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湘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傳媒學院,廣西南寧,530008)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講話上強調:“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新時代,每一位英雄楷模的背后都是一段精彩鮮活、富有感染力的故事,都有一種頑強拼搏、英勇奮斗和精忠報國的情懷,展現的都是艱苦奮斗、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當下,全國人民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對大學生開展時代楷模教育,就是要讓廣大青年學習楷模,向楷模看齊,以楷模為榜樣,凝聚青春力量,創造奮斗人生。
在革命戰爭時期,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多少英雄楷模拋頭顱、灑熱血,因為他們心中有信仰;在國家建設初期,為了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保衛新中國,多少英雄楷模無私奉獻、艱難前進,因為他們心中有信仰;在改革開放時期,為了祖國繁榮、民族富強,多少英雄楷模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因為他們心中有信仰;在社會主義新時期,為了小康社會、民族復興,多少英雄楷模舍棄小家、為大家,因為他們心中有信仰。新時代,我國處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時期,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領導下熱火朝天搞建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克服險阻,英勇向前,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英雄楷模。他們表現出了一種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一種勇于擔當的時代使命信仰,一種堅毅的傳承創新信仰。黃旭華、屠呦呦、袁隆平、郎平、申紀蘭、于敏、程開甲、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猶如一座座不朽的豐碑,又像一座座精神的燈塔,他們用矢志不移的信仰生動演繹了新中國新時代的偉大創舉。
艱苦奮斗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是我國人民戰勝種種困難、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四渡赤水,強取大渡河,過草地、翻雪山、吃樹皮、睡雪窩,艱難輾轉十四個省,突破了敵人的重重封鎖,躲過了敵人的機槍大炮,創下了人類歷史的奇跡,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為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保存了有生力量。新時代,艱苦奮斗有了新的內涵和理解,展現的是廣大時代楷模在各行各業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精神,是在應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下一種不斷將事業推向高潮的精神。廣大時代楷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展現出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魄力,體現了勇當“金剛鉆”的闖勁與定力,奉獻了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實績。正是這樣一種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使得很多時代楷模成為各行各業中的“領頭羊”,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動和影響著全國人民。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是因為有無數時代楷模在為我們遮風擋雨。鐘揚為了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援藏16年,足跡遍布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長期的高原工作讓他積勞成疾;杜國富為了戰友,鐵骨錚錚,以血肉之軀擋住危險,用身軀守護和平,勇敢趟過雷場;馬旭為了國家的教育事業,以點滴積蓄匯成大河灌溉一世的鄉愁,畢生節儉只為一次奢侈,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于敏為了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隱姓埋名二十八年夜以繼日地工作,只為換取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國際地位……這些時代楷模不怕流血犧牲、勇于擔當的精神展現了新時代的高尚品德。他們做到了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職,把高標準、嚴要求作為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用自己的“辛苦指數”去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他們做到了擔當起事業的發展,擔當起人民的檢驗,擔當起國家的需要,用自己的努力付出換取了國家的繁榮富強。他們守住了清貧、耐住了寂寞、受住了委屈,也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守住了新時代社會主義的精神家園。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時代楷模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他們在時代奮斗中志存高遠,永葆愛國熱情,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融入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始終保持愛國、愛黨、愛人民的情懷;他們勇于擔當,砥礪前行,不做得過且過的“敲鐘和尚”,不過放任自我的“佛系人生”,爭做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改革開放的引路人;他們修身立德,錘煉高尚品格,善于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營養,從自身內省中提升道德修為,成為馬克思主義的踐行者。因此,開展大學生時代楷模教育能夠督促大學生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也能督促他們胸懷理想、志存高遠,堅持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1]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時代的中國正處在中華民族發展最好的時期,但面臨著國際環境最復雜的歷史時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廣大時代楷模堅守愛國主義情懷,堅持愛國主義和愛社會主義統一,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堅持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堅持立足民族又放眼世界,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將愛國主義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開展時代楷模教育有利于廣大青年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滿腔政治熱情和深厚的愛國情懷轉化為堅定信念、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的精神動力,轉化為立足實際、奮發學習、堅持勝利的行動目標。這也有利于大學生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一以貫之地聽黨話、跟黨走,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主權、國家尊嚴、國家統一。
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偉大的奮斗精神深深根植于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發展于熱火朝天的社會實踐,升華于日新月異的創新創造,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向世界舞臺、引領時代潮流、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廣大時代楷模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是他們的真實寫照,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開展大學生時代楷模教育就是要讓大學生傳承時代楷模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精神力量,弘揚奮斗精神、勞動精神,大力宣傳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學生樹立艱苦學習、艱苦工作、艱苦創業的理念,讓奮斗精神成為時代強音。
開展大學生時代楷模榜樣學習,需要豐富教育內容,凝聚起教育的情懷。首先,高校要堅持時代楷模精神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相結合。高校要廣泛、持續、深入地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幫助廣大青年深刻理解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時代楷模事跡可以使學生更加堅定對英雄人物的向往,對英雄人物的學習,對英雄人物的宣傳,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立鴻鵠志,做時代的奮斗者。其次,高校要堅持時代楷模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的精神動力、行動指南、奮斗目標、行為典范,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優秀的文化、澎湃的情感。于敏、黃旭華等人的愛國事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展現,郎平、姚明等人的先進事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示范,他們都應該成為大學生的明星、追求和信仰,成為大學生見賢思齊、催己奮進的力量源泉。[2]最后,高校要堅持時代楷模精神與黨史國情教育相結合。高校要加強廣大青年對黨的歷史、當代國情、青年使命、個人信仰的理解和認識,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更好地學習了解黨的歷史及黨的豐功偉績、光榮傳統、宗旨使命,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不斷加深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進一步樹立跟黨走、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
新時代,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積極轉變教育教學方法,是吸引學生、凝聚學生、引導學生的關鍵。首先,開展時代楷模教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堅持以學生為本就是在時代楷模教育中,把影響學生、帶動學生、引領學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尊重青年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善于換位思考,真正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認真對待學生的合理訴求;要通過導學、講學、研學、比學、踐學、督學,營造起學習時代楷模的濃厚氛圍,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學懂弄通做實時代楷模精神。其次,開展時代楷模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善于從時代楷模的勞模文化和先進文化熏陶中幫助學生汲取榜樣力量,加強情感滋養,涵養道德情懷,從先進人物和時代楷模的事跡中感受英雄風范、提升英雄水準。大學生要堅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把正確的價值認知、自覺的行為養成、扎實的實踐水平結合起來,爭做向上向善的道德引領者,爭做愛黨愛國的時代先行者,爭做勇往直前的行為示范者,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和奉獻者。[3]最后,開展時代楷模教育要堅持重心下移,要在基層班級、學生宿舍開展時代楷模教育,以此為大學生德育提供內生動力。對于大學生德育修養,基層班級、基層宿舍是神經末梢,只有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聚焦主責主業,讓學生當主角,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教育的影響根扎得更深更廣,才能增強青年學生在教育中的存在感。
在開展大學生德育教育中,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和網絡育人是新時期重要的教育載體。首先,開展時代楷模教育要創新文化教育載體。先進文化的陶冶、滋養將有助于大學生吸收、內化時代楷模的精神。因此,高校要堅持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建設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同時,高校還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建設勤于學習、追求真理的學術文化,并堅持以人為本、規范治校的目標,建設廉潔自律、為政清廉的廉政文化,以此在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中盤活榜樣人物和典型事例,幫助大學生置身具體情景之中,使之產生強烈的思想共鳴與價值認同。其次,開展時代楷模教育要創新實踐教育載體。英雄楷模的榜樣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能急功近利,而應該循序漸進。高校要引領大學生學習時代楷模的優秀事跡、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進而在社會實踐中體現他們的精神,鼓勵大學生主動到人民群眾和一線實踐中歷練成長,堅持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螺旋式上升過程中錘煉過硬的本領、塑造良好的品格。最后,開展時代楷模教育要創新網絡教育載體。各高校在學習宣傳時代英雄人物事跡中鼓勵建立特色網站、特色網群,針對大學生思想實際、圍繞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建立時代人物主題網站、主題網群,搶占網絡主陣地,高唱網上主旋律。同時,高校還要通過構建更加貼近青年思想的網絡引導工作體系、更為完善的網絡教育體系、更為健全的網絡動員體系、更為有力的網絡資源保障體系,使青年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英雄人物事跡,接受思想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