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永興鎮聯盟學校 四川 遂寧 629000)
目前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向學生提問,但是這種提問過程往往較為嚴肅與乏味,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有可能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學習數學,更不會主動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這對于數學教學目標的達成來說,是十分不利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教師沒能夠注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學生的思維無法被調動,自然也就不會靈活地運用自己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數學問題了。
問題情境創設會因科目與年紀的不同而不同,數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必須根據學科的特點及學生學習規律,有針對性地進行創設數學問題情境,在綜合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保證所創設問題情境的合理性,具體需要遵循的原則如下:其一,層次性原則:在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為了保證其創設的科學性,數學教師要始終堅持層次性原則,要充分保證問題創設具有一定的層次感,應當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規律進行創設。其二,生活化原則: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數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促使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由此可見,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盡可能地與現實生活進行練習,將生活中的問題作為教學案例,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情境創設,充分體現出問題設計的生活化。其三,啟發性原則: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則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中進行不斷思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因此,數學教師要保證所創設的問題情境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充分發揮出啟發性問題的作用。總而言之,數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嚴格遵循問題創設的原則,確保所設計的情境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當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不僅要重視教材本身內容,更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拓展能力。數學知識一般都是比較抽象、復雜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由于新課改下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再適用于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因而教師應樹立高效課堂教學理念,注重課堂提問情境的重要性,研究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和提問策略。同時,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課堂提問要注重優化提問方式。課堂提問可以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但由于學生對教師還存在一種膽怯心理,不敢主動和教師溝通、互動,從而對課堂提問造成一定障礙。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先從自身做起,讓學生消除這種膽怯心理,在課業開始前主動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以一種輕松的狀態進入授課環節。
與物理、化學等學科一樣,數學也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教師在利用問題情境的同時,應增強它的可操作性,讓學生在不斷地整理、分析、歸納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數學學習體系。如在教學“定理與證明”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草稿紙上畫出的一個等邊三角形,然后根據三角形的左腰與右腰,折出兩條邊的垂直平分線,再讓學生依照之前的方式折出第三邊的垂直平分線,接著讓學生用記號筆畫出三條垂直平分線,最后問學生:“這三條垂直平分線有何關系?”學生根據自己折出來的三條垂直平分線,能清晰地看到三條線相交于一點,并告訴教師“三條垂直平分線相交于一點”的結果。
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常常會說:“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這里所要表達的就是,數學雖然與生活有著些許不同,但是數學是無法離開生活而獨立存在的,且數學會對生活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更為成功地利用問題情境及其創設實踐來產生積極地促進,就必須更為努力地去尋找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用新聞熱點、實際案例、真實場景等來與數學知識進行深度融合,既能夠帶給學生前所未有的熟悉感,又能讓學生置身其中而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理解、掌握及運用,促使學生能夠感到數學知識有一種極為自然的親和感。
問題情境服務于課堂開放性問題的特征體現在不完善的條件或是結論的不確定上,解題方法策略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發散性和創造性。通過對同類問題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通過對不同類型開放問題的探究,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能有效提高發散思維水平。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將開放問題的探究貫穿于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在體驗成功喜悅的同時獲得思維的發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句話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活動需要有問題的設計,而現在仍然持有傳統教學理念的教師應當深知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讓學生真正得到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提出合理問題,進而充分刺激學生的探究欲望,將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出來,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良好習慣,如此必定能夠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數學教師一定要充分地考慮初中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原有的數學基礎和經驗,從他們的日常生活出發,在把握教材中知識點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富有趣味的問題情境,引領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對具體問題展開思考和剖析,使學生逐漸掌握當堂課的重點知識,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數學素養,優化問題情境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