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云 謝春梅
【摘要】本文基于高職院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內涵,通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其對策建議,以期為高職院校加強黨的領導提供借鑒。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高職院校;校長負責制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妥善解決其運行中的問題,這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至關重要。
一、高職院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內涵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高職院校領導體制的根本,其中,黨委領導是核心,校長負責是關鍵,二者相輔相成。高職院校黨委統一領導學校工作,把握學校發展方向,決定學校重大問題,支持校長依法獨立負責地行使職權;校長主持學校行政工作,是學校法定代表人,組織實施學校黨委有關決議,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規定的各項職權,全面負責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為此,高職院校黨委要全面領導學校事務,須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抓方向,管大局。高職院校黨委書記要組織實施,如通過主持召開常委會(黨委會)決策部署。高職院校校長在黨委領導下全面負責行政工作,主要通過主持召開校長辦公會落實黨委決策部署,推進具體工作。黨委統一領導學校工作,校長和其他行政班子成員都要自覺接受黨委集體領導,認真貫徹執行黨委決定。因此,黨委領導和校長負責的關系,本質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當然,黨委領導不是黨委書記個人領導,而是集體領導;校長負責不是校長單獨負責,而是集體負責。
二、高職院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思想層面認識不到位。高職院校部分領導干部對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存在認識偏差,認為黨委領導就是黨委書記領導,校長負責就是向黨委書記負責;認為校長身份及其學術權威帶來的“專權”,容易導致“黨委的集體領導和決策是對校長個人權力的約束”的思想。
二是制度層面實施辦法操作性不夠強。一些高職院校在制定本校實施辦法時,存在“上下一般粗”、結合實際不夠等現象,導致實施效果不佳。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有效運作,尚需具體實施細則和運行機制的保障。
三是實踐層面存在權責不清現象。有些高職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黨政職責不明、決策機制不順等問題,如哪些范圍屬于黨委領導,哪些范圍屬于校長負責,責任界限不甚清晰,把握不準或前期調研溝通不夠,導致決策程序冗長、效率低。
四是班子分工不夠合理。部分高職院校領導分工忙閑不均,有的分管工作達十項之多,任務重,甚至黨委副書記負責發展規劃工作,或者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組織人事、審計工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不利于推進紀委“三轉”,也不利于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三、高職院校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對策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全面從嚴治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政治建設,充分認識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對學校領導班子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構建的重要性,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促發展。
二是加強建章立制。要結合學校實際,不斷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系列制度,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和實操性。按照中組部、教育部黨組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常務委員會會議和校長辦公會會議(校務會議)議事規則示范文本》,及時修訂并嚴格執行黨政決策、工作溝通、請示報告等方面制度。
三是堅持民主集中制。認真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是重大的政治原則問題。書記、校長要善于當“班長”,而不要做“家長”。凡是“三重一大”事項均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多溝通多商量,集思廣益,擇善而從,集體討論決定。
四是書記、校長發揮帶頭作用。書記、校長要帶頭講大局,自覺維護師生切身利益,多擔責不爭權,多奉獻不奪利;帶頭講團結,能干事、能共事,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作維護團結的表率;帶頭講民主,擁有容人的雅量,能充分吸納班子成員智慧,引導和支持他們分工不分家、補位不越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Z].2014.
[2]劉永亮.高職院校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運行機制的路徑選擇[J].陜西教育(高教),2019(3):8-9.
【本文系廣西高校黨建工作研究專項課題“加強和完善高職院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研究”(2013ZZZ03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分別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機電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