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桂芳
摘 要: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也在不斷改良,為實現“健康第一”的新課改要求,高職體育教師,必須認清在高職院校開展素質括在的的必要性,并拿出切實的舉措去實現改變。本文將從高職院校開展素質訓練的意義、思路、方法個方面為如今的體育教學改革提出淺見。
關鍵詞:素質擴展;訓練;高職;體育教學
引言
高職院校是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場所之一,好的身體素質是成才最基礎的條件,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如果還是將關注點放在相關技能的傳授和培訓上,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時代在倒逼高職院校教學進行改革,讓教學的關注點更多的放在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上來開展相關教學活動,進行課程安排。高職院校體育學科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重要學科,也是提高學生體育技能對應學科,在課程設置上可謂是絞盡腦汁,但是教學效果依然不禁讓人滿意,學生也不喜歡,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高職院校體育存在很多問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物質生活不斷富足,“三高”人群不斷遞增,使得人們的關注點轉移到體育教育行業,想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健康目的。教育界也緊跟時代的步伐,在高職體育課程中加重體育課程的時間和標準,使得每個學生能通過體育知識的傳授,掌握正確的體育訓練的方法和專項技能,來增強體質,提高素質。
一、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訓練的意義
首先,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訓練是社會的需求,隨著新時代的來臨,立德樹人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訓練就是對立德樹人的一種有力的遵循和落實;其次,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訓練是現實教學的需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訓練,不僅可以豐富學科內涵、擴寬學科領域,而且能增進學科活力,提高學科的育人功能。最后,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訓練是現實學生發展的需要,將德育教育融入體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磨煉學生的堅強意志,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協助和人際能力。
二、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訓練的思路
(一)以立德樹人為宗旨
早在宋代,司馬光便提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的觀點,凸顯了道德養成在人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我國教育均存在重成績、輕道德的問題,不少學生出現了道德滑坡現象。立德樹人的提出不僅為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指明了方向,還成為各門課程教學的出發點和立足點。立德樹人具有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特征。從重點論的角度而言,立德樹人以學生的道德培育為中心內容,而從兩點論的角度而言,立德樹人最終落實在樹人上。大德育背景下的高職體育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將立德全面融入體育教學的全過程,這樣才能更好在高中體育課程中開展素質訓練。
(二)以健康第一為中心
早在建國初期,毛澤東主席便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黨的十九大以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體育課程肩負著提升學生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務,并且,體育教學中的健康內涵正在不斷發展,逐漸從單一維度的身體健康向身心健康轉變。因此,高職體育教學要以健康第一為中心,一方面,著力以常態化的體育實踐活動素質訓練來延伸體育教學陣地,使課外體育活動成為體育教學的第二課堂;另一方面樹立全面的健康意識,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以全面發展為目標
在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中,高職體育教學被賦予了素質訓練的任務,教學目標也從傳統的體育技能訓練與掌握演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提高學生的素質占據重要地位。教師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要樹立融合教育意識,從協同教育視角出發,將體育教學作為學校素質體系的一部分,深入發掘體育課程中具有素質教育的元素,將素質訓練融入體育授課的各個環節,使體育教學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深化體育教學效果。
三、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訓練的對策
3.1教學目標人性化
傳統的課堂教學目標多是以教學大綱為指導思想,一切教學計劃都按部就班,需要學生掌握每個教學重點,最后以完成每項體育技能為目標。然而,體育課程的教學,所面對的學生個體差異很大,身體素質不盡相同,若是一切都按照硬性要求來,學生完成度不高、學習興趣低下,教學質量勢必會大打折扣,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也會是敷衍居多,這都是因為教學目標是機械化的緣故。老話常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可是很多人關于這個“學習的范圍”的認識是存在偏差的,體育課程的質量似乎沒有包含其中。所以,當前的教學目標應該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之上,走“人性化”的路線,教學設計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
3.2教學方式多元化
教學方案的體現重點就在于呈現的方式,好的教學方式會讓教學效果成倍增長。隨著網絡、科技的高速發展,課堂教學的展現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教師應該改良過去“演示化教學方法”:即教師演示標準動作,學生反復模仿的機械動作。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旨在讓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有助于素質訓練的開展。比如在素質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素質訓練項目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察,感受,自己了解素質訓練中的一些要點,然后教師可以通過設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師將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歸納,最后,讓學生按照素質訓練的要領進行鍛煉和實踐,進而提高素質訓練的效果。教師設置可以將智能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引進高校體育教學中來,讓互聯網體育課堂的有效支撐,通過相應的平臺的創建和應用,利于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將適合學生的素質訓練的項目和方法推送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加多元的訓練選擇。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各項身體指標輸入數據庫中,之后進行數據分析,得出學生相應的身體素質評價,讓這些評價作為教師教學重要訓練參考,教師還可以更具這些數據,給學生推送適合學生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體育素質素質鍛煉的項目,為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打下良好的教學基礎。
3.3教學評估綜合化
前面的提到的兩點教學改良方案,要想真正實現還需要最終教學評估方式的轉變,若是依照傳統教學評估以學生完成度、熟練度來判斷,會存在一定的偏差,畢竟有些學生因身體素質問題是會影響最終評斷的。我們要改變原先單一的體育評價方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進行有效、全面、多方位的評價工作,這樣才能提高素質訓練的最終效果。現在的教學追求讓學生自主學習、研究、創新,事實上,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也可以按照這個方向去發展,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體育課堂“還給”學生。在實際教學中,除了素質訓練中需要熟練掌握的鍛煉技巧外,培養學生正確的團隊意識、體育精神也是極為重要的,培養學生的忍耐力是體育素質訓練教學的核心之一,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了基礎訓練內容后,安排一個課題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研討、創新,最后以團隊成果來綜合考評,在此過程中,團隊考評要讓學生自身與自身進行比較,而不是與他人進行比較,也不是與團隊內的其他人比較,而是自身這此訓練的成績和上次訓練的成績相比較,進行縱向比較,而不是廣撒網的橫向比較,激發學生自我突破的潛能,讓學生更加自信,對其日常體育素質訓練也是一種有效的指導。唯有如此,才能保證素質訓練的成效,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結語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目標,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環,素質訓練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一環,高職院校必須高度重視,提升素質訓練最終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涂瀟彬.高職體育教學融入素質拓展訓練的必要性與具體路徑[J].教育觀察,2020,(40):82-83.
(湖北財稅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