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強
關鍵詞:民營醫院? 財務管理? 內部控制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制度改革的大力推進,民營醫院如雨后春筍般地,數量增加較快,填補了醫療市場的空白。民營醫院因其出資方式的社會化,故在經營管理上必然有其獨特性,建院和運營無先例可循,又因醫療行業管理的慣例和要求,往往是對標公立醫院,執行的財務制度也不例外,照搬公立醫院執行的醫院會計制度,致使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矛盾并存于民營醫院之中,給民營醫院的財務管理帶來了相當的混亂。
民營醫院明顯有別于公立醫院擁有的經營資金和預算資金的雙軌運動,只會有經營資金的單軌運動,因此乘勢摒棄收付實現制是民營醫院的最佳之舉
隨著財政部制定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公布,包含公立醫院在內的行政事業單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財務變革,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將強制推行,從而更好地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執行該制度的單位,不再執行原有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等制度。2019年1月1日政府會計制度正式實行,公立醫院一改過去單純地使用預算會計的傳統方式,實行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雙軌運行的新模式。
面對公立醫院的這一重大變化,民營醫院的運營實質只有財務會計的需求,變化前的跟隨,雖然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矛盾并存,但畢競滿足了醫療行業管理的大環境所需。現在公立醫院向權責發生制邁出了一步,民營醫院化解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矛盾的時機來臨。在我國,會計按其核算、監督的對象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的財務會計,主要核算、監督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生產和流通領域”的經營資金運動;另一類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的預算會計,主要核算和監督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分配領域”的預算資金運動。民營醫院明顯有別于公立醫院擁有的經營資金和預算資金的雙軌運動,只會有經營資金的單軌運動,因此乘勢摒棄收付實現制是民營醫院的最佳之舉。
實行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雙軌運行的新模式后,公立醫院由于引進了權責發生制的財務會計核算,極大地推進了醫院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使醫院穩步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好地承擔了公益化的社會責任。同樣,更加促進了民營醫院獨立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并形成自身特色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因為相對公立醫院來說,民營醫院執行權責發生制的財務會計已積累相當長時間的實務經驗。在未來的運營過程中,公立醫院作為民營醫院的參照、對標價值恐怕只剩診療技術和人才了,至少在財務管理方面對民營醫院來說不具先進性。例如:民營醫院擁有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這樣完整的治理機構,相對更符合《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要求,特別是在實現內部控制的合法合規運營、醫院資產安全、財務報告真實,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醫院發展這五項目標方面業已實踐了一些舉措。因此,無論是組織保障和員工的參與意識方面,還是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經驗方面,民營醫院無疑已走在了公立醫院的前頭,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相當多的不足。
民營醫院普遍存在重制度訂立、輕執行到位,財務制度大而全卻形同虛設的現象。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制度的獲取與制定不再是艱難的事情,由于醫院只重訂立,不注意篩選,自然就會制度泛濫,形同擺設;有了制度后,不注意通過溝通增強部門間協同,提升制度執行力,更使“制度影響工作效率”的怪圈產生,從而制約了醫院發展。
例如:員工上崗前培訓無法落實,因為人員流動率高,工作總是青黃不接,處于人手緊缺的狀態,新人員一入職,不得不馬上安排上崗工作,即使是無經驗人員也是如此,至多安排一名員工快速地交待工作,或邊工作邊示范,如此這般,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了,因沒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標準可依,工作受新人的影響相對較大,新人之前所受的教育水平、身上所沉淀的原企業文化因素以及對目前工作熟練性直接決定他手頭工作的效果。
因此,唯有將企業的工作標準盡可能統一到社會層面的通用標準,可選擇財政部門公開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等廣大單位均在使用的財務工作標準制度,這樣的話,對企業引進人員的上崗前培訓減負了不少,制度宣貫起來也不是那么陌生,為接下來的操作性執行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較易取得實質的工作效果。
再如,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普遍不完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雖然有些公立醫院現在已開始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探索,但還不成熟,由于幾十年以來,公立醫院一直以收付實現制的預算會計為主要的核算模式,資產負債管理缺乏原始數據的支撐,加上法人治理機構的缺失,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難于實現,為諸如藥品、設備器械采購回扣問題;房屋修繕、工程建設中的腐敗問題等提供了可乘的機會。
這些情形的存在毫無疑問不能滿足激發民營醫院的借鑒需求,如果民營醫院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而不是醫院會計制度的話,就在內部控制制度上拓展出了跨行業的借鑒空間,不論是制度樣本,還是得到過相關業務歷練的人員,在社會上都是相對容易獲得的。內部控制制度借鑒資源的擴展也為民營醫院克服預算管理形同虛設的毛病提供了很好的抓手,預算管理的推行也容易了許多,社會上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單位推行預算的水平遠比公立醫院成熟的比比皆是,十分有利于民營醫院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開展管理會計領域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為醫院績效考核的推行奠定財務基礎。在企業會計準則環境下受過預算培訓和實踐的人才又遠比在醫院會計制度環境下的人才多得多,這也有利于民營醫院在預算管理人才獲得方面打通瓶頸,彌補自身人員缺乏實踐經驗的短板。
目前,民營醫院的會計人員主要來源于非醫療行業的其他行業,對醫院業務流程陌生,加上民營醫院運營上慣有的重臨床輕管理的習慣,致使醫院內部監督和審計開展也是困難重重,然而在企業會計準則環境下內部監督和審計工作是如何開展的不乏許多成熟的案例資源可供民營醫院管理人員學習。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做到了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首先,醫院相關領導要認真學習掌握內部控制制度的管理知識,切實承擔起治理團隊在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掌舵角色;其次,在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培養財務人員相關內控知識的同時,大力引導財務人員積極實地了解參與醫療業務過程,全面切實地實現業財融合,在醫院上下全面形成財務內部控制共識。
按照臨床業務一線、醫技藥械保障二線、管理后勤服務三線的思路,開展定崗定員定編的三定工作,新增事后監督崗位,定期對相關崗位業務工作進行全面、經致的復查;常態實施內部監督和審計,建立有效的核查、監督防線;充分配置好人力資源,為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做好組織保證。
大力借鑒社會上已成熟、權威、統一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立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按照財務管理工作的制度、流程、表單三要素框架,梳理過濾各項內控制度,進行各崗位的流程圖與表單制作,進而在此基礎上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和績效評價考核工作的進行。使得醫院運營有法可依、操作規范,井然有序,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齊頭并進。
筆者認為,任何經濟活動都會觸發財務,有運營就必有財務,民營醫院的運營不但需要對所處的社會環境有深刻正確的判斷,還必須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充分認識到民營醫院財務管理的獨特性,只有把財務管理工作做好了,民營醫院的運營才可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