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勇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主要指學生應具有能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行和關鍵能力。新課標強調:問題式教學以“問題解決”為要旨,是用“問題”整合相關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問題式教學實現了教學由學科為主轉向關注人的全面發展的轉變,由單一知識、技能傳授轉向人的綜合素養培養具有長遠的現實意義。下面筆者立足學校實際,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談關于聚焦核心素養,打造“問題式”地理課堂的一些做法。
一、啟發性問題式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
“學源于疑,學貴在思。”初中生對地理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遇到困惑和疑問會積極的探究和思考,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上需善于設計一系列啟發性強問題,來滿足初中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啟發性問題式教學能讓學生注意力牢牢集中在地理課堂,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并積極思考,使學生產生迫不及待地想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心理,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例如,教授《地球的公轉》這一內容時,我是這樣設計的:①我市某中學的學生發現一件有趣現象:有一天12時,他所站的地方看不到自己的影子,這是為什么呢?②當地冬至日去看房的時候,若此時采光可以,全年都沒有問題?③樓高約30層的房子,樓間距最小多寬才合適?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然后由教師講述地球公轉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從而得到上述答案。
二、開放性問題式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課堂實踐中,作為地理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教學過程是培養全面發展人的過程。故教師設計問題有選題和立意方向多下功夫,緊扣地理新課標,關注地理核心素養,注重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考查。開放性問題式教學,讓學生可以多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這樣教學設計其目的既能讓學生在掌握地理相關知識的同時,又能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又能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平臺,也能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教學中要善于把教材內外知識聯系起來思考,開放性問題的設計要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去思考和鉆研,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表達自己的觀點。開放性問題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探究多個解決方向,側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三、梯度性問題式教學,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一節優秀地理課的標準應該是有思維的“梯度”。倘若課堂教學中都是一些簡單的問題,缺乏難度,會導致一節課就有沒思維的深度,就不利于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故地理課堂教學問題設計一定要從學生現有認知出發,由簡入深,層層遞進,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思維的發展。若問題設計太簡單,即使學生不預習、不思考就能從書中找到,就會讓學生形成不主動思考的不良習慣。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設計梯度性問題,就會讓地理課堂有成為容量、有收獲的高效課堂。
例如,教授《經緯網的方向》內容時,筆者先設計了幾道由淺入深問題,讓學生討論,小結。①同一緯線(經線)上的兩點方向是怎樣判斷的?②不在同一緯線和經線上的兩點方向是怎樣判斷的?③北極(南極)俯視圖上兩點方向是怎樣判斷的?教師點評:同一經線(緯線),都是正方向,同一經線,只有南北方向,同一緯線,只有東西方向;北極俯視圖,頭東尾西,里北外南;南極俯視圖,頭東尾西,里南外北。并通過例題加以點評。
通過上述討論,不僅激發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的能力,且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進行質疑和主動探究”的核心素養。
四、生活化問題式教學,有利于形成學生的核心素養
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故在地理教學中,問題設計需“生活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身邊中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實際問題。“生活化”的地理問題設計。很容易調動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地理激情,引起學生們的共鳴,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爭相發言,討論激烈。學生在發言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坦誠的交流,旁征博引,指導學生從什么角度去思考問題,如何高效抓住問題的關鍵點,點燃思維的火花。生活化問題式教學,讓學生學會了知識,學會了學習,學會了思考,培養了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生活化問題式地理課堂,使得學生對問題有了深刻的理解,對知識有著真實的感悟,讓學生真心明白“生活處處有地理,地理處處是生活”。
責任編輯?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