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琪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38)
《荀子·堯問》:“忠誠盛於內,賁於外,形於四海。”忠誠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品質,是崇高的道德規范。
我國的人民警察擔負著維護黨的領導地位和國家和諧穩定的歷史重任,肩負著維護法律尊嚴和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職責。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須始終秉承忠誠的核心價值觀。忠誠是公安隊伍必備的信念,只有持續保持,才能完成國家和歷史交給的重任,取得新的勝利,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5月19日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中,對公安機關明確提出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1],這深刻揭示了公安機關的基本屬性和公安隊伍的職業特點。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變化,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文化思想激蕩交織,公安院校大學生資歷尚淺,自覺加強忠誠理論的學習,認識忠誠在新時代的內涵,主動接受忠誠教育,對于未來從警之路是否能夠走好、走遠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天下大德,莫過于忠”,忠誠的形成是基于道德主體客觀理性選擇道德客體之上, 維持對歸屬對象的情感態度及責任行為,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基本倫理規范[2]。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忠誠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貫穿于時代發展之中。《說文解字》中解釋:“忠,敬也,從心”,意思是心之敬重,信仰所在;“誠,信也,從言”,意思是處事真誠,言出必行。屈原留下“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壯麗詩句;蘇武許下“始于四方,不辱軍命”的雄心壯志;北宋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誓言。《論語·衛靈公》中:“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恩格斯曾說過,人們“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的愿望的動機,才能使他行動起來”[3]247。忠誠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法則,是指導行為的重要思想導向。
忠誠不僅是個人的優秀品質,更是一個國家、民族、集體取得穩定勝利、獲得長足發展的根本思想保證。忠誠按照三個等級體系劃分,最高層次的忠誠就是愿意無條件奉獻包含性命在內的一切[4]。忠誠是公安隊伍不可或缺的靈魂,是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所有的公安民警如若想成功執業、順利發展,就必須擁有忠誠之魂。公安隊伍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線力量,人民警察是新時代最具奉獻精神的英雄群體。公安院校大學生作為這支隊伍的新生力量,將發揮出生力軍、突擊隊的作用,為公安隊伍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廣大公安院校大學生干的是奠基鋪路的輝煌工程,任務艱巨,使命榮光,因此,必須用一顆赤誠之心汲取積極力量,用思想上的忠誠可靠、行動上的無私奉獻回報組織信任,回應人民希望。
人民警察是特殊的組織群體,是國家機關重要組成部分,擔當著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安康的重要職責,其忠誠觀的形成發展必然帶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實現偉大復興目標,這是全民族人民共同的夢想,這個夢想對于公安隊伍來說,是強警夢,對預備警官來說,應將個人夢融入家國夢,承擔起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公安院校大學生踏入校門的一刻,就要把從警之路的第一顆扣子扣好,這里的扣子就是忠誠的扣子,是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職責的信仰,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信守,是不畏艱險、排除萬難的信心,是吃苦耐勞、勇于獻身的高尚情操,更是“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四句話、十六字”方針的踐行。
“對黨忠誠”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句話、十六字”方針第一位政治要求。公安機關是黨和人民高度信賴的紀律部隊,因而對黨忠誠是公安機關必須做到的政治要求,對黨忠誠決定了公安機關的政治站位,決定了民警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取向,決定了敬業勤業、樂業精業,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對于公安院校大學生來說,忠于黨就是擁有黨的事業必然成功的信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世情、國情、黨情發生重大變化,但公安機關用純粹的、沒有任何雜質的、不摻任何水分的忠誠全力完成各項安保任務,有力維護了國家安全和政局穩定。雖然人民公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肩負的是不同的使命,但始終不變的都是對黨忠誠的信念,絕對服從黨的領導,為黨的發展無私奉獻。用赤誠之心做好工作,是公安事業長久持續穩定發展的根本信條。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只有做到職業忠誠,才可在對職業追求過程中形成忠誠意識、奉獻精神,才可肩負起職業重擔。有敬畏之心,行為方式就有了規范,就可以嚴律于己,謹慎從事。經過層層考核、審核選拔的優秀青年自從加入公安隊伍的那一刻,就擔負起了“刀把子”的責任。新時代的發展對公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公安院校大學生要明確不僅要履行好維護好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使命,而且更應將這種使命感、榮譽感體現在實際行動上。這種責任是嚴寒酷暑的堅持,是偏僻站所的堅守,是邊關冷月的寂寞,也是知難前進的勇氣,初出茅廬的熱血,赴湯蹈火的無畏。對職業的敬畏感就是要求公安大學生時刻謹記自己頭頂國徽、肩抗盾牌,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國家形象、人民警察的形象,影響著公眾對警察隊伍的評價。心懷敬畏,責任才能放到第一位,用敬畏之心對待工作、重視工作,是完善認知、提高要求、提升能力的內驅動力,是讓忠誠意識落實到行動上的價值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強調:始終堅持人民公安為人民。作為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情感上真正融入,在做事上真正踏實,一切以人民群眾為主,優先考慮人民群眾的需求、利益、呼聲、選擇,確保人民群眾的要求與期待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大部分預備警官入警后的第一站是在基層所隊,是直接面對人民群眾的一線執法執勤力量,群眾利益無小事,一件瑣碎小事做得到位不到位,可能直接關系到一個家庭的重大利益。人民群眾對平安中國建設的期待,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對于公安院校大學生而言,在校期間明確“服務人民”的豐富內涵,主動學習忠于人民的理論基礎知識,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能夠讓學生時刻保持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能夠讓學生走出校門后真正造福群眾,服務群眾。
公安隊伍為國家、為人民作出的無私奉獻都是有目共睹的,公安隊伍無節假日,時常日夜顛倒,每天都是為公獻身的民警[4]。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流動人口的增加、社會治安形勢日益嚴峻、違法犯罪現象日漸突出,加上犯罪分子窮兇極惡,公安民警常常是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赴湯蹈火,排除萬難,維護和平與正義。據統計,2017年全國公安機關共有361名人民警察因公犧牲,6234人因公負傷。倘若心中沒有忠誠信仰,理想信念將變得脆弱甚至崩塌;倘若心中沒有忠誠,就不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能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不能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人民警察的忠誠本色。忠誠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心懷忠誠,就不會被困難所壓倒,就能夠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
忠誠教育,是公安院校大學生開啟從警人生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是公安院校大學生明確價值導向的重要源泉,是建立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是加強情感凝聚的重要支撐。忠誠品質可激勵學生真正的形成責任感、使命感,促使學生積極干事創業,特別是在急難險重之際,能夠點燃星星之火,讓廣大公安院校大學生加強責任意識,確保圓滿完成每一項任務、打贏每一場戰役,這些都是物質激勵無法達到的成效。
要傳承和發展忠誠警魂,就是要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進取態度,不斷厚實青年民警的理論功底,如果理想學習不夠,理解不深,忠誠信念就會失去根基,容易產生動搖,甚至陷入迷茫。作為公安學院大學生,一是要理解忠誠內涵、忠誠原則、忠誠規范,努力實現忠誠意識向個人品質的轉換,真正塑造個人的忠誠人格;二是要學習中國共產黨成立發展的輝煌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了解當前國內外嚴峻形勢,以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斷強化忠誠意識;三是要不斷用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刻用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約束自身言行,學習“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含義,明確人民警察的責任和使命,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的境界格局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
公安隊伍正氣凌然、英雄輩出,作風優良,隊伍內部個個都是吃苦耐勞、為國為民的優秀人才。在公安戰線上涌現出來的英模,正如我們這個時代天空里閃耀的星,帶來正義的光芒。5月21日,在全國公安戰線的群英會上,奮戰在公安隊伍的優秀代表都是全社會尊崇的英雄模范,是隊伍內部其他成員的學習榜樣。公安英模身上體現的忠誠信念、擔當精神和英雄氣概值得每一位公安院校大學生學習。具體來講,一是可以通過手抄報、辯論會、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強化公安院校大學生忠誠意識;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利用學校微博、微信公眾平臺講述公安英模事跡,宣傳發揚公安英模精神。通過舉辦網絡征文大賽、開設網上英模課堂、英模聊天室等方式,與英模零距離溝通,從而發揮榜樣示范、引領前進的作用,潛移默化對公安院校大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形成崇尚英模的良好氛圍。
忠誠不是口號,而是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在公安教育中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見習、實踐是有效彌補課堂教學不足的方式,也是檢驗課堂教學成效的關鍵步驟[5]。公安院校的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統一實習是大學生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未經過歷練的公安院校大學生社會資歷淺,對社會形勢缺乏具體而深入的了解。參與社會實踐有助于培養預備警官社會責任感。只有在具體的案件中,在每一次面對人民群眾時,學生才可以將理論知識清晰化、具體化。通過社會實踐,可以讓預備警官更加堅定奮斗目標,更加明確前進方向,更加具有建功立業的動力,讓責任感和使命感轉化為內驅力,讓內驅力在實實在在做事中得到展現。
公安機關的政治屬性決定了公安院校大學生都應樹立忠誠意識,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保持對黨、對國家、對法律、對人民的忠誠信仰,保持對警察職業的敬畏之心。作為一名人民警察,要清醒認識肩負的風險,并做好了全力以赴的準備,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公安院校的大學生,要刻苦學習理論知識,積極參與到忠誠教育的建設中,做忠誠教育的實踐者、傳播者,真正成為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過硬的綜合素質的共和國預備警官,用實際行動捍衛國家利益和社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