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長征
鑒于寫作可以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形成綜合素養,新課改對寫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但目前的寫作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學生對寫作文感到困難,不能更好地完成。因此,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可運用閱讀與指導的方式,解決目前難題。
一、初中語文寫作指導現狀
寫作指導,不是學生寫完作文后,進行批注評價就可以的。過去,在評價的時候也有很多不足,所以無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教師在批注的時候,也都比較簡單籠統,不能讓學生明白自身不足和改進辦法。在寫作教學中,僅僅是教師給出題目,然后列出大致結構,告訴學生要運用什么手法,寫作模式被固定了,不利于創新。一些學生將奇特思想寫進去的時候,期待著教師的關注,卻看到了一句簡單的評價,感覺到被忽視,情緒低落,沒有被尊重的感覺,不能更好地創新寫作,降低了寫作指導的有效性。
二、應用慢閱讀提升初中語文寫作指導有效性的策略
1.注意評價語言,激勵學生
在以往的寫作指導中,教師都是簡單地批注,面對每次都類似的評價,學生有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產生怎么寫也是一樣結果的想法,所以開始敷衍,不利于其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要深入反思,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認真評價指導。在批閱作文的時候,不要只看大致結構,還要注意字詞句章,將寫得出色的地方勾畫出來,比如紅色的橫線標示。讓學生感覺被認可,學生將在以后的寫作中熱情高漲。教師還可以在批注的時候寫上有針對性的評語,例如:“感情豐富”“這里很有新意”“如果能用擬人法更好”等等,學生看到后,知道自身的優缺點,在以后的寫作中便可注意并改進。例如,開展《學會記事》寫作練習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寫作順序,還要寫出細節等。在批注時,看到學生抒發情感的地方,要給予勾畫,然后寫上“感情表達特別準確”;在學生寫得過于平淡的地方,寫上“缺少文采”等等。學生看到這樣認真的評語,便會改進,從而提升評價指導的有效性。
2.鼓勵學生寫讀后筆記
寫作是需要一定閱讀積累的,積累豐厚,寫作時才能使內容不空洞,同時還能加入自身的情感。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平常的閱讀中注意寫讀后筆記,并堅持不懈,哪怕少寫幾句也可以,盡量不中斷。對于文章中的優美語句或有吸引力的地方,教師可指導生用彩色的線去勾畫,適當在邊上標注。將這些內容抄錄在專門的本子上,同時也可以在下面備注上喜歡的原因等。這就是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而且還加入了自身的感想,為以后的寫作提供幫助。遇到同樣寫作內容的時候,也知道運用什么樣的手法或語句才能表達出心中所想。例如,在閱讀了《濟南的冬天》后,讓學生勾畫出優美的句子,對其中的“秀氣”“臥”等字詞也圈畫一下,體會到作者筆下的冬景,在課下的時候抄在本子上。同時,指導學生寫讀后感,不限制字數與內容,進行抽查或在課上分享,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3.個性閱讀與指導,因材施教
在批閱學生作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從中看到其思想與情緒。了解了學生的情感與想法后,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優缺點進行指導,保證每位學生的寫作都有所提升。同時開展個性化指導,除了要依據學生特點,還要注意采用不限制寫作內容與結構等方式。這樣開放的寫作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放開思維,更好地表現出其新奇的想法。讓學生在輕松的寫作中,越來越樂于表達心中真實的想法,也促進了語文的學習。給學生尋找適當的閱讀內容,使之從中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增長見識,學會更多的表達方式。這樣,在寫作的時候才不會覺得無從下手,內容也不會空洞,帶著自身的情感。例如,在閱讀了《皇帝的新裝》后,學生知道了童話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與生活緊密相關。在開展寫作練習的時候,可以采用兩種形式,第一,續寫故事;第二,以《十年后的學校》為題寫想象作文,讓學生自由選擇。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要讓學生想象力,運用與之相符的手法去寫。鼓勵學生無論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全部寫入作文中,如幻想自身變小了,裁縫真的做出一件透明的衣服等等,只要注意了連貫性就可以。同時可以參考《女媧造人》或其他寓言故事,從中學習想象作文的寫法。這樣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自身才是課堂的主體,便能更好地參與其中。在閱讀中,知道了很多有意思的幻想故事,特別有趣,然后在寫作的時候才會更好地運用想象。對寫作內容獨特的學生教師要加以表揚,并且分享其作文,使學生們共同進步,提升指導的有效性。
結語: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慢”閱讀、“悟”寫作的新方式,讓其愿意參與其中,并提升指導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