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胡小雅 董霄宇 胡冉
摘 要:為了降低拉薩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保證居民們的出行安全,基于拉薩市居民的出行特征,結合拉薩交通發展現狀,針對交通安全中存在的問題,運用層次分析法從行人和駕駛員角度出發,對拉薩交通安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判定,得出各因素對交通參與者不安全行為的影響程度以及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從交通擁堵、車輛亂停亂放、交通管理制度等方面,對拉薩交通安全提出了改進措施,降低城市交通沖突量,為拉薩居民的出行提供保障。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交通安全 影響因素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raffic Participants on Lhasas Traffic Safety
Kui Huxiaoya Dong Xiaoyu Hu Ran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 in Lhasa and ensure the travel safety of residents,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travel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s in Lhasa,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hasas traffic development, adopt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raffic saf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destrians and driv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ffic safety in Lhasa were analyzed and determined, and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each factor on the unsafe behavior of traffic participa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each factor were sor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ffic congestion, vehicle parking, an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The article also proposed improvements to Lhasas traffic safety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urban traffic conflicts and provided guarantees for the travel of Lhasa residents.
Key word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raffic safety, influencing factors
1 引言
據統計,城市交通事故的60%發生在交叉口,由于交通沖突導致的傷亡尤為嚴重[1],而交通參與者的不安全行為是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直接因素之一,改善交通參與者的不安全性行為對降低拉薩交通事故發生概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拉薩交通發展還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對行人的交通保護措施配備嚴重不足,導致交通安全系數不高。本文對拉薩交通安全進行了分析,調整和改進拉薩的交通安全保障中存在的不足,從而對拉薩交通的發展和居民的安全出行具有重要意義。
2 拉薩交通安全問題分析
隨著拉薩的經濟不斷發展,交通流量的不斷增加,拉薩城市交通的不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由于交通不安全行為由以交通參與者為主導,因此交通參與者的許多不安全行為是交通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從而導致拉薩交通出現的問題增多,具體分析如下:
2.1 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淡薄
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與其心理素質和生活經驗是密不可分的,拉薩整體安全意識較為淡薄,“中國式過馬路”情況較為嚴重,通過對多個交叉路口的調查,發現行人的不理性從眾心理較為嚴重,導致行人效仿,造成不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駕駛員的駕駛能力、文化素質與駕駛年齡較低同樣使事故不安全行為發生概率增加。
2.2 交通設施不完善
拉薩市道路維護與規劃對行人與駕駛員之間可能會發生的沖突考慮的不夠,在交通擁堵地段,過大的交通量導致交通沖突的發生,通過查閱資料和調查發現,拉薩有些路段的井蓋和路面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破損和局部凹陷的問題,交通標志線的模糊和交通信號燈缺少維修,導致交通事故不斷發生。交通事故數都是隨著交通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而交通設施,例如:交通標志線,紅綠燈的設置,隔離帶,過街安全島的設置缺失,導致行人與行車路線發生沖突,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生。
2.3 交通管理制度不完善
拉薩市交通出行方式復雜,以公共交通和私家車為主要出行方式,出租車,自行車和人力三輪車輔助的交通出行方式[2],還有旅游車等大巴的增多,導致拉薩交通體系較為復雜,由于缺少交通管理,復雜的交通出行和狹窄的路面導致了拉薩交通的擁擠程度逐漸增加,特別是人力三輪車缺少管理,導致人力三輪車占用人行道的情況時有發生,特別是沖賽康和措美林那一路段,行人專用道較少,安全難以得到保證。
2.4 擁堵情況較為嚴重
人們居住區很分散,但工作區和城市中心區較集中,朝圣人群和上學上班的人群在高峰階段出行,易出現交通擁堵。隨著人均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多,拉薩中心城區交通流量逐漸接近飽和,而停車難得問題在拉薩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停車泊位的缺失和亂停亂放的現象導致交通擁堵越來越嚴重。由于拉薩的地形限制公路網的發展,導致拉薩的擁堵情況一直難以解決,使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3 層次分析法的建立
3.1 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我們對拉薩藏大東路與曲林路、藏大東路與熱噶曲果路、藏大東路與江沖路之間的幾個交叉路口的調查,我們發現交通參與者在交通事故中占主導位置。因此我們從交通參與者的不安全行為形成因素出發,運用層次分析法,將交通參與者主要分為行人和駕駛員,從內因和外因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完成交通參與者不安全行為對交通安全影響的分析,得出各項指標的重要程度。具體如圖1所示:
從行人的角度和駕駛員的角度考慮安全問題,兩個因素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判斷矩陣A=,特征向量W=,最大特征根=2。
根據圖1建立判斷矩陣如下表。
根據表1,求得特征根向量,最大特征根,因此所求結果通過一致性檢驗。根據表2,求得特征向量,最大特征根,即該矩陣具有滿意度一致性。綜合行人因素和駕駛員因素,求得各因素C對總目標F的權值計算為:。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準則層同等重要影響程度的情況下,影響拉薩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重要性排序為:交通沖突量、行車速度、交通設施完善程度、心理狀態、車道數。結合以上分析結果,對拉薩市交通安全優化提出以下改進措施。
4 優化措施
4.1 分解交通構成
拉薩由于地形的限制,交通環境的通行能力過度飽和,交通的發展已經跟不上城市的發展,而交通沖突量主要受道路結構的影響。因此改善拉薩道路窄和亂的問題,成為了改善交通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分解交通構成,將人行道,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進行分離,減少機車與行人,非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與人力三輪車的混合交通狀況,減少交通沖突量,從而提升交通安全環境,保持道路暢通。通過分解交通構成,盡可能地保證交叉口的環境,降低各交通流的干擾程度,這對保證交通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
4.2 完善交通附屬設施建設
在交通流量大的交叉路口和路段設置過街天橋和地道,提高行人過街的安全性,減少交通沖突的發生概率。根據不同的交通路段情況,更新更加考慮行人通行的人行橫道,例如,在老人居住多的地方增設語音紅綠燈提醒;在學校附近的人行橫道增設即停紅路燈設施,更大程度化的考慮到行人的安全需要。設置行人過街指示標志,加強對行人過街的引導,可以采取閃現等更加明顯的指示方式,同時也可以提醒駕駛員,保障行人夜間出行的安全。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讓人們養成“二次過街”的習慣,這一做法可以大大增加行人過馬路的安全性[3],尤其保護了老人和小孩以及殘疾人的安全。
4.3 加強道路安全宣傳工作
加強對行人和駕駛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加強學校,公司,社區等各方面的交通知識普及,可以在適當的階段進行考核,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能夠進行現身說法的事故描述等,提高人們對交通安全的認知度。落實運輸企業、客運站等宣傳陣地的建設,積極組織安全勸導活動,讓全民參與和體驗。在各方面加強宣傳的同時,必須采取強制性管理措施,通過加強執法力度,對行人和駕駛員進行集體整頓,必要時候可以采取罰款的方式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對于不給予配合的人,甚至可以采取拘留的方式。
4.4 加強道路交通管理
對于拉薩的交通結構,應該實行更加強有力的管理制度。在江蘇路段,出現了大量機動車停車占用人行道的情況,導致行人路段十分擁擠,由于規劃和停車場的缺失,車輛亂停的現象在拉薩隨處可見。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停車的規劃與管理,更多的考慮行人的利益,加強對亂停亂放的管理。加強對人力三輪車的管理,由于人力三輪車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以及缺乏管理,人力三輪車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尤為嚴重,還給并行的自行車和電動車帶來了安全隱患,應針對人力三輪車制定專門的交通管理制度,設置專門的行駛車道,以減少非機動車的交通沖突量,維護交通參與者的安全。
5 結語
本文章結合層次分析法,從交通參與者的角度對影響拉薩交通安全分析的因素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評價,以心理狀態、行車速度、交通沖突量、交通設施完善程度和車道數等評價指標,從行人和駕駛員的不安全行為,對拉薩交通安全做出了評價。并結合分析結果,分別從分解交通構成、完善交通附屬設施建設、加強道路安全宣傳工作、加強道路交通管理四個方面提出對拉薩的交通安全改進措施。在具體的交通運行過程中,還需結合拉薩的人文環境和居民的出行習慣,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4],形成更加健康、安全的交通系統,為拉薩居民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錢田梓. 道路交叉口行人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2]康雷雷,呂冬,張磬鑫,翟洪飛,桂騰葉.關于拉薩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的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5(09):33-34.
[3]王梓涵. 交通個體視角下的交叉口精細化設計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8.
[4]柯錦濤,程剛,江思敏.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拉薩市慢行交通規劃研究[J].西藏科技,2019(09):65-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