就可以滿足生長需求。雖然獼猴桃是一種比較喜歡陽光的植物,但是并不適合長時間受到陽光直射,而比較適合照射漫射光。因此,一定不要使強光直射獼猴桃。一般情況下,獼猴桃的生長期要求日照時間為1 300~2 600 h,自然光照度以42%~45%為宜。
2.6? ?肥料管理
獼猴桃特別喜歡肥料,但同時又害怕燒根,因此在給獼猴桃施肥的時候,應根據具體的生長情況來合理地進行施肥。比如,當獼猴桃長出小葉但停止發育的時期,說明其已經缺少無機養分,此時可以對獼猴桃追加無機肥。尤其是在獼猴桃結果的時期,對于肥料的需求更大,這時不僅要及時追肥,同時還應注意肥料的合理搭配,只有全面吸收各種營養,才能有效提高獼猴桃的質量,產量也會隨之得到提高。
2.7? ?病蟲害防治
獼猴桃種植中常見的病蟲害有桑白質蚧、花腐病、葉枯病、灰霉病、軟腐病及熟腐病等。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一般有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2種手段。
2.7.1?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的前提是,在建園的時候選擇較適宜獼猴桃生長的區域,土壤通風性強,排水性能良好。除此之外,種植過程中還要加強果園的管理,及時追肥,以保證果樹的營養得到滿足,同時也能增強獼猴桃果樹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對于果園中出現的雜草、病葉、殘枝等應盡快清除,并帶出果園作集中處理,以防病害傳染。
2.7.2?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方法主要是根據不同的病蟲害,采用不同的化學農藥進行噴灑。例如,對桑白質蚧進行防治時,可以選用殺螟松1 000倍液進行噴灑;而對花腐病的防治,則可以選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噴灑;防治灰霉病時,使用敵人菌丹進行噴霧防治;對于葉枯病,應使用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溶液來進行防治。在此要提醒廣大種植戶,在進行農藥噴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使用的藥量和頻率,避免過度使用農藥造成獼猴桃果實的污染,從而影響獼猴桃果實的生長和品質。
2.8? ?科學采收
獼猴桃的采摘不能隨意進行,應該定制科學合理的采摘時間以及方法,避免因為不合理采摘而造成果實質量的下降,影響其后期銷售。在采摘獼猴桃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規劃好時間,只有這樣才可以保障果實的品質,而且也能夠避免采摘不當影響植株后期的生長和發育。一般情況下,獼猴桃果實采摘有較強的季節性,當獼猴桃采摘季到來的時候,應合理把握采摘時間,進行集中合理采摘,在確保果實質量的同時,還能確保具有較長的儲存時間,方便后期果實的運輸以及市場的銷售。
3? ?繁殖方法
獼猴桃的繁殖方法很多,比如種子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壓條繁殖、分蘗和組織培養方法等,而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
3.1?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獼猴桃繁殖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主要是直接利用成年植株比較強健的枝條進行的一種無性繁殖,這種繁殖方法非常方便且簡單易行,因此成為了眾多繁殖方法中經常被大家所使用的一種。只需要采用合理的秋季扦插技術,扦插的獼猴桃通??梢栽?月中旬發芽,到6月下旬時就會有根生出。同時,只要扦插到位,生根率能夠達到90%以上。
3.2? ?嫁接繁殖
首先,一般情況下嫁接可以在獼猴桃生長的過程中進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季節所選擇的嫁接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同時還應考慮其成活率。因此,在春季嫁接的時候,應在發芽前25 d左右進行,接穗時間則應在基本木質化后的夏季,一般在6—7月嫁接,8月至9月中旬進行秋季嫁接也是比較好的選擇。盡管在嫁接后期苗芽可以被誘變和合成,但是在冬季也非常容易被凍死。因為在不同地域,其溫度條件和獼猴桃的生長周期都有所不同,具體嫁接時間還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具體確定。
其次,根據實踐證明,嫁接獼猴桃的最佳時間應選擇早春和早秋。第一,選擇早春嫁接時,砧木和接穗組織非常豐富,而且溫度也比較適宜,更有利于形成層分裂,而且也有助于傷口愈合、成活率相對較高,生長期也比較長。一般情況下,只要當年發芽的枝條比較結實,到第2年就能夠開花結果。第二,初秋時節,雖然嫁接層細胞生長比較緩慢,但是形成層細胞仍然比較活躍,后期長出的芽也會相對飽滿,因此也易生長成為質量較高的半成品苗,等到來年春天發芽也較早,此時各方面條件都比較適宜,因此生長也會很旺盛,枝條飽滿,等到第3年就可以結出果實。
最后,目前主要采用的嫁接方法有單芽片腹式嫁接、單芽枝腹式嫁接、單芽枝切割和舌式嫁接,應根據不同地域的不同季節,選擇適合的嫁接方法。
4? ?大力發展獼猴桃田園游
我國關中西部不僅地域遼闊、氣候也較為宜人,這里不僅有著非常多的名勝古跡、氣勢磅礴的丘山越嶺,而且還有很多其他的特色旅游項目,比如獼猴桃田園游。近幾年,關中西部地區一直在全面發展獼猴桃種植產業,目的是借助獼猴桃的種植來促進田園游產業發展,幫助農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
首先,在實施獼猴桃種植助力田園游項目的過程中,當地政府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幫助農民建立了具有特色的獼猴桃種植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帶領下,田園游項目很快進入到發展階段。同時,為了扶持這個特色產業發展,當地政府以及合作社還幫助解決了果園灌溉以及施肥等多種種植問題,為未來的產業化、規?;l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當地政府及相關單位還通過積極聯系專家,為種植戶提供了大量種植、養護、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性的指導工作,組織種植戶到其他種植區進行參觀和學習。
最后,在逐步擴大種植面積的基礎上,不僅要做好品牌營銷工作,在信息化發展時期,還要搭建電商營銷平臺、開展超市對接工作等,以及通過采摘體驗來助力田園游的發展。如在獼猴桃成熟的季節舉辦獼猴桃采摘節,看著成片的果樹枝繁葉茂,黃褐色的果實綴滿枝頭,讓游覽者親手摘下一顆,品嘗豐收的喜悅,不僅能讓游客享受到采摘樂趣,品嘗了生態水果,同時也觀賞了田園風景,學習了獼猴桃種植中的科學知識。
5?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關中西部地區獼猴桃種植也越來越具規?;?、越來越體現出了區域化發展,同時培養出了很多專業的種植人才,通過提高獼猴桃的種植技術,實現了關中西部地區的農業資源整合,讓獼猴桃助力田園游成為了一種地方特色產業。近年來,為了吸引更多游客,關中西部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將獼猴桃種植地與其他景點相互聯系,形成了一條新的旅游線路,使游客們在品嘗美味獼猴桃的同時,還能領略關中西部地區的其他美景,真正實現產業興旺和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 1 ] 翟廣華.適宜獼猴桃生長的環境條件[J].山東農機化,2006(12):25.
[ 2 ] 李明章.獼猴桃的繁殖技術[J].資源開發與市場,1988(4):62.
[ 3 ] 周禮勝,虞志軍,胡宗文.獼猴桃扦插方法[J].現代園藝,2011(7):38.
[ 4 ] 賀文麗,李星敏,朱琳,等.基于GIS的關中獼猴桃氣候生態適宜性區劃[J].中國農學通訊,2011(22):202-207.
[ 5 ] 茅昌勇,高本旺,劉永提.宜昌市獼猴桃引種栽培技術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0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