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信息時代催生了智能手機的出現及迅猛發展,放眼望去當下的社會幾乎是人手一機,這種情景在青少年群體中尤為普遍。一方面,我們享受著智能手機帶來的便捷和樂趣,另一方面,智能手機的使用又給青少年德育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我們談“機”色變,在管理學生過程中嚴密監視著手機“潘多拉”魔盒的開啟。青少年身心尚未完全發展成熟,自控力及判斷力有限,面對手機媒體中紛繁復雜的信息轟炸和游戲誘惑,身心發展面臨著嚴重的威脅,這給班主任德育工作帶來了極大困擾。然而,在對學生手機虎視眈眈,見者必繳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手機為何對學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們能否利用手機的特點以及在學生群體中的人氣助班主任工作一臂之力呢?
一、手機開啟師生心靈對話
小朱是我班上一個活潑開朗成績靠前的男生,但最大的毛病是喜歡交頭接耳,批評提醒以后能虛心接受但不久又犯,對此我很是頭疼。在一次期末成績講評中,當時悶熱的教室里鬧哄哄的,我望著講臺下嘰嘰喳喳的學生,想殺雞嚇猴,威懾其他學生安靜下來,就揪出小朱狠狠批評了一番。沒想到這一次他態度一改從前,憤怒地低下頭,倔強地撅起了嘴巴。講評一結束,他急匆匆地跑出了教室,留下一個燃燒著怨氣的背影,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當時暑假生活已正式開始,找到小朱當面談話已不現實,我決定借助手機QQ與他來一次心靈對話。在等他心情平復后的當天晚上,我用真誠的語言解釋了白天批評他的原因,道出了作為老師對他的期望與高要求,耐心地為他分析了他身上存在的浮躁的不良習慣以及潛在的危害,同時也肯定了他的優點提出了期望,配合活潑生動的QQ表情,整個交流以一種朋友間平等輕松的對話方式展開。如我所想,小朱對于白天的批評表示了理解和接受,認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良習慣,并回贈了一個大大的笑臉表情。
幸好我及時借助了手機QQ,在師生兩地相隔的暑假中,及時處理了這個隱形炸彈,不然等到開學處理,學生的不解和委屈極有可能慢慢發酵,會對我以后開展班主任工作帶來阻礙。此外,手機QQ提供的相對輕松平等自由的交流平臺,無疑削弱了傳統師生對話中教師高高在上的威嚴感,拉近了我與學生的距離,使得傳統意義上的說教變成了看似不經意的聊天,學生更易放下心理戒備,從內心深處接受我的教育。
二、手機推動家校合作
學生在學校的教育和在家庭中的教育應該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這樣方能保證學生教育的連貫性。然而現實是學生往往在家校兩地之間不斷變換位置,任何一方對學生在另一方的生活學習狀態都知之有限,甚至學生在校與在家所受的教育互相矛盾,這就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教育發展。那么如何改善家校教育潛在的斷層問題,手機媒體即時傳播、實時共享的特點為我們提供了思路。
當前家校聯系群是被利用最多的家校溝通方式。在實際班主任工作中,我充分發揮其溝通共享作用,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共同合作進行學生教育工作。有一段時間,連續幾次的查班中,我注意到住校生佳佳的課桌上鋪滿了各種護膚品的瓶瓶罐罐,課桌周圍零散堆著快遞盒子,我又仔細打量著她明顯擦了粉和口紅的臉,聯想到前幾次她在課堂上打瞌睡和照鏡子的表現,心里暗暗推理:她一個住校生怎么還能頻繁網購,準是把手機帶到學校了,半夜玩太晚第二天才打瞌睡!不過她的手機打哪兒來的呢?家長知曉嗎?于是我趕緊跟家長聯系,告知了這個情況。出乎意料的是,家長難為情地承認是他們給孩子配了手機,主要是考慮到女兒周五放學回家路途遙遠,路上方便聯系,加上女兒做了保證不帶進教室的承諾也就沒在意了,對于現在女兒的實際表現,他們很吃驚也很憂慮。聽完解釋,我對佳佳回家路遠的實際困難表示了理解,但考慮到校規校紀和目前佳佳自控力差的表現,我向家長提議:佳佳周日返校將手機交由我保管,周五放假時取回,平常有事要和家長聯系可借用我的手機。家長對這個辦法十分滿意,我也趁機提醒家長:佳佳作為住校生兩周回家一趟,家長一定要利用放假時間和女兒多交流,關注女兒心理狀態,對于她目前表現出來的喜歡網購和化妝,一定要適時加以引導。家長對此表示贊同,并和我約定今后在微信上及時交換學生家校兩地的表現情況,適時教育。借此手機網購事件,我和家長組成同一陣營,對這位初現不良表現的“個性”女生進行了全方位的關注和積極干預引導,在學校我向家長傳遞著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并給出科學的教育建議;在家中,家長向我播報著學生情緒心理表現,家校攜手形成合力。在這種共享環境下,家長對學校班主任的信任度大大提升,教育孩子時也有了相應的科學合理的參照指導,家庭教育逐步向學校要求靠攏。同時,在家校聯系中,班主任對學生身心及家庭環境有了全方位的了解,甚至掌握著校外的心理動向,大大提高了學校教育的針對性和準確度。
三、手機記錄生動教育素材
智能手機在發揮溝通傳播功能的同時,也帶火了手機拍攝和直播。我們在感慨抖音火爆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相較于語言文字,圖像視頻傳播信息的豐富性和生動性。而正如這些吸引學生的圖像視頻來源于實際生活一樣,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素材同樣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學生,因此我們不妨把手機拍攝功能運用到學生教育中,適時記錄有價值的教育素材。
一段時間,我班男生的寢室內務臟亂差,強調了多次仍不見改善,我就將寢室凌亂的床單和歪歪倒到的鞋子拍下來展示在班級多媒體上,并對比放上女生寢室整潔漂亮的圖片,沒有過多的語言說教,男生們在哄笑過后,將寢室收拾得煥然一新。合唱比賽中,我將班級的表演視頻默默錄下來在賽后共同觀看,大家在品嘗榮譽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班級的凝聚力,在此后的集體活動中,我不用扯著嗓子命令每個人應該如何做,學生們就知道如何更好地參與,活動更賣力了,彼此合作也更默契了。細致捕捉學生自己的教育素材,通過手機拍攝生動地展示,學生更能充分地了解自我,相比過多的空洞的說教,圖片視頻更能觸動學生心靈,并在自我觀察中學會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
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發展給班主任工作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只要我們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德育教育手段,充分利用智能手機的優勢,抓住學生手機時代下的心理特點,危“機”也能變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