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杭桂莉 焦歆嬈
摘要:隨著全球化語境的不斷推進,影視作品的跨文化傳播速度令人驚嘆,且發展趨勢日漸強盛。影視作品具有很龐大的群眾基數,是當下風靡全球的文化娛樂產業,隨之延伸的是巨大的商機,不僅如此,對于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傳播也是很好的途徑,能夠讓你足不出戶體驗全球盛世華典,是促進當代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如此盛況,我們應該思想,究竟歐美電視劇有什么魅力,讓中國這么多觀眾愿意成為其忠實的粉絲呢,這種跨文化傳播是如何實現的。通過探尋美劇對我國大眾文化特別是影視作品跨文化傳播的啟示和借鑒有哪些,以此來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關鍵詞:跨文化,價值觀,傳播,大眾文化
全球化發展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經之路,文化、經濟乃至政治的跨界交流與合作將是當今社會的重要思考話題。如何推動世界各國之間的跨文化交流、促進各民族相互理解、提升全球范圍的合作共贏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由此可見,研究跨文化傳播勢在必行,通過掌握其傳播規律、發現其傳播優勢、總結其傳播策略,才能在跨文化傳播中盡量減少沖突,增進理解、互相包容和共同發展
1 美劇在中國實現跨文化傳播的因素
1.1差異文化帶給受眾距離美感
從心理層面而言,每個人對自己熟知的東西都會產生倦怠感,習慣其存在之后很容易將其忽略;而卻對新鮮事物保持著極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將了解的更為透徹。這種心理在文學上被稱為“陌生化”,它是俄國形式主義的核心概念,強調的是在內容與形式上違反人們習見的常情、常理、 常事,同時在藝術上超越常境,給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動。恰到好處的審美距離對于文學作品而言至關重要,只有當審美對象中存在不被受眾熟知的內容時,只要是在合適的距離范圍之內,就能得到受眾的認可和欣賞,這也是評價一部作品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
1.2理性主義造就受眾心理優越感
美國人個性使然,比較注重對個體的凸顯,但是他們又是理性與科學的化身。這樣的文化背景可以從美劇中一覽無余,一些熱播的犯罪題材劇集與醫療劇集中,美國人的理性主義被完美的呈現在觀眾眼前。這類劇集通常需要穿插很多醫學或偵查的專業知識在其中,因此我們所看到的劇作在情節和細節方面的處理機會都是高度還原。以《急診室的故事》為例,其中不泛手術場景的刻畫,其真實感來源于醫療的場景、道具、醫用設備等以及醫學術語等,這些都是百分百按照現實場景進行布置,甚至拍攝過程中還有專業的醫學顧問進行現場指導與糾錯,可見該劇的品質之高。如此高質量的美劇往往會帶動觀眾對其進行劇情預測,很多“美劇迷”會以貼吧或論壇的形式發現自己對劇集的理解與調理分析,通過劇集中的邏輯性來推測其接下來的劇情走向。而《越獄》使得這種推理達到了高潮,每集結束之后,“《越獄》 迷”們都會在百度貼吧里一起解析劇中的蛛絲馬跡,曾經有中國觀眾通過縝密的分析預測了該劇的線索之一,使主推方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大吃一驚。理性主義作為美劇的特色之一,它反映的是美國本土文化的底蘊,“美劇迷”之所以會“迷”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這種體現智力的娛樂形式能夠使自己獲取內心的滿足。
1.3 普世價值激起受眾內心共鳴
不管是《越獄》中細膩縝密的逃獄計劃也好,《迷失》里為求自保的自相殘殺也好,撲朔迷離的劇情走向深深的吸引了每一個觀眾,但直擊人們心靈的還是劇后埋藏的人性。《鬼語者》作為一部靈異片,沒有慣用的恐怖因素參與其中,反而是令人心生惻隱之心的溫暖人心的劇情;《黑道家族》一改觀眾對黑幫社會的認知,不帶一星半點血腥片段,反而講述的是這個家族不為人知的生活常態。科幻劇《英雄》的監制表示,人性才是引人入境的本質,所謂的超能力不過是人性之間的傳播介質,與日常生活技能并無二異。
2 美劇流行對中國跨文化傳播的啟示
準確的說,美國的文化軟實力是借助了美劇的成功傳播而實現大幅度提升的,因此,中國也能夠再結合本國國情的基礎之上,參照此類做法來提升自己的文化軟實力,進而實施大眾文化走出去的戰略,使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以及國際形象上升一個臺階。
2.1中國影視劇進行跨文化傳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1.1機遇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以及對外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國際社會顯示出對中國文化的熱情關注和主動接受,對國產劇的海外傳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世界對中國文化的關注度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境地。全球化對于所有國家而言都是一劑促進發展的強心劑,不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都是一樣,這種觸及發展推動了中國向國際舞臺邁進,并逐漸成為了引領發展中國家的先行者。
2.1.2挑戰
隨著中華文化的不斷拓展與延伸,其影響力已經能夠支撐中國的電視劇行業進軍海外市場,加上中華文化的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實現依托中國電視劇進行跨文化傳播的模式早已形成,中國應及時把握機會,順勢而上。
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滿足引入國家的文化背景。中國電視劇注重情感表達以及因果循環。中國電視劇想要成功進去國際市場,既要充分熟知各國電視劇的發展歷程以及其表達方式、播出形式等等。也就是說,在大量參考其他國家電視劇創作的前提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優質的資源進行吸收,再結合自身的創作技巧加以合理運用,不宜生搬硬套,整個創作過程要以自身特性為基調,適當的融入一些國際文化信息,進而推出能夠展現中華文化的優質劇目至海外市場。
注重本國文化于電視劇文化表達之間的緊密度和契合感。中國的文化要素層次飽滿,淺表層以視覺上的吸引力為主,但需要注意與劇情、人物個性相結合,避免出現審美疲勞;中高層次的文化要素則應開始通過電視劇進行傳達,如“仁愛”(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關愛)等,以上文化觀念包含了人物精神、行動以及為人處事,可以將這些寄托于人物形象上,以生動的人物形象與飽滿的個性進行文化的傳播,因此,可以將其依附于中國的武術、中醫、針灸、飲食、古代器樂等富含中華文化底蘊的事物之上來實現有效的表達。
參考文獻
[1]王雅楠.從《生活大爆炸》看美劇在中國的跨文化傳播[J].東南傳播.2012.01
[2]葉楓.淺談美劇傳播與文化霸權[J].新聞世界.2013.05
[3]趙顏顏.多重語境下解讀美國電視劇在中國的跨文化傳播[D].安徽大學.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