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化工職業學院 重慶 長壽 4012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評價學校好與壞的根本標準是立德樹人的成效,而課程正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化、操作化和目標化。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點中提到,夯實教育發展基礎,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這項要求的主要工作措施就是有序推進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
同年11月24日,吳巖司長在第十一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的報告提出“金課”就是以課堂為核心,涉及課堂內外和始終,將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融合,通過創新性的課程內容和教學形式激發師生主動性,提高課程難度,多維度評價和認證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的高質量課程體系。報告中明確提出,區別于“水課”,“兩性一度”是“金課”所特有的三大標準,即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線上“金課”建設的提出,給我國線上課程的建設推廣提出了硬性指標和發展方向[1]。
那么,對于以實踐教學為中心的理工高職院校,應該如何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線上“金課”呢?以《化學分析操作》課程為例,結合我院線上課程建設基本情況及我院工業分析技術專業的發展現狀進行探討和研究。
首先,我院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實力雄厚,突出《化學分析操作》線上“金課”建設的必要性。
工業分析技術專業是重慶市骨干專業,也是教育部財政部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職教實訓基地。同時,工業分析技術專業與我市行業企業的聯系非常緊密,2018年與重慶天原化工有限公司聯合申請了市級高職教育“雙基地”建設項目,并長期與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等幾十家市級企事業單位建立學生實習實訓聯合基地。這都能夠體現出我院工業分析技術專業的特色辦學效應和雄厚實力。
隨著在線開放課程的不斷發展,通過檢索相近專業的在線資源,我們發現普遍存在錄制水平不高及操作不規范等現象,影響了專業課程教學的科學性及嚴謹性。另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線上教學使用其他高職院校的課程資源也缺乏本院的專業特色文化。綜上所述,應時推出我院《化學分析操作》線上“金課”,也是大勢所趨。
其次,對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師生及行業企業進行多方調研,并根據《化學分析操作》課程性質及現有課程資源儲備,確定“金課”建設目標及基本思路。
加強《化學分析操作》課程線上“金課”的建設研究,就是對課程改革注入一劑強心針。通過師生調研我們發現,現在很多教師不讓學生在課堂上用手機,老師也還在用傳統方式授課,學生雖然人在課堂,但心不在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管與堵,不如疏與導。也就是說在課堂上,如果手機是可以用來和老師互動的,是以嶄新的模式用來和同學研討學習的,那么完全不需要在課堂上阻止學生使用手機,反而還應該讓手機成為學生課堂當中主動學習的工具。以上調研結果充分說明,在“互聯網+教育”的時代大背景下,我們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要讓學生和教師都充分意識到教與學的革命時代已經到來[2]。專業課程線上“金課”的建設,要讓專業老師都能夠參與其中,全身心投入課程的設計、開發和制作,讓課程更具專業特色;授課時,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課程線上資源為學生進行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和自主性高,完全改變了學生對專業課程枯燥難懂的學習狀態,教師也能夠從一次次枯燥的授課中解脫出來,讓教師對授課充滿積極性和挑戰度,讓學生真正收獲知識,切實提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以產業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改革方案,這需要我們進行廣泛的產業需求調研,重點對我市的化工、石化、醫藥、輕工、環保、食品、能源等行業進行調研[2],了解他們的人才需求,尤其是質檢、產品質量控制、過程分析等與《化學分析操作》課程能力培養相關崗位的需要和人才技能要求,以確定課程的培養目標奠定基礎[3]。這樣的企業需求調研使得我們的人才培養靶向性更強,更具針對性。以工作過程中的任務驅動為導向,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科學設計課程項目,將《化學分析操作》課程的理論教學課時縮短至24學時,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以項目任務為導向進行76學時的實驗課程。該課程具體主要包括課程緒論、誤差分析及數據處理、分析室基本儀器操作、滴定分析概述、酸堿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這8個課程項目形成整個課程體系,并進一步分解成31項學習型工作任務,突出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崗位針對性。
第三,《化學分析操作》課程“金課”建設過程中的幾項改革措施。
1.進行課程題庫精準建設,實現教考分離。
通過大量專業積累和自行出題的方式相結合,進行課程題庫建設。題庫建設完成后,可由管理人員或任課教師隨機從題庫中抽取試題,最終形成課程考核的試卷。建設完善的專業題庫,實現真正的教考分離,能夠正確反映教和學兩個方面的真實情況,避免了教師在教學、設計試卷和評卷中存在主觀隨意性的情況,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對學生考核帶來的誤差,提高專業課程教育質量[4]。
2.改革課程教學內容,設計開發新教材。
追蹤行業技術最新發展動態,通過多年的課堂和實踐教學經驗的積累,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對MES模塊化教學過程已取得重大教學成果。根據MES模塊化教學開發具有我院專業特色的MES模塊化教材,讓教學成果得到進一步的升級和轉化,同時也將提高我校工業分析技術專業的核心競爭力。
3.課程建設突出技能大賽操作素材,充分體現我院特色專業核心競爭力。
我院工業分析技術專業開設時間長,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資源豐富,每年在國家級及市級各項技能大賽當中所獲得的榮譽頗豐,這使得包括其他專業在內的學生對參加技能大賽,都有很高的積極性。為了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化學分析操作》線上課程的建設內容還設計了歷屆技能大賽比賽項目知識點和操作技能的講解及演示。
4.課程內容建設緊貼行業需要,為社會培訓工作添磚加瓦。
我院每年有大批社會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根據社會人員非脫產而又迫切需要專業學習的特點,建設好《化學分析操作》課程線上課程優質資源,既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培訓工作,也能夠大大增加我校的專業知名度,讓具有專業特色的《化學分析操作》課程成為我院的特色“名片”。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知識更新換代速度加快,高職素質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讓學生真正具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我院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在《化學分析操作》課程線上“金課”建設中進行了初步實踐,取得了具有專業特色的建設經驗和能力,但仍有大量值得深入探索的問題,需要在更多的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修正和完善。線上“金課”的建設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如何更好地實施,需要更多教師積極參與并努力探索。用吳巖司長的話進行總結,建設線上“金課”要發狠力、精準發力,使“水課”越來越少,使“金課”越來越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享受“金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