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芬
近兩年,筆者在作文教學中嘗試實施“研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本文簡要闡述筆者的探索。
一、課前預習
首先,預審題目。審題是寫作中關鍵的一步。在課前預習的審題環節,我一般要求學生弄清楚兩個問題:1.寫什么(確定作文類別,明確是寫人、寫事、寫景還是寫活動等),2.怎樣寫(意在讓學生明白寫作要求,并把要求分點列舉)。這兩個問題弄明白了,文章離題的概率就大大下降了。
其次,精選范文。范文有提醒暗示的作用,給學生在作文的模仿與運用之間架起暢通的橋梁。在完成審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精心挑選同步作文,充分使用例文去指引自己的習作,讓學生在閱讀同步作文的同時,掌握作文的方法,減少作文的困難,提高習作的自信,維持習作的激情。
最后,收集好句段。詞匯缺乏是小學生的普遍問題。為此,我要求每個學生平時都必須堅持分類摘抄優美詞語、名言警句。每次作文預習,都要求學生在摘抄本上圈畫好相應的詞語或句子,準備在作文課上匯報、交流。
二、課中研學
課中研學是最重要的環節。在這個環節里,給學生充裕的時間相互研學交流。通過研學,可以覺察學生在自主預習時沒有弄懂的難題,再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組織討論交流,一起探究。實施“兵”帶“兵”,教師只作點撥、評價、補充糾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首先,共同審題,確定主題。學生獨自審題時,寫作思路一般都較單一,而小組共同審題,會迅速地為學生豐富創作的思路。借助課前預習的基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內各成員通過積極的討論,能很好地理解和審清題意。在上課開始環節,先出示習作的題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組內成員在預習環節里選取的寫作材料是否適合,分兩個方面:其一,看所選材料是不是切合寫作要求,是不是離題或者偏題;其二,要更進一步思考,看材料是否新穎、生動,是否表達真情實感。在學生討論的同時,教師巡回指導答疑,解決小組內同學解決不了、意見不一致的問題。待小組意見達成一致后,完善、修改課前預習題目。根據以上要求,預習案修改完善如下:1.寫什么。2.怎樣寫:①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②寫完后,把習作讀給別人聽,傾聽別人的意見。 ③根據別人的意見進行修改。寫作材料確定以后,學生先進行個人構思,接著是小組合作構思,學生在小組內以合作討論交流的形式,考慮并擬定怎樣編排文章的結構、段落和詳略等。學生在交流討論完畢后,修改自己的提綱及思路。經過以上步驟,構思階段的事基本做好了。
其次,動筆寫作。此環節屬于學生獨立完成部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構思把作文寫下來,讓教師和更多的同學分享。
最后,選取典型,集體評議。習作寫好后,教師選取比較典型的文章,組織學生展開集體評價,既要欣賞寫得成功的方面,又要適時指出不足的地方,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議,從而滲透修改習作的方法及批改原則。
三、多層次修改
習作修改是作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新課標提出明確要求:要培養孩子養成自覺修正自己習作的習慣,與他人分享習作經驗,相互點評修改的文章,發表自己的意見。
首先,自我修改。葉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了,要把修正作文的機會留給孩子。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習作初步修正,自己發現問題,獨自正確處理問題。
其次,小組內交叉修改。經過學生自我修改的作文,可能還存在著某些問題,小組交叉批改尤為重要。
一是組內自改互改。在學習小組內,先由一位成員讀自己修改后的文章,其他成員邊聽邊記錄意見:1.內容是否緊扣中心;2.篇章題目是不是做到別具一格,開篇、結局是不是新穎,吸引讀者;3.是否做到語句通順,意思連貫;4.有無病句、錯別字及用錯的標點;5.文章哪些段落可以增添好詞好句、名言警句,增強文章感染力等。當然,不同的習作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據習作要求的變化做適當的調整,如“寫人”的文章,看有沒有緊扣主人公的特點,把主人公寫成特點鮮明的人;“寫景”的文章,看有沒有按一定的順序,景物描寫是否細致具體,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二是組間評改。組內成員完成自改互改以后,接著進行小組間的交換評改。關注題目、開頭結尾、錯別字、錯標點、病句、書寫這幾個方面。三是評定等級。由小組長負責填寫表格,反饋合作成果。經過反復自我批改、小組互相評改,教師把“改”的機會還給學生,只需恰到好處的“評”,學生的佳作就基本完成了。我經常采取面批的方式,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即時點評。面批的時候,仍然以學習小組為整體,組內成員圍一起,先對成員的習作一一點評,再根據學習小組在研學過程中的團結合作、習作成效等做出總評。引導組員間互相揚長避短,一齊提高。
最后,獨立訂正定稿。忽視習作的訂正是習作能力滯后的一個主要因素。教師要注重培養和強化學生自行修正習作的意識,形成仔細修正的作文風氣。訂正后的作文,教師還應批改給分,肯定成績,激發寫作的興趣。
習作教學時,如果充分發揮小組研學的積極性,拓寬習作學習的渠道,注重引導,讓學生積極參與,把學習的舞臺還給學生,定能提高學生的判斷力、思考力、創新精神。同時,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也將因此得到提升,達到師生共同進步的境界。
參考文獻
[1]何柳芬.論“研學后教”理念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6(54).
[2]李素環.讓作文更輕松—小學作文高效教學36錦囊[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張佩松.回歸學生心靈的原生態—小學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思考[J]. 小學作文教學,2011(2).
[4]黃波.小學作文教學設計方案53例[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5]鄭良國.小學作文教學智慧與實踐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6]林衛平.開掘生活資源讓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更有“味”[J].作文教學研究,2012(4).
[7]顧劍鋒.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小學時代(教師),2010(9).
(作者單位: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前鋒小學)
責任編輯:肖佳曉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