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康樂縣第三中學 甘肅 臨夏 731500)
面臨新時代教育改革,廣大初中體育教師急需深入研究并實踐教學方式創新改革,全面提升教學工作質量。筆者主要研究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并提出若干創新方向,以期為體育教育界工作者提供建議。
1.1 教學內容不合理。課堂教學內容是課程精華所在,也是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知識載體,對整體教學工作質量起決定性作用。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初中體育教育資料愈加豐富,許多先進的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網絡免費獲取。不過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還不能很好地利用網絡教育資料開展教學活動,體育教學中的拓展活動往往處于忽視地位。同時教師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愛好及教學規律沒有深入的了解和重視,導致正式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內心實際需求。加上多數初中生處于心理成長期,對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較重,街舞、跑酷等社會上較為流行的運動類型對其吸引力較強,相較之下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缺乏流行元素,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較低。
1.2 重視程度不足。初中屬于應試教育階段,多年來受其教學制度影響致使體育學科受重視程度不足,體育課地位邊緣化。由于體育課在初中課程體系中受重視程度不足,導致體育教師參與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受打擊,教學模式創新動力不足。長期以來體育教師所處地位尷尬,受學校升學政策影響,為迎接中考學生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文化課業學習,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較低。甚至一度出現體育課淪為自習課,學期末體育課程變為文化課現象。初中學生普遍存在對體育課程重視程度不足的現象,導致體育教學工作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繼而體育課程的教學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1.3 評價方式不合理。傳統的體育教學考核中,教師主要采用固定的體育項目對學生進行成績考核,學生個體化差異沒有得到合理重視。當前體育成績評價中,僅根據性別不同設置不同的考核標準,存在部分學因身體機能差異導致評分較低,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小部分學生先天心肺功能較差不能承受長時間劇烈運動,導致其難以在體育課期末3000米跑步考核中取得好成績,學生總體的體育成績分數較低,學生將會對體育課產生畏難情緒,進而對體育課教學內容興趣極低,從而導致初中體育教學效率不能達到理想狀態值。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阻礙了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發展,不利于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2.1 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創新。鑒于初中體育教學內容過于簡單枯燥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較低的現象,體育教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提升體育課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開展個性化教學。[1]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源源不斷創新教學內容,進而提升體育課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興趣引導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學習。教師需要合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還可根據班級學生性別比例開展專項教學,當班級中女生數量偏多時,可多開展對于肢體靈活性與協調性要求較高的健美操、瑜伽等體育項目;當班級男生人數偏多時,則多開展與力量對抗以及體力要求較高的籃球、足球等項目;當班級中男女同學比例相當時,可選擇與體力與肢體協調性相關的綜合型體育項目,例如羽毛球、排球等項目。此外,教師在開展體育項目教學前,需要充分考慮班級學生的意見,學生有權利選擇學習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
2.2 合理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結合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活潑好動的特點,體育教學方式創新可引入游戲化教學模塊。初中體育教師可利用戶外活動場所,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教學游戲活動。以游戲化的方式開展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開展游戲化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初步分組,之后可根據學生自主意愿進行二次調整。教師需要提前告知學生教學游戲的主題、規則以及獎懲方式,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游戲的過程中,可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帶領學生感受課堂學習樂趣。例如在籃球教學中,可由兩組隊員分別嘗試用規定的球數投球,兩組組員分別距離球框相同距離,投中一個球后則換一位隊員并前進一步,先到達球框下的隊獲勝。體育教學游戲可充分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方式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可有效保障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2.3 分層教學與評價。體育教師在實現教學方式創新時,需要將班級中學生興趣愛好、知識儲備以及身體素質差異都納入到影響課程教學質量的考慮范圍內。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與考核時應實施分層教學與評價,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差異,使得學生得到合理的體育評價分數,不至于出現分數極低的學生,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受打擊。[2]例如在籃球體育考核中,教師在開課前應根據學生的籃球運動基礎水平將其分為零基礎、有基礎以及水平優異學生。體育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運動基礎進行不同層次的籃球運動教學,零基礎的學生主要以籃球運動興趣培養和入門學習為主,有基礎的學生則主要以強化訓練為主,水平優異的學生則可安排其參與教學活動,減輕教師教學負擔。通過分層教學和評價的方式,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有效激發,不僅可以確保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還能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認同,體育教學質量得到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學方式改革后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通過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引入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以及對班級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與評價,可有效提升初中體育課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體育學習,進而有效保障體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