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海
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教師創新作文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讓他們主動探索寫作方法,在不斷練習中提高寫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學習寫作知識,豐富語言積累,優化寫作方法,讓他們根據作文要求進行個性化的創作,使作文精彩,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結合創新觀念設計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為作文課堂增加了更多活力。在個性化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自由的探索空間,讓他們在已有語文知識的基礎上構思作文,完成作文創作。為了推進作文教學的深入開展,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語言、素材積累和寫作方法的指導,使他們的寫作能力不斷提高,打造精彩的初中作文教學課堂。
一、開展個性化教學,激發寫作興趣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深入了解他們的語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結合他們的興趣設計教學內容,讓他們主動投入到作文學習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了命題作文的教學方式,給出作文要求,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寫作思路和寫作內容設置個性化的題目,結合想象和個性化創作完成寫作。在創作過程中,學生有了更大的思維空間,他們會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挖掘寫作素材,把自己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感受寫到作文中,使作文內容更加生動。在個性化的創作中,學生用文字與自己的心靈對話,讓他們從寫作中體會到樂趣,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有利于推動教學的深入開展。
二、運用思維導圖,豐富寫作內容
在傳統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布置了作文題目后,學生在寫作時受到定式思維的影響,由于寫作素材很少,寫出來的作文枯燥、空洞,甚至千篇一律。在個性化的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分析寫作素材,使他們挖掘出更多與作文主題相關的內容,根據作文的立意來選擇恰當的素材,寫出個性化的作文。例如,在讓學生學習“景物描寫”時,可以讓學生確定所描寫的景物后,利用思維導圖來確定寫作內容,把所選景物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詞,其他與景物相關的內容作為分支。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生找到了更多的寫作內容,能夠從多個視角來描寫景物,寫出來的內容更生動,使具有獨特魅力的景物躍然紙上。
三、欣賞優秀習作,學習寫作方法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學生學會了根據作文要求確定寫作內容后,還要掌握有效的寫作方法,圍繞主題,寫出優秀的作文。在作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習作,讓他們在欣賞的過程中學習寫作方法,靈活進行作文創作。在欣賞優秀作文時,學生認真分析這些優秀習作,探究優秀作文的構思方法、作文結構等,通過借鑒來掌握有效的寫作方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例如,在教學“學寫傳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本單元所學的課文《藤野先生》《回憶我的母親》《列夫.托爾斯泰》《美麗的顏色》,分析課文的寫作方法,掌握傳記的特點。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優秀的傳記,使他們掌握寫傳記的方法,并模仿這些傳記自主創作。
四、培養閱讀興趣,增加語言積累
學生在寫作文時,掌握了各種作文題材的寫作方法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廣泛閱讀,以便在寫作時運用好詞佳句潤色作文。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時,教師可以在每次的語文課堂上挑選一位同學和大家分享自己喜歡的圖書,并簡要介紹書中的內容。通過分享拓寬學生的閱讀面,使他們接觸到更多的書籍,在主動閱讀中把遇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作為自己的語言知識來內化和理解,增加語言積累。在寫作時,學生能把學到的語言知識運用到作文中,使寫出的作文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五、注重隨堂練筆,提高寫作能力
練筆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語文教學讓學生練筆,讓他們通過仿寫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構成方式,掌握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除了在課堂上練筆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練筆。例如,通過每天記日記練筆。一天結束后,把印象深刻的事件或對生活的感受寫到日記中,在練筆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讀完一篇優美的文章后,寫出閱讀感受。在課外時間通過不同方式的練筆,可以逐漸優化寫作想象,掌握語言的運用規律,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掌握有效的寫作方法,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知識,在練筆中提高寫作能力。在構建精彩的作文課堂時,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讓他們在作文課堂上主動學習,創新思維,結合思維導圖確定寫作思路,寫出優秀的作文,打造精彩的初中作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