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瓏芳
差異化語文作文教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促使學生寫作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強化學生語文素養,為學生綜合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現代教育環境下,如何開展初中語文作文分層教學,是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結合學生實際開展作文分層教學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學業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通過每個月完成2-3篇作文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作文水平,并有針對性地記錄。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層,A層為初等,B層為中等,C層為上等,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報名的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小組,教師根據前期的測試做出適當調整。
這個層次定位是暫時的,分層是可根據學生水平的浮動調整的,對于寫作明顯進步的學生,可換組,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的目的。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進步情況及時調整學生層次,科學設定教學中的層次目標,鼓勵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逐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為初中語文作文高效教學的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以寫作教學目標分層
基于新課標要求,初中語文作文分層教學需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差異化、針對性目標的設置,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所設置目標應當難度適宜,鼓勵學生通過寫作實踐來實現目標,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制定三個層次寫作目標:C層作文需有明確的中心,作文內容與題意相符合,必須有新鮮的材料,情感真摯,保證結構嚴謹,語言流暢,確保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B層作文內容必須有明確的中心,符合題意,結構完整,表達基本符合文題要求,語言通順;A層作文內容應當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情感較為真實,表達與文體要求基本符合,語言基本通順。
從以上三類寫作目標的實際出發,確保各層次學生明確支點,組織學生開展寫作訓練,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
三、以實際寫作任務分層
受到語文基礎、學習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寫作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要科學設定層次化任務,保證訓練的針對性與可行性,確保與初中寫作教學目標相符,強化學生寫作實踐體驗,促進學生寫作能力不斷增強,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例如,在初一年級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進行寫作任務分層,A層任務每天寫小片段,確保意思表達清楚,句子正確且通順,每段在100字以上,也可以摘抄,但必須要記熟,字跡工整清楚;B層任務,每周寫一篇小練筆,保證400字以上;C層任務,強化學生文體意識,掌握不同文體的寫作方法。
如記敘文不可寫成“四不像”,通過任務分層,確保初中語文寫作任務的可執行性,任務難度適宜,通過常規化的寫作分層訓練有效提高學生寫作技能,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逐步提升,實現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目標。
四、以寫作指導方法分層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分層作文指導的推進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發揮學生創造性,鼓勵學生寫出自我獨特感受,強化學生寫作體驗。
在寫作教學分層過程中,以訓練目標為支持,鼓勵C組學生“寫得好”,讓其大膽構思,獨立作文。教師從構思、立意、材料以及語言等方面出發,進行指導訓練,循序漸進地強化學生寫作能力和創新意識。鼓勵B組學生開展“寫得實”的作文指導訓練,充分了解學生寫作過程中在語言和結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堅持進行訓練,將優秀作文推薦給學生,確保寫作指導訓練的有效性。在布置作文題后,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寫,并鼓勵學生互相批改,教師精準講評,逐步提升學生寫作水平。鼓勵A組學生“寫得出”,教師可結合生活實際布置作文題目,讓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做到“我筆寫我心”,通過范文增強學生的作文意識,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五、以作文教學評價分層
初中語文作文分層教學過程中,評價分層也是一個重要方面,能夠增強學生寫作自信心,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應當注意的是,在開展評價分層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具體層次,采用差異化的標準衡量和評價,確保各層次學生有所突破,展現學生優勢,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對于優等生來說,教師在批閱后可寫上“修改后可嘗試發表”,這就能激發學生寫作熱情。班上有位同學的作文《緬懷外婆》在我校的《辰光報》上發表,這位同學的寫作熱情明顯高漲,并且感染到其他同學,這就有助于良好寫作氛圍的營造,促進初中作文寫作教學活動的高質高效開展。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標要求,初中語文作文分層教學的實現要立足作文教學實際,堅持做到因材施教,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成效能夠得到明顯改善,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