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鎛洪 王雪晴 潘奇巖 赫英淮
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人才的重要場所,它不僅要承擔傳授科學和文化知識的任務,而且還肩負著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責任。對于退役大學生來說,更應該具有愛國主義的民族感情,團結和統一的價值取向,以勤勞勇敢的優良品質,不斷自我完善的進取意識,高舉道德價值觀的廣泛思想,重視正義的高尚情操和現代科學民主的精神。
最早素質拓展訓練一詞出現于我國的商務公司中,目的是進一步增強團隊的市場核心競爭力。在素質訓練的基礎上,退役大學生士兵素質拓展訓練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調查發現,90%以上的退役大學生士兵在校園中的行為表現普遍比普通同學要突出:在學習中,還是在遇到一些難題和困難時,退役大學生士兵能夠敢于擔當、積極面對,如果對其進行積極引導能較好地發揮他們的先鋒帶頭作用。新時代下的退役大學生士兵拓展訓練要以我校退役大學生士兵組織——先鋒戰友團為例,可以根據不同的退役學生來巧妙地設計訓練科目,從各個方面來促進大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
在新時代下高校退役大學生士兵素質拓展訓練能夠巧妙地將傳統的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幫助到這些退役大學生士兵,達到自我提升。退役大學生在新時代下,不僅僅指的要善于學習,是需要退役大學生士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素質拓展訓練,要以此思想政治教育為前提,幫助提升高校退役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及核心素養。
退役學生兵素質培養要結合高校實際,著眼實際需要,把握訓練的目標和原則,定期對訓練內容進行調整。也使重返校園的退役大學生有一種歸屬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熱情加入軍隊。
退役學生素質發展是以提高學生合作能力為重點。中國預備役的重要組成力量中的民兵中,高校退役大學生士兵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強軍夢”不單是現役軍人的職責與榮光,也應是退役大學生士兵的責任與擔當。
新時代下大學生參軍,既是加強新形勢強軍興軍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
新時代下高校退役大學生士兵素質拓展訓練活動采取線上與線下同時進行的方式,力求全方位多層次地發揮退役大學生士兵自身的本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自身發展,全面提高素質,促進退役學生的后續發展。
新時代下高校退役大學生士兵素質拓展訓練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全方面、小數量的提升普通高等在校生數量,鼓勵學生積極融入高校集體生活,盡快完成變革,全身心投入學習。
新時代下退役學生士兵的素質培養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鼓勵對學生進行“五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為進一步推進建設此項目,有如下建議:
“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計劃”的組織機構是實施的機構主體,它為計劃的實施提供組織保障和制度保證。
素質發展認證中心是一個常設機構,負責推動學生素質發展訓練營的推行。認證中心負責學生優質發展項目的注冊和認證。
素質拓展的申報,申報的素質拓展項目時間段為一個年度,需跨年度的項目應以年度為周期分階段進行申報。
本著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高校要以退役大學生士兵為載體,在新時代下科學統籌推進退役大學生士兵素質拓展能力的培養與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