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達
(懷化學院 湖南懷化 418000)
對于剛邁入大學校門的大學生來說,很難快速的適應生活環境與人際關系的突然轉變,他們的人生閱歷較淺,很少經歷挫折,對陌生的社會環境沒有準備,很難在短時間內融入新的集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很容易出現心理波動,較易產生負面情緒,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就容易發生情感障礙、人格缺陷等心理危機事件。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教育以及生活的指導者,是大學生成長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在新生入校后有必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便讓學生們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方法,適應新的生活,盡快的完成角色轉換,讓學生們在大學生活中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和發展。
學習方面。大多數學生進入大學生活后由被動的管理式學習轉變成主動的自由式學習,相對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很多大學生出現了怠慢的現象。由于沒有家長與老師監督管理,一些自制力較弱的學生就會出現遲到、曠課、早退的情況,嚴重影響其學習效率。此外,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后不了解自己專業的背景、所要學習的知識以及該專業的發展前景,在開始正式學習后,從表面知識到系統學習后就會發現困難重重。
生活方面。大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方存在一定的文化與生活差異,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來沒離開過家,沒有經歷過與父母之外的人朝夕相處、同吃同住,突然開始群體生活后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部分學生在人際關系處理上感到困難,他們認為各地區文化差異較大,不能與陌生人或者習慣不相同的人共同生活,甚至還會與室友發生爭吵[2]。
人生目標迷茫。很多的學生在未進入大學時都會對大學生活充滿憧憬,但是當他們真正進入大學后發現大學生活與以往初中、高中有著很大的差別。大學中有很多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學生們可以通過參與各種的活動來豐富自己的閱歷,交更多的朋友。但是,一部分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在學習和生活上有很大的不適應,不知道應該做些什么,整天無所事事。
高校輔導員是與大學生接觸最多的教育工作者,他們不僅是教育管理者,也擔當者為學生們傳播思想教育與生活服務的職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學生們各類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大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們健康成長,為社會培養全面素質的人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滿足學生獨立感的需要,在大學中學生們逐漸學會獨立生活,輔導員們應給予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幫助學生們消除心里的恐懼,逐漸培養其獨立的心理狀態[3]。同時,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了解學生的個性發展,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目標并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與職業規劃。在與學生們溝通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找到學生們學習方法上的不足,進而幫助他們掌握更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其學習效率。此外,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們適應新的環境,建立新的交友群體,處理好人際關系才能讓學生們的大學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首先,高校輔導員應轉換自己的角色,扮演一個傾聽者,與學生建立一個平等友善、互尊互愛的關系,此時輔導員應放低姿態,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面對學生,可以主動的親近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們分享身邊的故事,獲取學生們的信任感,讓學生們愿意對輔導員訴說心事,輔導員應認真傾聽學生們的難處、困惑和煩惱,了解學生此階段的心理問題癥結之所在,幫助學生分析造成此困擾的原因,很多學生剛步入大學,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這時的學生處于一種孤獨的階段,害怕孤獨又擔心落單,渴望找到一個能夠宣泄情感的伙伴,這個時候輔導員就可以充當這個伙伴,并引導學生將內心所想表達出來,實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日常的行為給予關注。
其次,要以學生們的需求作為出發點,改變以往用思想灌輸和語言說服的方法教育學生,應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們在校期間的心理問題,給予學生們尊重,鼓勵學生們多與其溝通,將心理的想法表達出來,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給予針對性的解決,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舒適的育人環境,引導學生們形成主動管理與學習的思維,幫助學生們擺脫心理陰影,克服心理問題[4]。可以在學校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學生們有任何心理問題都可以找到輔導員進行咨詢,輔導員應耐心的傾聽,從談話中找到問題所在并用溫和的話語給予學生建議。現階段,很多高校都開啟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輔導員參與授課的人數仍較少,高校可以加大培訓的力度,讓輔導員能夠勝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課質量。
第三,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啟蒙者,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人生目標、把握人生航向,成為未來社會優秀的人才。在大學新生進入大學校園的時候,輔導員應對其加強引導教育,幫助大學生盡快適應新的身份與角色,幫助其調整心態。與此同時,輔導員還應加強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不僅要向學生們介紹專業知識,還應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并介紹本專業的發展前景與就業領域,讓學生更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有助于幫助學生設立目標與定位。在入學后,幫助學生完成四年學業以及畢業后的就業規劃[5]。讓學生完成從小目標到大目標,從短期目標到長遠目標的規劃,通過學習,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目標規劃。此外,學校應增加與校外心理咨詢機構的合作,雖然學校也會設立心理健康咨詢中心,但是心理輔導的能力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加上很多教師教學工作量較大,無法對每個需要解決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診療,這時就需要學校聯合校外的心理咨詢機構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既能夠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也能夠幫助校內教師分擔一些壓力。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能夠了解學生學習與生活各方面的情況,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找到問題所在并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在大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與生活氛圍,有利于培養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