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瑩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健全立德樹人系統化落實機制,強調要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這就要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小學教育的全過程,真正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落細落小落實。教育部也先后下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要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強調要進一步增強中小學德育的時代性、規律性、實效性。市橋新世紀小學在這方面有諸多探索,現呈現其中較重要的部分,以就正于大家。
一、浸潤融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路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需要另起灶爐,學校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價值觀教育的素材與資源,學校教育中的每一門學科、每一種教學方法、每一個偶發事件都孕育著價值觀教育的可能。
1.在日常教學中浸潤。課堂教學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不僅要挖掘語文、品德等學科價值教育資源,還要整合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
2.在節日活動中浸潤。傳統節日活動是小學生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通過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繼承傳統美德,以增強文化自信和核心價值觀自信。
3.在校園文化中浸潤。校園文化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精神土壤,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實現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營造自由、平等、民主、友善、和諧的學校文化氛圍。
4.在先進榜樣中浸潤。榜樣教育的優勢是能夠將抽象的理論、概念與現實生活中可觀可感的具體行為、事例相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把要求轉化為小學生可學、可模仿的人物形象,用鮮活生動的故事引導小學生理解和踐行,從而學習榜樣,爭做榜樣。
二、實踐體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行動方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離不開實踐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融入小學生的日常實踐之中,通過實實在在的實踐活動去感知,去體驗,去認可,去把認知要素、情感體驗與個體行為統一起來。
1.勞動體驗。我校通過加強校園勞動、分擔家務勞動、校外農耕體驗等讓學生懂得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勞動之上,引導小學生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培養學生創造幸福的能力。
2.志愿服務。我校通過設計各種各樣的志愿服務崗,如文明崗、衛生崗、安全崗等,引導小學生積極參加校內、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小學生在幫助他人、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研學旅行。我校通過紅色旅行,走進博物館、科技館等,讓小學生全面了解祖國建設、家鄉發展、歷史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激發自身努力學習的熱情,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三、協同共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平臺
“家—校—社”協同育人平臺是小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保證。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三者之間若能協同,核心價值觀就能事半功倍。
1.家長學堂。我校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引導家長時時處處為孩子做榜樣,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教育引導孩子,注重家風建設,為學生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2.德雅家長講堂。我校充分發揮家長資源的優勢。我們的家長隊伍中,很多家長是非常優秀的,他們在家庭教育、社會實踐、崗位技能等方面,能提煉很多的教育因素,比如:勞動技能、社會責任、誠信感恩、愛國敬業及其他課外的知識等,為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創設平臺。
3.護安護暢。我校通過大手拉小手,開展親子護安護暢工作,通過家長的示范帶動,讓學生感受敬業樂業、文明待人、與人友善、遵紀守法等公民道德規范,使其成為具有正確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的人。
在價值多元的現代中國,國家、社會、個人的良好發展,都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力支撐。中小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培育和引導中小學生認同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責無旁貸。
責任編輯?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