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勛衛,賀兵香
(1.華東交通大學理學院,江西南昌,330013;2.南昌市鐵路第一中學,江西南昌,330002)
大學物理課程作為教育部規定的理工類專業大學生的一門必修基礎課,在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具有其他課程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數高等院校大學物理的教學方法和輔導方式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學生參與度低,課堂教學效果非常有限。如何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達到預期教學目的,一直是國內外教育教學研究的熱門課題之一。各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不斷涌現,比如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不同的教學方式有其優點,不過也難免地存在缺點,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課堂授課。
在此背景下,美國哈佛大學Efic Mazur教授創立了一種新式的教學方式——同伴教學法。同伴教學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通過概念測試題的方式檢驗學習效果,以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不清楚的概念。[1-2]同伴教學法首先要求學生課前自學,完成課前測試題,整理出自己難以理解的部分。教師在課前將課前測試題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匯總,在正式上課時圍繞每個關鍵物理概念,把一節課分為幾個小單元。教師在對每個核心概念進行基本講解之后,展示出一個與之相關的概念測試題,先讓學生不討論進行選擇,由答題卡反饋記錄學生的答題情況,根據學生答題的正確率,決定教學的策略:正確率小于30%,教師重新講解概念,再讓學生發送答案;正確率大于30%小于70%,讓學生討論后再發送答案;正確率大于70%,教師依據學生錯誤選項揭示學生對物理概念的錯誤理解,針對錯誤概念講解,從而進入下一個問題。
同伴教學法是圍繞概念測試題展開,強調概念教學,借助計算機應答交換系統或選項卡片,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基于概念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有效地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手段,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創新教學方法。在過去的20多年里,國內外研究者對同伴教學法已經做了大量研究。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校正在使用或嘗試使用同伴教學法進行教學。自從同伴教學法引入國內以來,已有不少高校,如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揚州大學和廣西師范大學等,已經將其應用到了物理教學中。[3-8]同伴教學法有效地改變了我國傳統教學中授課方式單一和學生被動接受等問題,真正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加強了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但鑒于中外教育背景、教育現狀以及學生情況等多方面的差異,在同伴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有時未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實際對同伴教學法在大學物理應用中遭遇的困難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應對措施。
課前自學是同伴教學法在教學中順利實行的前提條件。通過課前自學,學生能夠掌握部分知識點,給教師提供反饋信息并節省課堂時間。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鋪墊,教師還是會在課堂上對課本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但是,在同伴教學法中,課前預習已經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需要學生通過輔助資料,自主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點,而課堂教學則是測試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對理解不夠的概念進行討論和補充。因此,同伴教學法對課前預習要求很高。事實表明,課前預習對于國外著名大學和國內“985”高校的學生而言不是問題,但是一般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大部分學生課前預習工作通常做得很不到位,課前看過課本的學生不超過半數,而主動查閱資料的學生則更是寥寥無幾了。這是我國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就已經養成的不良習慣。如果課前不預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問題大部分學生就很難答對,會對同伴教學法的實施造成嚴重的阻礙,課堂進度將極度緩慢,甚至不得不回到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來。
開學調研發現,很多學生對于傳統教學方式不滿意,而對同伴教學法這種新式教學方式認同度比較高。但是,隨著課程的開展,不少學生開始慢慢對這種新式的教學方式也失去了新鮮感,積極性大減。學期中期調研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想放棄采用同伴教學法。究其原因,大部分學生學習大學物理課程是培養方案的強行要求,是必修課程,而不是自己想學習物理或者對物理感興趣,這必然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大學物理過程中是被動的,消極應付的,沒有原始動力。另外,由于物理課程學習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了恐懼感。前些年,浙江省開始試行新高考模式,物理成為選考模式,結果選考物理科目的學生非常少,該事件在社會上一度引起了強烈反響。
目前,在國內,同伴教學法還處于試行階段,只在小部分或者個別班級中施行。同伴教學法在試行過程中,基本還是按照傳統的評價體制,也就是以最終考試成績為主要評判標準,這是抑制學生對新式教學法認同度的另一重要原因。同伴教學法的在課堂測驗題中主要關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討論,對于計算題相對講解較少。但是,傳統的考試試卷中,概念題占據的比例比較低,計算題則比例很高,這對于試行同伴教學法的學生不利。另外,同伴教學法很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提出問題,但是平時成績在傳統評價體制中占據的比例較低,一般不超過百分之三十,這也不利于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隨著技術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所謂“互聯網+”指的是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合,以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來完成經濟轉型和升級。“互聯網+”計劃的目的在于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互聯網與傳統產業深入融合,以產業升級提升經濟生產力,最后實現社會財富的增加。高校將互聯網與同伴教學法結合起來,利用互聯網中豐富的資料輔助學生課前自學,可以為同伴教學法的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與Efic Mazur教授剛剛創立同伴教學法的時代不同,如今是信息的時代,互聯網已經開始與傳統的知識和產業進行聯合和深入融合,是促進社會發展和創新的重要平臺,這為同伴教學法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傳統的預習和自學手段就是看課本,做練習題等。如今互聯網上的網絡視頻課程和參考資料琳瑯滿目,可謂應有盡有。這不僅豐富了課前預習的方式方法,還給課前自學帶了不少樂趣,讓自主學習不再單一和枯燥。
絕大多數物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對物理沒有興趣,甚至有抵觸心理。如何讓這些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其實,物理學是實驗性的學科,不是死背公式和強記概念的科目。但是,很多學生對大學物理實驗的印象是記錄數據然后回去寫實驗報告的“痛苦”課程,而不是探索物理奧妙的有趣課程。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演示性實驗,既不需要交實驗報告,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美國麻省理工學院Walter Lewin教授的物理學課程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演示性實驗。學生單純聆聽課本上的知識點既枯燥乏味,也沒有興趣,教學效果遠遠不及課堂實驗親眼所見的實在感。但是,由于條件限制,很多學校無法在課堂上演示實驗。這時可以在課余時間開展開放性實驗,讓學生可以去實驗室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實驗,并且不用交實驗報告。此外,物理學家的趣聞和趣事也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調味劑。很多人對于物理學的熱愛,都來自對物理學家的崇拜。曾幾何時,人們對愛因斯坦的熱愛遠勝對影視明星的崇拜。在課堂上,每當講起這些著名物理學家的有趣的小故事時,學生都會較有興趣地聆聽。
在新的教學方法下,用傳統的評價方式來衡量學生學得好與壞肯定是不合時宜的。同伴教學法注重的是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這在傳統的考試試卷中是很難反映出來的。如果還是用考試衡量學生的表現,勢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提高平時成績的比例是重要舉措之一。[9]設置平時成績的初衷就是為了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這不僅可以使教師對學生的考查更加全面,而且有利于教師加強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重視。只有提高平時成績的比例,才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得以體現,這也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除此以外,期末考試的題目設置也應該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適當地調整。同伴教學法是圍繞概念測試題展開的,強調概念教學,所以考試試卷上應該適當提高基本概念題的比例,增加論述題的分值等等。最后,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可以設置口試環節。目前設置口試的只有語言類考試科目,比如外語,其目的就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如果將口試引入物理考試中,讓學生當面回答教師一些問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的運用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組織語言和口語表達的能力。另外,口試還可以杜絕抄襲等考場不誠信行為。
同伴教學法讓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動起來。這不僅僅是教學方式的改變,也是角色的轉變。學生已經從一個被動接受者變成問題的提出者,并通過討論解決問題。古人云,真理越辯越明。探究討論式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提高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主思考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培養有思想有主見的人,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同伴教學法不僅可以用于大學物理的教學中,也可以運用在其他各種學課的教學中,從而有效地改變傳統教學中授課方式單一和學生被動接受等問題,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加強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大多數的教學改革一樣,同伴教學法在開始實行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挑戰。本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為同伴教學法實踐中遇到困難時提供參考。學生克服在試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是同伴教學法適應不同教學對象的過程。只有克服了這些困難戰勝和挑戰,才能使同伴教學法真正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