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翠芳
信息化是日趨發展的科學技術的必然結果,現如今我國科技水平高速提升,信息化為社會各業的發展敞開了大門。財務管理在學校工作中具有基礎性,對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能夠產生直接影響。
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財務管理工作相結合對于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用財務管理信息化成為了學校進步的重要標志和重大挑戰。
本文首先剖析了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以此為基礎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闡述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問題和落實策略。
現階段,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信息技術的大步前進,對于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來說,若持續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勢必不能滿足現代化的社會需求。
財務管理工作在學校中的重大意義在于它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對學校能否順利開展其他日常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信息化必將是未來學校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持,是大勢所趨,如何有效加強信息化在學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是目前必須著重關注的任務。
近年來,財務管理信息化已在各行政事業單位中屢見不鮮。如何對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信息化進行更好地應用與優化?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務必要先對財務管理信息化進行全面的了解與剖析。
(一)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基礎在于會計信息系統,利用會計信息系統加以現代化的信息處理技術及管理模式完成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主要體現為財務核算信息化、分析信息化、控制信息化和決策信息化。
(二)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特點
關于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特點,第一是實效性。由于信息數據系統能夠與外部信息實現實時相連,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可以在部門間完成安全的信息交換,財務信息可以以最及時的方式清晰準確地實時呈現。
第二個特點是共享性,這里指數據資源的共享。出于對數據安全性的考慮,傳統模式中下級若非經過繁瑣而耗時的層層審批很難得到上級管理的重要財務信息,這嚴重影響了人員處理信息的及時性,損失了數據的實效性。而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后,經由內部網絡系統便可獲得相關數據,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更減少了信息傳遞的經濟成本。
第三是可視性,即工作流程的可視。以信息化為各部門間提供交流平臺,將極有利于各部門的合作,有利于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而必將顯著推動單位整體的工作效率。
(三)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長期以來,財務管理的信息化被劃分為三個階段:基本核算、局部管理、綜合性管理。
形成電子政務和財務管理信息化相結合的模式之后,有效改善了傳統信息化建設的問題。以財務工作為重心,包含政府預決算、資金,再將之與財政、內審等電子政務相結合,這對于政府單位全面性與覆蓋性管理的實現提供了重大支持。
(一)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認識不深
由于縣級黨校往往受客觀條件和人員綜合素質限制,相比城市行政事業單位勢必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財務管理信息化落實在實踐中時可能存在因該項信息化建設起步不及城市信息化建設起步早,其管理者未意識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仍然依賴傳統的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信息化未能在管理者中完全普及,使得學校更容易在創新的潮流中安于現狀。不深化管理者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思想認知程度,即沒有解決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最根本的問題,終將滯礙建設過程。
(二)對人員管理和制度建立的欠缺
雖然信息化模式目前已在我國各領域開展了廣泛應用,但對于學校等地方單位來說,仍要意識到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尚且還在發展初期,其人員管理和制度建立上存在缺口。這對于學校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其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財務管理信息化需要各部門間的有機合作,及時處理信息、分享信息,而這期間由于人員未能具有較強的業務素質,亦缺乏恰當的管理,往往很難發揮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優勢,甚至造成落實不到位的混亂局面。
而人員管理的不力,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學校缺乏對于人員管理的制度保障,亟需有效利用相關法律完成財務管理信息化形勢下對人員管理制度的補充。
(三)對專業人才與軟件納入的不足
財務管理信息化在學校的發展中還存在一項重大困難,即缺乏專業人才,也缺乏相關的技術軟件和電子設備,而這些因素對于財務管理信息化真正結合學校的實際現狀,融入其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不積極吸納和培養信息化人才,財務管理信息化只能停留在基礎的模仿學習階段,無法進一步聯系學校的實際問題。而不關注引進利于財務管理的軟件設施,不關注軟件升級,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特色優勢很難施展。
其中,尤其就財務軟件系統而言,目前很多學校部門采用通用的軟件系統,但這種軟件系統往往更適用于企業單位,這種針對性不強的軟件系統難以適應學校財務工作的需求,加之缺乏配套的管理機制將極大地影響信息化建設。
(一)深化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認知
財務管理信息化在學校的建設務必建立在信息化思維普及的前提下,盡量避免在財務管理模式上堅持依賴傳統方法,長期不投入具有創新性、創造性的財務管理方式及相關技術,從而限制了學校的眼界,陷入對信息化管理的片面理解中。
具體改善舉措應為盡快健全管理者的現代信息化思維模式,如進行信息化管理的知識培訓,特別是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某項工作,從資金把控、賬目管理等角度讓負責人員聽從介紹并參與其中,切實感受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先進魅力,讓財務信息化管理工作發揮的實質效益真正看得見、摸得著。
(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要真正融入學校的工作,必然需要更穩定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配合。有了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管理者亦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參與到信息化的發展中去。
這種制度的完善包括:如何有效提升人員的工作素質和水平、適時地安排設備更新與軟件維護、精確布置各類事務的接管人員、提升分工合作的流暢性、嚴格進行安全防范等。
轉變分散核算模式為實時集中管理模式,使財務數據得到集中管理,進而提高監管能力。著手搭建綜合性辦公平臺,化獨立的業務系統為集中系統,建立以財務為核心的政府監管和審計等系統。讓制度真正為人服務,讓學校的財務管理得以更快步地向著信息化靠攏。
(三)關注財務管理信息化人才
無論是傳統財務管理還是信息化管理,管理模式終究要靠人來成就。人才的引進是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們要信息化建設的專業人才,更要能夠將信息化與財務管理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要人才既能熟悉傳統財務管理運作模式,具有財務管理工作經驗,又能深刻了解信息化的發展前景,將二者融會貫通。
誠然,復合型人才的缺乏乃是許多單位均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這時我們也可以開辟新思路,從企業內部著手聯合培養財務管理與信息技術人員。
譬如,尋找機會多舉辦工作交流研討活動,讓財務管理與信息技術人員雙方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對方在工作中的經驗技巧,獲得多方面的工作知識。這樣的活動不僅僅對學校培養復合型人才大有裨益,更能加強人員交流的緊密性,實現統籌管理,使得雙方的工作效率均得以加強。
(四)聯系實際加強軟件技術建設
財務管理信息化與相關軟件技術的發展呈這樣的關系:財務軟件開發立足于學校的需求,而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根本又依托于軟件的開發與使用。學校應聯系實際情況,敏銳感知財務管理的內部需求,務必定期對軟件和設備進行更新升級,助力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穩步發展。其中,重中之重是加強軟件版本升級的管理,變通用性軟件為專門性軟件,真正提高學校工作的專業化水平,最終目的是尋求最大程度上貼近學校實際情況的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
信息技術的進步是對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全面挑戰,只有直面挑戰,跟緊信息化時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將時代的先進成果應用起來。
學校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目前仍存在很多實際問題,但是并不妨礙信息化管理的特色優勢,不妨礙信息化建設的洶涌浪潮。
結合學校實際問題,深入體會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意義,努力完善軟件技術和管理制度,積極挖掘與培養人才,信息化在學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必將真正發揮其效能。
(本文作者單位:山西偏關學校)