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美玲,程 玉,劉海旺,李春輝
胃癌發病率及病死率較高,2015年中國癌癥數據報告我國每年胃癌新發患者67.9萬例,死亡患者49.8萬例[1]。研究顯示有些腫瘤細胞中BMP信號通路的抑制劑可通過抑制BMP信號通路,調節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表達影響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2]。目前,胃癌中心房鈉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通過抑制BMP信號轉導通路調節MMP的表達影響胃癌細胞的侵襲和轉移,但具體機制尚未見報道。本文著重探討ANP在胃癌組織和胃癌細胞中的表達,分析ANP表達與BMP信號通路相互作用對細胞侵襲、轉移的影響,為胃癌的發病機制及靶向治療提供新思路。
1.1 臨床資料收集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病理科2018年1月~2018年9月存檔的胃癌標本60例和距腫瘤邊緣≥5 cm正常胃黏膜組織60例。納入標準:患者術前均未行放、化療和免疫治療,具有手術治療適應癥,符合胃腺癌手術病理學診斷標準。按美國癌癥分期聯合委員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Staging, AJCC)第7版進行分期,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齡35~81歲,中位年齡58歲;根據WHO(2010)消化系統腫瘤進行組織學分型,其中高分化1例,中分化30例,低分化29例。胃癌細胞株MGC-803由承德醫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饋贈。
1.2 免疫組化將收集的組織常規取材,石蠟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組化EnVision法染色,具體操作步驟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ANP定位于細胞質中,呈棕黃色顆粒為陽性。應用半定量積分法進行染色細胞的判讀,隨機選取10個高倍視野。(1)根據陽性細胞百分數計分:陽性細胞數≤25%為1分,26%~50%為2分,>50%為3分;(2)根據陽性細胞染色強度計分:未著色為0分,淺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3-4]。將兩項得分結果相乘:0~3分為陰性,4~6分為陽性。
1.3 細胞培養胃癌細胞株MGC-803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 RPMI 1640培養液中,于37 ℃ 5% CO2培養箱中培養。培養后的胃癌細胞MGC-803分為兩組:加入ANP組(ANP陽性組)、未加入ANP組(ANP陰性組)。
1.4 Western blot法提取組織及處理后對MGC-803細胞中的蛋白進行標記,存于-80 ℃冰箱中,備用。取等量蛋白置于加樣孔中進行電泳、轉膜、封閉、加入一抗(1 ∶200)、洗膜、加入二抗及洗膜后,于暗室進行顯影,實驗結果以膠片上條帶的方式呈現。
1.5 CCK8法將ANP陽性組與ANP陰性組中的MGC-803細胞制備成單細胞懸液,分別接種于96孔板中(每孔2 000個),每個時間點設置5個復孔,設立空白對照組即不含細胞的培養基,分別于4、24、48、72 h在上述培養孔中加入終濃度為10%的CCK8試劑,于37 ℃培養箱中繼續孵育2 h,最后利用酶標儀測定450 nm的吸光度值,并繪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曲線。細胞存活率(%)=(ANP陽性組OD值-空白組OD值)/(ANP陰性組OD值-空白組OD值)×100%,所得數據進行分析。
1.6 Transwell實驗將基膜基質原液置于4 ℃冰箱過夜融化,將基膜基質原液和預冷的無血清 RPMI 1640 培養液按1 ∶3的比例配制侵襲小室的上室凝膠液,每孔 50 μL 包被侵襲小室的上室,放置 37 ℃ 孵育箱孵育2 h使其成膠。將MGC-803細胞消化制備細胞懸液,Transwell小室上室每孔接種200 μL 不含血清細胞懸液,下室加入含 10%胎牛血清RPMI 1640 培養液500 μL。將Transwell 板置于培養箱中繼續培養24 h后用結晶紫染色。通過顯微鏡觀察被染色的細胞,并進行計數。

2.1 ANP的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免疫組化法檢測60例胃癌組織及對應的正常胃組織中ANP蛋白的表達,結果顯示,ANP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的陽性率(18.3%,11/60)低于正常胃組織(78.3%, 47/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26,P<0.05,圖1)。本實驗結果顯示,ANP蛋白與患者年齡、性別、TNM分期、組織學分型、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移均無明顯相關性(P均>0.05,表1)。
2.2 ANP對MGC-803細胞增殖和侵襲的影響采用CCK8法檢測ANP陽性組和ANP陰性組中胃癌細胞MGC-803增殖速度的變化,結果顯示:與ANP陰性組相比,ANP陽性組胃癌細胞的增殖速率下降(P<0.05,表2)。采用Transwell實驗檢測ANP陽性組和ANP陰性組中胃癌細胞MGC-803侵襲能力,結果顯示:ANP作用于胃癌細胞MGC-803 24 h后,ANP陽性組細胞在4、24 h穿過的小孔細胞數分別為(34.72±7.92)個、(114.67±19.27)個,ANP陰性組分別為(54.72±7.84)個、(221.91±17.59)個,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圖2)。

圖1A. 正常胃黏膜組織中ANP呈強陽性,定位于細胞質,EnVision法;B. 胃腺癌組織中ANP呈陽性,定位于細胞質,EnVision法圖2Transwell實驗檢測ANP陽性組和ANP陰性組中胃癌細胞MGC-803的侵襲能力:A. 4 h后ANP陽性組中胃癌細胞穿孔細胞數;B. 24 h后ANP陽性組中胃癌細胞穿孔細胞數;C. 4 h后ANP陰性組中胃癌細胞穿孔細胞數;D. 24 h后ANP陰性組中胃癌細胞穿孔細胞數

表1 胃癌臨床病理特征與ANP表達的關系

表2 ANP陰性組和ANP陽性組中胃癌細胞MGC-803在不同時間生長速率的變化(%)
與ANP陰性組相比,*P<0.05
2.3 ANP對不同蛋白表達的影響采用Western blot法檢測ANP陽性組和ANP陰性組胃癌細胞中BMP通路相關蛋白BMP6/7、Smad1/5、p-Smad1/5的相對表達量,結果顯示ANP陽性組中BMP6/7、p-Smad1/5的相對表達量[(0.94±0.09)、(1.22±0.10)]比ANP陰性組[(0.24±0.02)、(0.55±0.07)]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Smad1/5的ANP陽性組相對表達量(0.30±0.04)比ANP陰性組(0.52±0.04)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ANP可以激活BMP信號通路的信號傳導能力。
Ki-67、MMP-2、MMP-9蛋白在ANP陽性組的相對表達量[(0.85±0.10)、(0.25±0.03)、(0.37±0.04)]比ANP陰性組[(1.13±0.10)、(0.44±0.03)、(0.66±0.07)]均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提示ANP陽性組胃癌細胞的增殖能力比陰性組下降,且MMP-2、MMP-9蛋白表達減少,降解細胞外基質的能力下降,細胞的侵襲轉移能力也有所下降(圖3)。

圖3 Western blot法檢測ANP陽性組和ANP陰性組中胃癌細胞MGC-803與BMP信號通路活化的作用及對胃癌細胞侵襲轉移的影響:A. ANP陽性組和ANP陰性組中BMP通路相關蛋白BMP6/7、Smad1/5、p-Smad1/5的表達;B. ANP陽性組和ANP陰性組中Ki-67、MMP-2、MMP-9蛋白的表達;C. ANP陽性組和ANP陰性組中BMP6/7、Smad1/5、p-Smad1/5、Ki-67、MMP-2、MMP-9蛋白的相對表達量,*P<0.05
胃癌的發病率及病死率在惡性腫瘤中一直居高不下,呈逐年上升趨勢。早期胃癌多無癥狀,發現時多為中晚期,患者預后差,生存質量下降,然而關于胃癌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1],因此探討胃癌的發病機制成為研究熱點。
ANP具有擴血管、利尿、拮抗神經內分泌激素等多種作用,在心血管中報道較多[5]。目前ANP在腫瘤中的研究較少,日本學者發現ANP可抑制肺癌細胞的侵襲轉移[6],且ANP抑制胃癌細胞的侵襲轉移及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罕見報道。Li等[7]通過電鏡觀察ANP合成細胞存在于大鼠的胃黏膜組織中,在人正常胃黏膜中也有ANP的表達,定位于胃黏膜細胞的胞質中,本組免疫組化結果顯示ANP在胃癌細胞中的表達量低于正常胃黏膜,提示ANP表達異常與胃癌的發生有重要聯系。本實驗胃癌細胞MGC-803的ANP陽性組與陰性組經Transwell實驗檢測,發現相同時間內ANP陽性組胃癌細胞的侵襲率低于ANP陰性組,且隨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低;同時利用CCK8法檢測兩組胃癌細胞增殖率發現,ANP陽性組的胃癌細胞增殖率低于陰性組,隨時間的變化越來越低,表明ANP可以降低胃癌細胞MGC-803的增殖和抑制癌細胞的侵襲。
為了明確ANP降低胃癌細胞MGC-803的增殖和抑制癌細胞侵襲的機制,本組實驗檢測ANP陽性組和ANP陰性組中BMP通路中相關蛋白的表達,結果顯示ANP陽性組比ANP陰性組BMP-6/7和p-Smad1/5的表達升高,Smad1/5、Ki-67、MMP-2和MMP-9的表達下降。眾所周知,Ki-67增殖指數下降,細胞的增殖活性降低。MMP-2和MMP-9能降解細胞外基質、影響細胞間質轉化,減少細胞間黏附性,間接促進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本組實驗結果提示加入ANP后可能刺激BMP信號通路活化,激活Smad1/5磷酸化,影響核內Ki-67、MMP-2和MMP-9的轉錄及其蛋白的翻譯,提高Ki-67、MMP-2和MMP-9蛋白的表達,使腫瘤細胞的增殖活性升高及細胞間的黏附作用減小;提示ANP可通過激活BMP信號通路,促進胃癌細胞的增殖和侵襲轉移等生物學行為。
另外,本組實驗收集胃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胃癌組織中ANP的表達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結果顯示:ANP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與患者性別、年齡、組織學分型、浸潤程度、淋巴結轉移、TNM分期均無關,該結果與ANP細胞水平的實驗結果有一定差異,可能與本組樣本數量較少有關,故需加大樣本量進一步分析。
總之,胃癌中ANP可能活化BMP信號轉導通路,并可通過上調Smad1/5的磷酸化,使細胞核中某些基因轉錄異常,影響調控胃癌細胞增殖和降解細胞外基質的能力,發生細胞-間質轉化,影響胃癌的增殖、侵襲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