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純晶 溫雯
(1.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京西分校體育部 北京 102308;2.人大附中西山學校體育部 北京 100193)
青少年后備人才的培養是決定我國競技健美操長遠、蓬勃發展的關鍵[1]。少年強,則國強,中國競技健美操核心競爭力中后備力量培養對項目的發展起著支撐作用[2],我國競技健美操這座高樓是否穩、高、美、新,取決于青少年梯隊建設的科學性和系統性。世界年齡組參賽年齡要求是9~17歲的青少年,分為9~11歲國家預備組、12~14歲年齡一組、15~17歲年齡二組3個組別。不同組別對難度動作要求各不相同,競技健美操屬于技能類難美性項群,制勝因素首先突出難,難度動作是核心,是比賽獲勝的關鍵,運動員選取的難度動作分值高,可充分體現其競技水平[3]。
通過對4版規則對比分析,世界年齡組難度動作最大的變化就是各組別規定難度動作變難,在限定難度動作分值范圍里可選擇的難度動作分值變高,動作更加多樣,評分規則更加體現難度動作的藝術價值,以及通過該難度動作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和藝術情感[4]。在規則導向下,青少年競技健美操隊伍的難度水平、藝術水平、完成水平都在不斷提高,與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青少年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專項訓練效果評估中最重要一項就是4種類別的難度能力,難度完成的好壞充分體現運動員身體協調性、控制能力、身體素質[5]。

表1 2005—2020周期中0.1~0.8分難度動作數量的變化

表2 世界年齡組成套中難度動作數量的變化
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等深入研究國際體操聯合會2005—2008版、2009—2012版、2013—2016版、2017—2020版4個版本的競技健美操規則,分析競技健美操世界年齡組難度動作的變化,包括難度動作數量、成套中規定難度動作及允許的難度數量和分值、禁止難度動作和難度減分等變化,探析世界年齡組難度動作的變化趨勢,緊跟這一趨勢,旨在為我國青少年訓練、比賽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
2.1.1 0.1~0.8分難度動作數量的變化
難度動作分為A組動力性力量、B組靜力性力量、C組跳與躍、D組柔韌與平衡。根據規則顯示,規則逐漸摒棄了不常用的低分難度,增加了高分難度數量。如表1所示,0.1分的難度動作數量由2005—2008版的10個減少到2個;0.2分的難度動作數量由最高時的22個減少到13個;分值為0.3的難度動作,數量由35個減少到31個。這個趨勢的變化充分表明分值比較低的難度動作逐漸減少,隨著項目的不斷發展,運動員競技水平不斷提高,經過系統的訓練后可完成更難的難度動作,從而不采用分值低的難度動作,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低分值的難度動作最終將被取消[6]。然而,2009—2012版本中0.6~0.8分值的難度動作數量增加明顯,尤其是C組難度,2017—2020版本相比較2005—2008版規則,C組0.8分難度動作增加了14個,A組0.8分的難度動作增加了8個;在分值為0.7分的難度動作中,A組難度增加了4個,B組和C組分別減少了5個,但0.9和1.0的難度動作數量也在逐漸增多。由此可見,難度動作趨于高分值方向發展。
2.1.2 世界年齡組成套中難度動作數量的變化
4個周期規則中,成套動作中難度動作數量基本沒有發生變化,國家預備組6個難度動作中包括3個規定難度動作,3個自選難度動作;國際年齡一組成套中應包含8個難度動作,4個規定難度動作,4個自選難度動作;2005—2008周期、2009—2012周期、2013—2016周期規則中規定國際年齡二組應包含4個規定難度動作,6個自選難度動作,2017—2020周期規則有一些小變化,即混雙、三人、五人項目成套要求9個難度動作,其中4個規定難度動作,5個自選難度動作,男單、女單項目成套要求10個難度動作,包括4個規定難度動作,6個自選難度動作??傮w來說,4個周期規則中難度動作數量基本沒有變化,這一點也充分考慮到了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不追求過多的數量和更高分值的難度動作,更強調動作的完成,規定難度分值相對較低,通過基礎難度動作練習,打牢基本功。

表3 世界年齡組成套中規定難度動作的變化

表4 世界年齡組允許難度動作分值、地面難度和難度連接的變化
如表2所示,在世界年齡組規定難度中,2005—2017版規則中國家預備組和年齡一組各組別每兩屆規定難度相同,2005版和2009版預備組規定難度中沒有B組難度,其余組別分值為0.1~0.2分,年齡一組A、B、C組難度從2013年開始逐年提高0.1分;同樣2013版和2017版預備組難度沿用的是2005版和2009版年齡一組B組、C組D組規定難度;2013版和2017版年齡一組的規定難度沿用的是2005版和2009版年齡二組的A組、B組、D組規定難度定;到2017版年齡二組難度最高達到了0.7分。在規定難度動作中,對要求分值越來越高,下一屆低一組別的難度動作會沿用上一屆高一組別的難度動作,由此可推斷出新一屆規定難度動作。

表5 禁止動作與難度減分變化
國家預備組成套動作6個難度動作中,3個自選難度可從0.1~0.4分值的難度動作中選擇,2017版預備組可選一次0.5分的難度動作,6個難度中不超過4個地面難度;年齡一組8個難度動作中,4個自選難度允許難度分值隨著周期變化而變化,2005版和2009版規則中年齡一組可選擇區間是0.1~0.5分,最多6個地面難度,而2013版和2017版規則可選擇的難度分值區間是0.1~0.6分,2017版可選一次0.7,沿用的是2005版和2009版年齡二組允許難度分值,最多5個地面難度。在年齡二組成套中,要求規定的難度數量為10個,2017版有一個小變化,即混雙、三人、五人要求9個,女單、男單要求10個,其中4個規定難度,5或6個自選難度,2013版和2017版允許難度分值總體比2005版和2009版規則提高了0.2分,去除了0.1分的難度動作。此外,2017版規則中說明了年齡一組和年齡二組難度連接情況,即兩個難度動作連起來做,中間沒有任何停頓,可獲0.1分的加分,難度連接可體現運動員較強的競技水平。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國際年齡組難度動作在朝著更難、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
在禁止動作中限定中,4個周期沒有太大變化,2017—2020周期年齡二組沒有限制落地成單臂俯撐,增加了1次成俯撐落地,不超過3次成俯撐或劈腿落地。在成套動作中,如果難度動作沒有按照當時的周期規則要求進行表現,如多于規定的難度數量、缺組、出現禁止動作、多于規定的地面難度、高于允許難度分值范圍、多于規定的兩個難度連接次數、出現難度三連接、難度重復等,難度裁判每次或每個給予1.0的扣分,從表中可知,難度減分主要根據當期規則進行。
4版規則中高分值難度動作數量呈上升趨勢,低分難度減少或取消,規則和項目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規則導向促使競技健美操向難、新、美、穩方向發展,使青少年整體的競技水平有所提升;反過來,項目的發展使規則更加與時俱進,更貼合各年齡組運動員特征,更加完善。世界年齡組成套中難度動作數量變化不大,難度動作最大的變化就是分值更高,動作更難,在規定難度動作中,上一版本高年齡組組別的難度動作將成為下一版本低年齡組別的難度動作;在允許難度動作分值中每兩屆規則提高0.1分或0.2分;2013版和2017版新增加了可選難度,可選一次比允許分值高0.1分的難度;在難度動作連接上,年齡一組允許進行一次連接,年齡二組允許兩次連接,可分別獲得0.1和0.2的加分,種種規則的變化表明,世界年齡組難度動作逐漸向多元化和均衡化方向發展。通過這一變化趨勢,2021—2024新版規則年齡一組的難度動作有可能沿用2017版年齡二組部分難度動作,預備組難度動作可能會部分沿用2017版年齡一組難度動作。在允許難度動作分值范圍中,國際年齡二組可能提高0.1分,即0.2~0.8分,可選擇一次0.9分的難度,國際年齡一組也可能相應提高,而2017年預備組難度動作規則只執行了一屆,可能沒有太大變動;在難度連接方面,由于只執行了一屆,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動。
此外,比賽套路時長的變化,也預示著規則啟示運動員往難、新、美、穩的方向發展,進而把握項目的制勝因素。國際年齡一組比賽時長從2005版的(1min30s±5s)到2017版的(1min15s±5s),國際年齡二組從最開始的(1min45s±5s)到2017版的(1min20s±5s),比賽時長的減少,可讓運動員把精力集中于高分值難度動作的完成、難度動作的連接及成套難度的合理布局上,專注于完成更高難度的技巧動作、過渡、連接和托舉動作,提高操化動作的藝術表現,空間的合理利用,從而使成套動作表現的更飽滿,富有感情,提高動作的完成。經研究表明,在新規則的導向下,高難的過渡、連接及托舉動作可極大地提高成套的藝術價值[7]。因此,在比賽套路表現中,難度動作的完美完成一直是競技健美操項目爭金奪銀的關鍵點[8],要實現以難取勝,不僅要選擇允許難度動作范圍中更高難度的動作,還必須提高成套難度的成功率、成套難度的合理布局及成套難度的空間使用等[9],同時加大過渡與連接動作難度,注重動作的流暢性,提高成套的藝術價值。競技健美操的成套動作是難度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集中體現[10],最大限度地選擇允許范圍內的高難度動作,提高完成分及藝術分,把握決勝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