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綱業
(貴港市達開高級中學,廣西貴港,537100)
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確保學生有相對充裕的時間主動學習,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和應用重要的生物學概念,發展生物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離不開課堂教學,更離不開課堂教學中高質量的師生互動。筆者采用訪談法和課堂觀察實錄法,對新手型教師與經驗型教師的課堂狀況進行對比分析研究。以“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利用”一課為例,筆者研究發現兩類教師在師生互動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據此提出建立高質量師生互動關系的有針對性的措施。
新手型教師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教學實踐經驗欠缺,只能“紙上談兵”,對高中生物學科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教材、教輔書和課標上,主要以講授知識的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新課改理念下教育的初衷是使學生全面發展,但新手型教師對教學策略的運用往往不是完全基于對學生和課程的理解,因此課堂教學效果與教學設計相距甚遠,對課堂的互動方向不能較好地把握。例如,在講授“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內容時,新手型教師通常直接將科學家的實驗過程以PPT(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出來,進而提出問題,如“英格豪斯通過實驗得出什么結論?薩克斯實驗為什么先進行暗處理?該實驗證明了什么”等。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主動思考的時間不多,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只需簡單地復述課本原文即可。這根本不能很好地表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反而呈現出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而經驗型教師實戰性強,對各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有清晰、系統的把握,他們能較好地兼顧教學內容和考試大綱的要求,清晰地把握課程橫向和縱向的知識脈絡,在教學過程中能通過設計巧妙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發現和探索新知識的欲望。比如,經驗型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對“光合作用的探索歷程”中的“薩克斯實驗”“恩格爾曼實驗”“魯賓和卡門實驗”進行深度分析,然后采用討論式和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設計實驗,讓學生通過模擬探究式實驗內化“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的知識。所以,經驗型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所思所想,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其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動參與課堂互動。
新手型教師由于實踐的機會少,尚未建構系統、穩定的學科知識和教學策略體系,因此,其在教學中只關注既定的教學設計,在知識教學、獲取的途徑和方式方面創新不夠,對學生在課堂上的生成關注不夠。關注學生時,新手型教師大多是僵硬地提問、指示,缺乏教學機智,教學策略不靈活。對學生發展缺乏期待與評價,互動情緒較為單一、平淡,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長時間處于昏昏欲睡的狀態。例如,在進行“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這一內容的學習時,新手型教師對這個知識的認識比較薄弱,只能按部就班地給學生講解相關的曲線分析,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因為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所以才會常常出現“一聽就懂,一做就懵”的現象,特別是對“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這兩個點的理解。相比之下,經驗型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情況,有的放矢地調節課堂氣氛,用生動、幽默、有激情的話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經驗型教師在課堂上還能夠隨機應變,及時掌控學生的動態,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互動與交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給予學生收獲和快樂。比如,對“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的理解,經驗型教師借助例子展開講解:“光補償點”就像兩頭牛在不同方向互拉,不動時達到平衡,此時就是“補償點”,而“飽和點”就是一頭牛能拉的重量的最大值,而當你再加重量時,牛也拉不動了。這種形象的比喻,學生很容易理解。而且,對于相關練習的反饋,經驗型教師比新手型教師的效果好很多。
課堂評價是課堂中教師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和回答問題等情況的評價,師生互動是課堂評價的一種方式。很多新手型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沒有真正發揮師生互動的課堂評價作用,往往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了有效的互動,所以課堂上常常出現“重問輕答”“一問一答”“問答籠統”的現象。這種互動成了空中樓閣,無本之木。而經驗型教師提出的課堂問題少而精,且課堂提問注重“質”,即關注問題的典型性、系統性和全面性。在課堂問題的處理上,經驗型教師注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對學生的回答善于鼓勵和表揚。當學生做得好時,經驗型教師不吝嗇贊美,當學生沒有勇氣時,經驗型教師又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鼓勵。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這一內容時,新手型教師會先展示該過程的小視頻,然后設計一系列的問題給學生,讓學生經過簡單的討論后集體回答問題。而經驗型教師沒有急于展現課堂內容,而是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科學史,由科學史引發問題:“H2O是怎么形成O2的呢?CO2中的C元素是怎樣進入有機物的呢?光能又是如何轉變成化學能存儲在淀粉等有機物中的呢?”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課本,再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PPT演示文稿上的表格,或自己動手畫出光合作用的過程圖。教師在整個課堂中只是一個輔助者,或是對學生的錯誤理解進行糾正,或是鼓勵他們大膽設疑,大膽答疑。這樣的教學互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營造互動、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一個明顯的提升。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新手型教師與經驗型教師在課堂互動教學中主要存在互動形式、互動情緒及課堂評價等方面的差異,而新手型教師有“嘗試和學習”的迫切心理需求,積極尋求各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因此,筆者根據這些差異,提出了新手型教師加強師生互動的三個有效措施。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話題設置權,創設問題情境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提問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問題可以從教師的角度進行綜合設計,也可以是學生經思考提出的。提出的問題可以有效激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生和教師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開展互動交流,構建知識體系。新手型教師由于學科知識體系不夠完善,因此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充分的分析,把握重難點,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切入點設置遞進式、難易適中的問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開展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或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互動課堂學習。新手型教師還可以從名師課堂、經驗型教師授課中學習提問技巧,學習經驗型教師如何提問學生、如何引發學生提問,又如何從學生的回答中推進課程內容的學習。此外,生物學科模塊化較強,新手型教師要挖掘不同模塊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提問策略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總之,新手型教師應不斷學習提問技巧,以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
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是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自我發展的重要前提。從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高中生的智力發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正迅速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但情緒易波動,表露而又內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新手型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根據學情充分預設學案,同時要學會尋找學生的興奮點,處處留心,摸清學生的喜好,適時設置懸念。新手型教師也可以設計集體討論、互查互補、游戲等內容,還可以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教學,例如采用投屏等方式,讓學生將自己的問題投放到屏幕上,然后師生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創設多種途徑的融洽的教學環境,使師生互動,角色動態變化,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
課堂評價是師生互動中重要的一環,有效的課堂評價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的不足,并對教學策略進行改進。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形成性評價。新手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真聆聽學生的回答,不管回答正確與否,評價都要措詞合理,善于發現學生的發展與進步,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新手型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采用延遲評價,對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保留,并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待到一定的程度,新手型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對錯的闡述,在引發評價的過程中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學習。教學評價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新手型教師可創建互動課堂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如利用希沃5將課堂評價的內容一一展現出來,再以趣味性的元素或活動積極渲染課堂評價的氛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評價的興趣。此外,新手型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其他的評價技巧,將其運用在課堂實踐中,從課堂評價的角度不斷提高師生互動水平。
綜上,良好的師生互動可以構建有效課堂,教師要積極構建師生成長共同體,發展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