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娟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外國語實驗小學 貴州 貴陽 550000)
1.1 多元評價的內涵。對于多元評價來說,這個概念首先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霍華德所提出來得到,這個理論是在他結合了全新的多遠智能理論為基礎所提出來的。對于他來說,他認為人類的智力部分主要包含了語言、邏輯、音樂、空間、運動、交往、自我認知以及自然觀察等八種只能所共同組成的,但是這些項目之間又是彼此相互獨立的,以多元的形式共同存在。這個理論認為人類的智力開發是一個多元化的過程,并且智力的體現也是以多元化的形式來進行展現的。
1.2 多元評價的功能。對于學生的學習引導來說,評價是重要的手段,也能夠最大深度地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方式。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正確評價能夠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對于他們的學習生活能夠起到很大程度的激勵作用,同時能夠幫助他們對自身的學習進行總結,深入了解自身所學習到的知識。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個適當的評價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心理的變化,讓他們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多元化的評價能夠最大程度照顧到學生的心理情緒。同時一個適當的評價能夠發揮診斷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學生踏入思維誤區,讓他們能夠不斷反省自身的缺陷,形成一種自我學習的能力。
評價是一面鏡子,學生能夠通過評價,對自身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的了解,同時對自身的學習過程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從而不斷優化自身學習過程,實現自我進步的目的。
2.1 教師主導的過程性檔案評價。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創新的能力都還沒有成熟,所以小學語文的評估還是需要教師的協助來完成。過程性檔案評價的意思就是小學語文在教學的時候要創建出一個學習的檔案,然后通過檔案內容來對教學的情況進行評價。檔案中的內容一般有閱讀記錄、日記寫作、隨堂記錄、實習筆記和畢業的設計等,內容中的版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等模式。
比如,教師每個學期都會教導學生對課外書籍進行閱讀,還要根據閱讀的內容匯總成一個檔案,把這個檔案拿到課堂中對學生進行閱讀內容的交流。閱讀檔案的方式除了文字還能用表格表達。教師把這個學期挑選的需要讀的書籍進行匯總,學生在匯總里可以從想要閱讀的書籍、選擇這本書的原因、讀書的時間以及讀書的體會這些方面對書籍產生一定的認知,并把體會記錄到檔案里。在這段時間,教師還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征對閱讀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指引,慢慢引導學生向熱愛閱讀的方向發展,還要培養小學生養成對閱讀內容進行匯總的習慣。還要通過對閱讀內容的交流,培養小學生口語表達的本領,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
除此之外,因為小學生的語文基礎普遍都不一樣,而且文字的表達能力一般也都不強,為了解決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就要努力想出解決的辦法,為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多設計一些帶有表格性質的閱讀檔案,讓低年級的小學生一邊填寫表格,一邊培養自身的文字表達能力。比如,教師在每個學期都要選擇幾篇課文來建立課堂的記錄表,指引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在課堂中的情況進行評價。
根據學生的學習檔案,教師還要在一定時間段內對評比進行雙方的交流。對那些學習檔案做得好的學生,要提出表揚,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感受到成功的樂趣。與此同時,教師在對檔案進行評價的時候盡量使用表格來表達,還要找出檔案中的一些問題。
2.2 學生合作的口語交際評價。擁有優秀的口語能力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小學是學生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關鍵點,因此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在對小學語文口語交流能力的教學當中,要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情況,制訂出不同的教育方案,涉及的內容主要跟學生將來就業的情況來決定,大致有應聘、演講等。還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特殊專業的口語培訓,比如導游一般都會使用的解說詞等。
教師在對口語交流能力進行評價的時候還要注意對學生多方面發展的培養,并讓優秀的學生去參加與之有關的競賽,讓學生通過競賽提升自信心。
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設定出不同的情景,幫助學生提升主動合作的能力,教學的內容要生動多變,教師還要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開發學生的潛力。
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并不強,自我評價以及互相評價的能力還是需要時間慢慢培養的。教師在進行相關方面的教學時,要先進行集體的評價,先讓學生熟悉集體評價之后,再慢慢對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互相評價進行培訓。
2.3 師生互動的實踐活動評價。小學語文在課堂中的實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的提高,還能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課堂的實際活動中,重點培養的就是學生的閱讀、誦讀、協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等,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互相合作和創新等相關能力。
在語文課程的實際活動中,要時刻留意每個學生真實的情況,再給不同情況的學生分配不一樣的任務。那些口語交際能力比較強或者寫作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對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要多進行表揚與鼓舞,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要發現能力較弱的學生身上的優點,增強其自信心。
在語文課程的實際活動中,教師還要增加與學生交流的頻率,不要什么事都是自己說了算,還要多跟學生進行交流。教學的過程是多變的,相關課程的實際活動也跟正常的講課不一樣,每個環節都是在變化中產生的。教師要嘗試對過去傳統的思維方式進行變革,讓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有趣,真正實現學生和教師的良好互動。
在對實際活動進行評價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評價,評價的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通過在課堂中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真實情況進行變動。比如,把課本中的內容改成劇本進行表演的時候,就不能依靠分數來決定學生的表演水平了,而是要對表演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表演能力比較弱的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內向的學生克服心中的恐懼,從而讓評價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