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錦霞
陜西財政云核心系統計劃于2020年1月在全省上線運行,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同步實施。屆時,各預算單位財政資金支付業務將實現全流程無紙化辦理,取消實物印章,實行電子簽章。這是財政資金支付管理的一項重大改革,電子化支付,預算單位在電腦上連接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公務卡報銷、轉賬、對賬、打印入賬通知書、打印電子支付憑證回單等所有財政資金支付相關業務,配合使用公務卡,實現了日常零星刷卡支出、差旅費支出、轉賬支出等各種支付場景全覆蓋。同時,借助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動態監控,財政資金監管更加自動化、規范化、高效化,將有效提高財政資金運行效率,降低預算單位行政運行成本,促進政府部門行政效能的提升。
國庫集中支付信息化管理改革是以集中支付制度為基礎的一次新的業務變革,具體是指財政部門、預算單位、中國人民銀行、財政國庫業務代理銀行之間,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取消紙質憑證和單據流轉,基于利用國家認可的電子簽名技術,實現國庫資金支付管理全流程的實名認證、不可抵賴、不被篡改以及數據加密傳輸的安全機理。發出電子指令辦理財政資金支付及清算等業務,實現財政資金安全、高效運行的管理模式。
1.極大程度上簡化了國庫集中支付程序,提高了預算執行的效率,降低了國庫集中支付的運行成本。
2.實現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在財政部門、預算單位、人民銀行、代理銀行之間的互聯互通,通過數字加密技術構建科學嚴謹的財政管理內部控制機制與高效快捷的外部服務。
3.提高了財政性資金運行的安全程度,實現了關鍵憑證采用加密存儲,實現了針對業務數據的防抵賴、防泄漏、防篡改的基本安全保障,保證了電子憑證的真實和完整。
1.政府機構眾多,從事核算財務的人員比較少,掌握專業技術的人不多,業務審批流程較復雜,這就為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造了麻煩,不利于國庫集支付信息化制度的開展。
2.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基礎在于部門預算體系,但是由于目前預算部門存在管理綜合性統籌性不夠,有些單位的資金未盤活,相當一部分財政資金未發揮作用;預算管理透明度不高;預算對支出執行約束力不夠。這就給支付信息化的執行帶來了障礙。
3.由于財政系統間缺乏聯動協同機制,各業務處室之間的管理主要通過報表和公文進行,財政各業務系統都是割裂分散的,即使是最基本的單位基礎信息,也沒有進行有效統一。信息化法制建設和管理工作滯后,在信息化推進過程中重建設、輕應用,重硬件、輕軟件比較普遍。
(1)注重加強宣傳,提高思想認識。財政部門加強下級財政部門業務指導,進一步夯實下級財政部門支付電子化管理理念。目標在操作上實現資金支付無紙化,把電子憑證的應用覆蓋所有資金撥付環節,通過數字證書和電子印章技術,實現電子憑證替代紙質憑證的交換,從而達到提高支付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筑牢財政資金安全防線的目的。(2)注重優化流程,完善實施方案。在制度、表單、崗位職責、CA證書、印章等方面入手,重塑業務管理流程。加強調查研究,改造鎮級財務業務系統網絡,財政、國庫行、預算單位三方通過電子憑證庫對等連接,完善運作流程設定。(3)注重基層實際,提升操作水平?;鶎迂攧展ぷ魅藛T流動性較強,要求鎮級財政部門落實相關工作人員配備到位,對基層單位經辦人員、審核人員、財政支付受理人員等進行計劃額度、授權支付、實撥支付等管理業務流程自上而下扎實的培訓學習指導。(4)制定實施方案。及時制定實施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電子化改革的建設目標、系統改造方案、業務流程和實施步驟等,為順利推進支付電子化改革工作奠定堅實基礎。(5)加強業務培訓。全新的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系統,在操作界面、業務流程上與舊系統有較大的不同,為保證業務人員能熟練掌握業務,應分別針對財政局業務科室指標管理和用款計劃管理模塊、代理銀行有紙化流程和退款業務、預算單位業務知識、系統功能介紹和實機操作等不同流程業務進行培訓,有效提高了各部門對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的認識及業務能力。(6)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加強與人民銀行、代理銀行、預算單位、技術實施公司的業務交流和溝通,及時收集和反饋情況,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與人民銀行、代理銀行等部門共同探討支付電子化改革工作計劃和實際工作情況,共同完成改革目標任務。
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全面提升財政管理決策的科學化、資金監管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能力和水平。通過常態化、規范化跟蹤掌握重點財政支出、預算執行進度、資金使用方向等執行數據,確保財政資金撥付的時效性和到位率,提高財政資金分配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